引导语:很多时候有人觉得选择错了,便会毁掉自己的人生,其实不然,改变人生的并不是选择,而是这个人的意志。

我
弟弟小时候和
爸爸出门,回程天气很热,路上有人卖冰,爸爸问他要不要吃,他摇摇头说:“我不热,我不要吃冰。”回家后我爸爸写了一篇
日记,说
孩子很懂事,知道家里穷,即使想吃仍回答不要。
我弟弟做的选择,
满足爸爸而非自己的
欲望。弟弟是我这一辈小孩的缩影。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生存是唯一目的,怎么可能让你做选择?就算让你选择,你也知道哪个选项是大人想要的。
你以为孩子在做选择,但是他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另一种是,他的选择是为了满足大人,而非自己,像我弟弟和我
女儿就是这样。
敢要的
哥哥,做最大的梦
儿子女儿和我生存的年代不同,他们从小就有很多选择机会,但
两个孩子从小在“做选择”这件事上,反应
截然不同。
哥哥很自我,每次都选最好的、最大的、最贵的,总是反反覆覆、
犹豫不决。
妹妹则很
坚定、没有一丝犹豫,总选择最
简单合宜的。他们小时候我有种误解,以为哥哥不懂自己要什么,而妹妹很会做选择。
一直到妹妹二十几岁,跟我
抱怨一件往事,我才知道误会大了。
有次,全家去香港玩,念小学的哥哥和幼儿园的妹妹,回程可以去玩具反斗城各挑一个玩具。妹妹一开始就挑了个哪里都买得到、不到一百元的小黑板。哥哥从进门那刻起,一直挑一直换,最后挑到一个八百元的蝙蝠侠。结帐途中,看见一个限量版、要价四千元的蝙蝠侠,又换:“我要这一个!”他
妈妈终于发火了,认为他没主见,只会选最贵的,不准他买。是我出面缓颊,替儿子说好话,兄妹才
皆大欢喜带着自己选中的玩具回家。
事隔二十多年,妹妹对这件事竟然还
耿耿于怀。她说,选完就
后悔了,可是我们赞美她的坚定,拿她的表现骂哥哥,所以她不敢换。但她很羡慕哥哥,每次都这么
坚持的要,不惜大哭大闹,最后都得到想要的。
就如女儿说的,我儿子是要选就选最好的,
努力争取。从小,
他喜欢的
女生都是全校
最漂亮的。高中时我还帮他追过女生,虽然没追成,他也不以为意,至少试过了。
大学毕业,他想出国念电影,没拍过电影也非相关科系毕业的他,竟然填了美国电影研究所最好的前十所学校。我在电影圈的
朋友笑他;我也劝他选择符合他程度的学校。他说:“爸爸,出国念书要花那么多钱,如果不能念最好的,我在国内拿文凭就好。”后来,他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毕业作品回国也拿到了金穗奖。
他就是这样,一路都要最好的,努力去要。别的
父母可能会骂他一顿,说他
好高骛远、不实际。可是你为什么要阻断他对
未来的想象?何不让他去,
失败了再想办法,只要他愿意承担后果,为选择负责就好。
不敢要的女儿说:“我要休学!”
www.WENZHANGba.com
从小
温暖体贴、做选择果断,人生看似
一帆风顺的妹妹,高中时面临了很大的生涯
困惑。高一上学期结束,她跟我们说:“我要休学!”
从小在我们家
教育下,她知道,
生命有许多可能;但她念的明星国中弥漫着“只有前三志愿才是学校”的
价值。她那年没考上前三志愿,这个挫败让她对自己没
自信、对学习产生怀疑。
我女儿提出想休学,我要她给我半天想想。我和太太去散步,半天后我们同意了,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自己规划休学后的学习与
生活;第二,把高一念完再休学。
整个高一下学期,她都在为未来的休学生活做准备。规划休学后,每天早上七点半听《空中英语教室》,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创作、看书加强国文
能力、找课程补强对天文学的兴趣等。家中还留有一本写满同学祝福的纪念册,她向全
世界宣告要休学,断了自己的后路,决心下得很大。
办休学手续的前一天,她写了一封信给我,说她这五个月够了,她其实是在闹
情绪,因为高中考坏了,所以过不了关;现在想通了,决定高中读完,大学要念设计。想通了,知道念高中是为了什么,就比较
快乐、比较甘愿,她选择念完高中后考大学。
我非常
平凡,如果我的孩子很乖、
很优秀、一帆风顺,我会像一般父母一样,
非常高兴。但多数的情况是,你的孩子可能很普通、学业不突出,也没有特别
优秀。我只是很了解,生命本来就是这样曲曲折折。
我念过生物系、当过生物
老师、
放弃在美公费攻读博士的机会返国写作、写过小说与
散文、做过电影与电视,每次生命的转换,没有因此就不害怕。我只知道当老师无法满足我、我只知道我
不喜欢美国的科学家生活,但
我喜欢什么?我并不具体,当我隐约知道这似乎是我要的,我就去
追求。
在这样
心情下长大的人,当了爸爸,会很小心翼翼的,不轻易扑灭孩子的想法,不轻易告诉孩子应该做些什么。
我并不是多么英明的爸爸,知道孩子未来的道路。我只是真心
相信,大人一辈子做这么多错误的选择,真的没有比较高明,不会知道哪一个选择是真正“正确的”选择。而且,选择也
无所谓对错。你是谁?你要什么样的人生?都会决定你做的选择。
就算选错了,人生也不会因此就毁了。儿子也
曾经问我:“如果我到后来去婚纱店当摄影,你会不会很
失望?”我说不会,然后说:“如果你告诉我,我终于明白我走错路了,或是电影根本没有路了,你当婚纱摄影把自己养活,有什么不好?”他说:“这样根本不需要去美国念书那么久。”我告诉他,那是你
人生中很
珍贵、奢侈的一段生活,爸爸可以帮你做到,我也
很高兴。我大学念生物系四年、医学院工作两年,公费到美国念书又放弃,不是浪费了十年吗?我后来做的电影、电视看似和这些
经历无关,可是我的确因此和别人不一样。
我为什么那么放心让小孩做选择?因为我已经看清楚,人生的路每一段都
有意义,失败也好,走错路也好,最后都让你变成今天的自己。
孩子小的时候我很少会跟他们说:“我教你。”
只是在他做选择的时候,陪着他去看,你是怎样的人?有哪些优点?适合什么?从他的个性中找出他适合的方向,他会比较有自信,有自信的人比较不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