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2、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
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
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3、曲沃桓叔为政,“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
4、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司马迁
5、优孟马谏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黙,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6、‘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7、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9、韦编三绝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1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司马迁
12、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司马迁评韩信) ----司马迁
13、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14、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司马迁
16、商君列传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司马迁
17、All men will die, but death could be weightier than Mountain Tai,or lighter than a feathe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18、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19、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司马迁
20、虽被万戮,岂有悔哉! ----司马迁
2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2、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司马迁
23、管晏列传: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司马迁
24、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司马迁
25、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26、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司马迁
27、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28、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 ----司马迁
29、高祖本纪: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司马迁
30、(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