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3、夫痤疽之痛也,非刺骨髓,则烦心不可支也;非如是,不能使人以半寸砥石弹之。 ----《韩非子》
4、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5、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故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则事无不事,功无不功,而议必盖世,欲无处大官,其可得乎?处大官之谓为成事长。是以故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
6、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
7、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8、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9、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说难》
10、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 ----《解老》
11、惠子曰:羿执鞅持扞,操弓关机,越人争为持的。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闭户。”故曰:“可必,则越人不疑羿;不可必,则慈母逃弱子。
12、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13、爱子者慈于子,重生者慈于身,贵功者慈于事。慈母之于弱子也,务致其福;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事除其祸,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必成;工,则其行之也不疑;不疑之谓勇。圣人之于万事也,尽如慈母之为弱子虑也,故见必行之道。见必行之道则其从事亦不疑;不疑之谓勇。不疑生于慈,故曰:"慈,故能勇。
14、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
1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16、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夭死;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解老》
17、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18、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20、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则临千仞之谷,材非长也,位高也。 ----《韩非子》
21、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22、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躬于智;贤者勘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韩非子》
23、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24、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对于一个立志高远的人来说,最大的困难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
25、故舆人成舆 ,则欲人之富贵,匠人之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26、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置身在这个名为天下的权利漩涡之中,这已经无法改变。天地之法执行不怠有形的生命的确非常脆弱。但是无形的力量就会坚不可破。我给这股无形的力量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流沙 ----《天行九歌》
27、周公曰:"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天地不能常侈常费,而况于人乎?故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是以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人君重战其卒则民众,民众则国广。是以举之曰:"俭,故能广。
28、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韩非子》
29、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撄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撄人主之鳞,则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