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是一种述说方式,是聚拢观察思维的有力抓手。对于一个无须述说的活动,我们的感受是迟钝的,我们的接收信号的微弱的,我们观察过程是浮皮潦草的。
3、世界上最大的浪费,无过于课堂上的时间浪费,世界上最大的损失,无过于课堂上的青春损失。
4、写作很多时候也这样,没有感觉,写作纯粹是一种折磨人的活动。感觉对头了,就像便秘的人吃了泻药,酣畅淋漓,痛快舒服,而且大多都质量上乘。
5、为什么很多人也观了、看了、视了、见了,但依然没有思想呢?现在,我们突然明白了,形成思想的关键不是肉眼,而是“心眼”。
6、记住:写作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很多人”。写作如果不会批判很多人,你的写作就是多余的文字的垃圾。写作的诞生就意味着批判的降临,写作的存在就意味着孤独的穿行。写作者永远要有一个假想敌人,而且是强大的假想敌人,这个敌人甚至普天之下的。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他的敌人是“举世”;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他的敌人是“我以外的人”。
7、高考作文千万不要相信“语言平实、质朴”这种鬼话,在阅卷场中,人们没有耐心也没有能力去品味那些平实、质朴的语言,在改卷的短暂时间内,评委需要有快速而富有冲击力的语言撞击他的视觉神经,以便让自己快速做出打分的判断。
10、在语文学科“日新月异”表面繁荣之下,从叶圣陶到张志公,从魏书生到李镇西,从韩军到李华平,没有人能清楚地知道,他们的“语文”到底越界、跨界还是在界内。
11、面对高考作文,我们甚至连辩护的欲望都没有。我们高中教师似乎在干着一件“与全民为敌”的亡种事情,尤其可笑的是,这种事情每年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是,我深知,这个艰难的处境,不是现实的真实反映。高考作文的贬损,纯粹是泛道德主义下的一种胜利,是裹挟着思维偏见的一种胜利。这种胜利不光明,不正大,不值得敬佩。
12、绝大部分学校只拥有弱性生存危机,因而也只能孕育弱势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当前的学校文化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秘密所在。
13、这给了我们上课的一个重要启示:好的课堂,应当有人生指导的底蕴。用通俗的话来说,如果你的课要有人生的高度和趣味,你必须学会适时兜售点成功学。
14、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的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钨丝的灯泡。
15、真正的写作高手,追求的恰恰是“常字见奇”的艺术境界,最能打动读者的语言魅力,往往也是一个普通常见的词语被高手运用得出神入化,妙不可言。
16、或许是因为人类从自然中走来,血液里潜藏着对自然的依恋和敬仰,当人类跌入自创的人化自然,即社会中的时候,人类开始了对自然的无限怀想。这种怀想最后上升为一种审美情结,即:凡是自然都是美的。自然因此也最能感动人心,最能俘获人心。
17、教师如果深谙“好辩”的人性力量,就会在课堂借此推波助澜,就可以让课堂之湖风生水起,就可以让教学充满刺激和魅力。
18、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方法背后看不见的东西,比方法更本质、更深层,也因此更有影响、更为重要。这个“看不见的东西”就是语文素养。
19、对词语进行脱俗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选用公众性弱而艺术性强的词语。读者喜欢在陌生而确当的词语里,领略到文章的艺术意味,感知到作者的写作水平。
21、在人性的功利心面前,一门学科不能给予学生显性的收获,就意味着它有存在的危机。存在的可疑性,是语文学科的最大隐患。
22、规范教育永远只管理行为,这就为行为的虚伪埋下了巨大的祸根。人类的行为除了服从于心灵之外,还服从于权力。当一种行为屈从于权力压迫时,这种行为确实可以发生改变,但因为不是屈从心灵,所以这种改变的反弹是极大的。
23、把握学情是备考的基础,这是雷打不动的备考第一原则,研究教法必须基于这一原则。不懂学情、忽视学情,就会盲动、乱动甚至错误行动。
24、山水之美,因人而彰;思想之美,因文而彰。思想是具体的,形式是普遍的,形式化在逻辑上更具有深刻性和迁移性,因此,思想固然是美丽,但文采的美丽有时比思想更恒久,更绚丽。
25、教学是一门讲究能耐的职业,发怒就是其中的一种能耐。发怒的最高境界就是“虚实结合”,做到言虚发而事实指,处虚境而收实利。说得直白点,就是要学会“假发怒”,因为假,所以可冷静处理,进退自如;因为怒,可以痛陈固弊,激浊扬清。
26、在语文教学长期低效的惨痛现实面前,我看到了语文教学“去科学化”严重弊病。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活跃着无数的“语文教学”,这种泛滥的个人化的语文课堂,彻底消解了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严肃性和专业学术性。语文教学缺失“公理”,丧失“原理”,消失“机理”的现状,可以说正是语文教学“科学性极度疲弱”的必然结果。
27、语言的魅力就在于修辞艺术,语言的实力也在于修辞艺术。
那些以为用大脑和理性就能改变世界的人,其实不过是一种肤浅的一厢情愿而已,真正改变这个世界,是修辞,确切地说,是语言。
28、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课堂上,有太多熟悉的身影,太多熟悉的面孔,太多熟悉的声音,太多熟悉的语言,太多熟悉的课件,太多熟悉的思想,甚至连穿着打扮,发型举止,都让我们似曾相识。也许对于某个教师来说,这还至于造成伤害,但对于讲台下面的学生,则无异于审美屠杀,他们年轻活泼的青春生命,总是反复播放着这几个熟悉的音乐调子,这是什么?这是一起很残忍的集体教育事件。
29、对于一个没有情感参与的学生而言,老师讲得越多,充其量只不过是废话越多而已。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是实施备考教学的重要维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维持良好的情感状态比简单的强化管理更为重要。
30、尖子生培养的首要问题是“尖子生”的界定问题,没有科学的界定,就不可能科学地遴选出尖子生,也就不可能组建成合理的尖子生队伍,最终也就不能建构良好的尖子生成长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