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经播下了种子,或许不久就会萌出芽。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我的一生了无遗撼。且任风而行,四处飘荡吧。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3、不论是谁,人的一生多半填满了无法挽回的物事吧。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4、要写的书,堆积如山,或许倾我余生之力也写不完吧。啊,这真是令人难以想象。难道我无法全部完成想写的故事,就死去了吗?或许。
所以——我会写一辈子。
我想跟读者约定这点。 一直写到踏入棺木的那天。
因此缘故,我还想再说一次。这故事,真的是至今为止没人写过的杰作呐。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5、所谓皇帝,仅是一种机能性的存在而已,那些龙袍与龙椅——也只是皇帝所必备的表面装饰而已,至于何人的肉体处于那些装饰之中,应该都无关紧要吧。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6、你因应你的处境,做你该做的事。
我因应我的处境,做我该做的事。
至死方休。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7、上天也一样。存在这世间的现象,全部都是因上天而生。申言之,就是上天所写下的书法,不是吗?
我啊,是想借着密教大法来观看上天所写的书法,并褒奖上天,赞扬上天很伟大。而且,还打算将上天很伟大的这种教义,广传于世。
上天也和人一样。因为有人,才有上天。也可以说,借由人的观察,上天才能存在。说上天伟大,就像是赞美人一样。这是密教的根本。至于其他事,不过是包裹本质的服装罢了。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8、我们在如此宽广辽阔的土地,一直在为寻找你而不断地漂泊着。从天涯到海角。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9、譬如:两块石头相比较时,哪块硬?哪块软?哪块大?哪块小?无论是人类,还是虫兽,答案必定都相同。总而言之,坚硬、柔软、大、小等言语,不正是表达天道?
两朵花比较,有人会说这朵比较美,也有人会说这朵不美,因为美是不具天道的言语。若是具天道的言语,应该是这花有四瓣、那花有五瓣;这花是白色、那花是红色等这种表现。譬如:两朵花比美时,有人会说这朵美,有人会说那朵美。答案因人而异。若是虫兽,也能回答美丑的问题,其答案必定和人类又不相同吧!或者所谓美丑的问答,根本就不存在它们当中。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10、对死者而言,念经什么的其实没用,因为已经接收不到了,但若这样能让你安心的话,为生者念经,也不坏。
所谓经文,是为生者而念的。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11、终究得一死——这事的确很严肃。正因为一死,才能成佛、成密。若想求取长生不死法,就该求诸玄道。不过,纵使尽得玄道,时候一到还是得死吧!
商人得死,佛教徒得死,乞食者得死,密教徒得死,玄道之士得死,连帝王也得死……
都得一死!
真是痛快啊!
正因为如此,才有佛法、才有密法吧!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12、啊,我写了多么精彩杰出的故事啊。 哎,实在,真是受不了。 对不起。 请原谅我。
且让我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如何?终于写出来了。 很了不得的故事。 是个强而有力的故事。 从故事的最根本处源源不绝流泻出来的力量。 读下去,会响起大地的震动声响,故事不断自前方逼近。 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震动声啊!
我很想读到这样的故事。 所以自己写了。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13、人会衰老。山跟天地也会衰老。会一直变化。对人来说,山和天地看似永恒存在,那是因为人所生存的时间,和山、天地所生存的时间,有很大的不同。山和天地生存在比人更巨大的时间之中。因此,人的尺度便无法度量山、天地。
在这法的面前,连佛陀也不例外。
释尊不也会老、会死吗?连佛陀也逃不开如此的命运。
连释尊也会老、会死,这就是佛法。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14、如果人可死而复生,该如何说呢?不就等于这世间现象将失去一切意义了?逸势如此认为。 所有悲哀,所有欢乐,所有痛苦,所有人们遭遇的悲欢离合,不也会马上失去意义吗?
假若,世上真有长生不死法,那么,人在一生中所遭遇的悲哀与欢乐,其意义不都会消失殆尽吗?
佛法教义,有所谓“生者必灭”之说。 生者必灭——简单说,即生者必有一死。逸势虽对佛法不懂,这点见识他还有。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15、所见、所触、所嗅、所闻和所咀嚼
——空海看透那些全是泡沫之一。
然而,虽说看透,空海并非以一种冷漠眼神来观照。对于罕见的事物,依然率直地深受感动;不曾吃过的东西,立刻抓起来放进嘴里。每一样都是不同的味道。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16、为了对芸芸众生传达密教,言语、仪式都是必要之物。
要攀上顶峰,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双足。因此,拐杖、鞋子、食物、衣物,都是想攀上顶峰的修行者所必要的。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17、大体上,所谓人心,即使是自己的心,也无以名状。不能仅用一根绳索去绑缚。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18、百姓的幸福……
思索何事是幸福,真是个艰深的问题啊。
因为人的欲望无边无界……
胸怀大志的生活方式,其实也很严苛……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19、所谓的“咒”,不论哪种法术,都和人心息息相关。
进一步说,不论哪种法术,都不是超出天地法理之外的东西。
就是说,任何法术都必须依循因果法则。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0、如果说空海此人本来就以此天地为家,那,住在何处不过是枝微末节之事。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1、“我的心里,充塞着各式各样的事物。哎,该怎么说才好呢?” 白乐天扭动身子,宛如发狂似地直望着空海: “那是一堆没有名字的生物。有兽、花、虫,甚至更莫名其妙的形体。我必须引诱它们走入语言的栅栏里,为它们命名……”
这些生物在自己肉体深处,散发着神秘的磷光。是一群在森林深处迷路的不知名动物,或是一群深海生物——这些生物相互捕食,某些被消灭了,成为其他生物的一部分。某些则成长茁壮了,它们让自己的躯体近似被自己捕食的生物,变成更巨大的生物,漫步在白乐天内心的暗夜森林。也有些生物在白乐天内心的深海泅游着。这些生物到底呈现何种形状,取名为何,白乐天也一无所知。 这些漆黑的巨大生物,蜿蜒泅游于白乐天肉体深处……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2、人存在这个世间有什么意义,又为什么而生?只怕谁也无法回答。或者,都要由以后的历史来答复也说不定。可是,就我个人来说……自己到底是谁?并非由神明所决定。归根究底,还是在于个人。你想成为哪种人,就会变成哪种人吧。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3、就密宗而言,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这些生生流转的生命,正是巨大宇宙的活力和动力。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4、想盗取密法,什么都不懂反而比较好。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5、人心深不可测……
下探人心深处,在其底层之更底处——自我不见了,言语也消失了,仅剩下火、水、土、生命等,这些已无法命名的元素在活动着。不,此处连“场所”都称不上。它无法用言语形容,是言语无用的场所。火、水、土、自我、生命,终于到达无法区分差别的地方。想抵达那地方,惟有穿过心的通路才能抵达。
这道理无法以言语教导。
我,不,许多人以言语、知识、仪式、书籍及教诲,将它玷污了——
这些都得丢掉……
你要把它们全部丢掉。
可是,言语是必要的。仪式、经典、教诲、道具也都是必要的。
为了丢掉言语,或是丢掉知识,言语和知识也都是必要的。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6、不仅他人、还有自己的肉体,都被宇宙原理的无穷力量所贯穿。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7、很想继续留下来,和您天南地北地谈一谈。不过,终究不如归去。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8、有云飘过那里。
从那朵云的距离看来,在此的任何人不都是相同的吗?不因为是富人,离云就近,也不因为是穷人,离云就远,更不因为儒生或和尚就如何——
众生皆平等。
所谓和尚和儒生、富人和穷人的称谓,都是人的分法。因为有“看法”后,才区分出来的。
和尚和儒生、富人和穷人皆相同,则是”天法”。
就像和尚与儒生、我与你都相同般,那里的树、方才的梅花、狗和猫、蛇和鱼,也跟你我一样都是一样的。
从天法看来,那些都是生命。更进一步说,在天法之内,我们和花、狗、树、蛇、鱼都是相同的。恐怕和地上的石头、天上的云等所有的一切也都相同。宇宙原理充斥在我、你、方才的梅花、走过的汉人和胡人、屋子、流泄的乐音、煮鱼的香味等之中。总之,那就是——所谓的曼陀罗。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9、为什么?为什么要逃走?为什么你要离开如此念想的杨玉环?你是有意将杨玉环让给我吗?即使是这样,我也不觉得欢喜。
我们都已认定,除了厮杀,别无他法了。而此事,既不能对他人吐露,也无人可理解,纯属我们之间的感情而已。
你我都深信,仅有如此。仅有如此,我们才能守护杨玉环一生。
从旁人看来,这样的想法或许很怪异。
我们却都很清楚,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30、内心深处的愉悦越发高涨,自己也就越接近天际;自己越飞升天际,内在的愉悦也就越发高涨。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