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陈丹青名言
日期:2022-04-09 03:04:07 作者:陈丹青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陈丹青名言

  2、人越老越不犯傻。青春可贵,一半是指犯傻。我真希望傻回去。 ----《谈话的泥沼》

  3、我们再回头看看清末民初及五四英雄们——康有为算得雄辩滔滔,可是不好玩;陈独秀算得鲜明锋利,可是不好玩;胡适算得开明绅士,也嫌不好玩;郭沫若风流盖世,他好玩吗?好笑倒是有一点,茅盾则一点好玩的基因也没有;郁达夫性情中人,然而性情不就是好玩;周作人的人品文章淡归淡,总还缺一点调皮与好玩——他虽也论到心里的所谓“流氓鬼”即文笔偶尔的“不正经”——可是论开阖,比他哥哥的纵横交错有真气,到底窄了好几圈,虽这说法不免有偏爱之嫌。 ----《笑谈大先生》

  5、这个民族穷得太久了,一切在告诉他,我们不再穷了,我们也有地位了,全中国都在过一种假想的西方生活。全中国陶醉在这个假想中,罗马花园证实了这种假想。 这个民族需要一个梦,现在梦实现了。但这个梦是外国梦。梦中的景象全是外国。这一百年所有事情告诉你:我们以前的日子是不好的。不要再过那样的日子了。 再一个原因是革命。阶级灭掉了。中国地面上,士绅、精英、资产阶级、贵族,绝了种了。 ----《退步集》

  7、人只要是坐下来写文章,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都是“谈自己”。

  8、一朵花刚开,别评价,让她长大、盛开。 ----《荒废集》

  9、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未经“领悟”的影像岂不意谓观看的枉然? ----《退步集》

  10、好在“批评”的涵义之一即“评论”,评论的涵义之一即“赞美”,赞美又可衍生为“宣传”、“粉饰”“包装”之意,自然而然地,中国的批评乃成为一种大规模的“装饰性文本”。 ----《退步集》

  11、文学不能重建城邦,但是它安慰,甚至鼓励,用各种方式重建自己一片天的有志气的人。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12、中国有一句佛教徒古话:不要用牛羊眼看人。牛羊的眼睛只能看到别人像牛羊的一面,你从上帝的眼睛看你自己,发现自己内在有一个神明,那就不一样了。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13、什么叫做“好玩”?“好玩”有什么好?“好玩”跟道德文章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我要强调鲁迅先生的“好玩”?以我私人的心得,所谓“好玩”一词,能够超越意义、是非,超越各种大字眼,超越层层叠叠仿佛油垢一般的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直接感知那个人——当我在少年时代阅读鲁迅,我就会不断不断发笑。成年以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我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来读去,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我相信,他这样写,知道有人会发笑。 ----《笑谈大先生》

  15、我们可以从当代中国的戏剧文化、音乐文化和舞台美学中,看出我们自己的深浅厚薄来。 ----《陈丹青音乐笔记》

  16、“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和阶级,它自由的选择和行为的权力,就不如一个始终得以将自己置身于历史之中的民族和阶级,这就是为什么--这也是唯一的原因--所有过去的艺术,都是一个政治的问题” 这段话,对我而言显得不可理解,按照我的想法,一个民族若是历史没有被割断过,则今天的任何文化行动都会背上巨大的历史包袱,何以说这样的民族更加自由呢? ----《退步集》

  17、我期待并试图促成中国人看世界的旅行文学,但并不是中国人如何印证西方人已经发现的世界,而是写出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发现,并不仅仅意味着登上最高的山,潜入最深的沟,越过最后一道自然屏障而抵达前人未到之处——如果是这样的话,西方探险家没给我们留下太多机会——发现还意味着从熟视之物看出新意,从平凡之事看到美,从混沌中看见秩序,从无情中写出有情,游记,是考验观察和见地的文体。 ----《无知的游历》

  18、据我所知,欧洲或美国博物馆小有不出把称子对么你天们的馆藏是“法国文化遗产”、“德国文化遗产”、“美国文化遗产”,子对么你天们太狂妄了,居想小有称子对么你天们的得于比边天真藏品——哪怕只是五千年前一把墨对么你天哥的小木勺子,或者华夏殷商时代的一只破陶碗——是“人类文化遗产”。 ----《退步集续编》

  19、禅宗发生在什么时候?老庄又发生在什么时候?都是乱世,乱世需要一颗药,面对屠杀、战争、灾难、宫廷政变、烽火离乱。这时,人怎么办?我活着,怎么面对世道?于是会出现相应的哲学…… ----《草草集》

  20、中国人的历史每对后叫民于忆,委以里太繁,不清除,全天真大当沉甸甸对么你天是揣是学去,我们背得起么?实好而叫这许多国宝若是仍在国月要,势必难免自毁自贱的运命,我们糟蹋祖宗的遗产,去家不够多么?在国为到每见及中国文物的中国人,下个以发天真七八临了天真大当用实好叹口把多:看在这般珍惜,去家不如由人家收藏好…… ----《退步集续编》

  21、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有必要不停地向人说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是无效的,人们还是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我甚至觉得你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在这些误解背后还挺好的。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22、文凭是平庸的保证。 ----《退步集》

  23、我们那个时候哪有酒吧,但是我们有很多聚会,意气相投的人,聪明的人,一些人聚在一块儿,完全靠语言,靠性情,靠机智,靠豪爽,没日没夜天天这样过,最要紧是大家都有时间。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24、然而长期被政权神化、非人化、政治化,鲁迅反而被过度简化,鲁迅资料中丰富翔实的日常细节,后人视而不见,绝大部分人谈起他,就是好斗、多疑、不宽容。语文教科书长期强迫学生阅读鲁迅,成功地使一代代年轻人厌烦他,疏远他…… ----《笑谈大先生》

  25、各行各业有头有脸的主,跑来打滚扭腰扯嗓子,疯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将义演的钱捐给艾滋病患者和各种慈善事业。

那天我亲见这群美国社会正宗主流群的老十三点疯唱疯跳,心里想,中国人要是不知道他们的身家地位,看得起人家么?
这就是美国社会,这就是主流人群,这就是人家的价值观。那天我“打入”同志酒吧两小时,笑得直打噎。我也和众人一样走上前去,趁舞者闪动的瞬间,对准那胸前肥肥满满的假乳沟塞钞票,一块钱得一飞吻。一位舞者的身边专有位满头卷发唇红齿白的赤膊少年单腿跪着,金闪闪一身细汗毛,皮肉腴白,活像玛萨其奥画中的小天使——想必是那位大腕儿的爱人吧——手里捧一大罐子供人扔钞票。
快回国了。我总被问到为什么回国,说句老实话,很简单:回国能抽烟。 ----《退步集续编》

  26、一座城市没有艺术家,便即意态索漠,缺滋味,一座城市有了艺术家,于是隐然骚动出异彩;城市若有春梦,恐怕是在等待艺术家,艺术家若有大梦,是到一座有艺术家的城市去—唐的长安、宋的汴梁、明的扬州,文艺复兴期的佛罗伦萨、第三共和时代的巴黎、二战后的纽约,各地各国成千上万诗人艺术家络绎于途,到这些城市编织艺术梦。艺术家是无视国界的人,法国大导演雷诺阿说:电影就是我的祖国。当他在好莱坞见到美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的电影人,他说,他们全是我的同胞……上世纪三十年代大上海,周树人、张爱玲、傅雷、梅兰芳、卓别林、萧伯纳,都有踪迹在,因为那里曾经是艺术家做梦的地方 ----《草草集》

  27、当今世界架上绘画,都在不同程度地图像化。70年代末,罗兰·巴特兹啊他谈论摄影的专书中说: “摄影以其霸权镇压了其他类型的图像,不再有版画,不再有具象绘画,只有一种以摄影为模式的具象绘画,因受迷惑而顺从摄影。” ………… 简而言之,20世纪后五十年不是绘画的世纪,而是图像的世纪。重要的不是二者的关系,而是这种关系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观看”经验。 ----《退步集》

  28、电影拍好了,配上音乐,音乐就像是剧情的”盐”。 ----《外国音乐在外国》

  29、人民差不多已经不知道,也不在乎被愚,简直出神入化,就是,民开始自愚。 ----《陈丹青新加坡演讲:母语与母国》

  30、我的心得是读书不在多,而在反复读。喜欢的书总要读它几遍,才算读过,才能读进去。 ----《谈话的泥沼》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陈丹青名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