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乘入愣伽经》好段摘抄
日期:2018-12-17 20:43:02 作者:大藏经 来源:大乘入愣伽经 阅读:

《大乘入愣伽经》好段摘抄

  1、(五法之一——”名“)
”大慧!凡愚不知名是假立,心随流动见种种相,计我我所,染着于色,覆障圣智,起贪嗔痴,造作诸业,如蚕作茧,妄想自缠,堕于诸趣生死大海,如汲水轮循环不绝。不知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自心所见妄分别起离能所取及生住灭,谓从自在时节微尘胜性而生,随名相流“。 ----大藏经

  2、“乃至少有言说分别生,即有‘常’‘无常’过。是故应除二分别觉,勿令少在”。 ----大藏经

  3、一切法无生 亦复无有灭
于彼诸缘中 分别生灭相
非遮诸缘会 如是灭复生
但止于凡愚 妄情之所着
缘中法有无 是悉无有生
习气迷转心 从是三有现
本来无有生 亦复无有灭
观一切有为 譬如虚空
离能取所取 一切迷惑
无能生所生 亦复无因缘
但随世俗故 而说有生灭 ----大藏经

  4、”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藏识,当勤观察。莫但闻已便生足想“。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甚深如来藏 而与七识俱
执着二种生 了知则远离
无始习所熏 如像现于心
若能如实观 境相悉无有
如愚见指月 观指不观月
计著文字者 不见我真实
心如工伎儿 意如和伎者
五识为伴侣 妄想观伎众“ ----大藏经

  5、“观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识自分别起,离我我所,不见外法种种诸相。凡愚不知由无始来过恶薰习于自心内变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执着”。 ----大藏经

  6、宗趣与言说 自证及教法
若能善知见 不随他妄解
如愚所分别 非是真实相
彼岂不求度 无法而可得
观察诸有为 生灭等相续
增长于二见 颠倒无所知
涅槃离心意 唯此一法实
观世悉虚妄 如幻梦芭蕉
无有贪恚痴 亦复无有人
从爱生诸蕴 如梦之所见 ----大藏经

  7、“大慧!云何得离生住灭见?所谓观一切法如幻梦生,自他及俱皆不生故;随自心量之所现故,见外物无有故,见诸识不起故,及众缘无积故,分别因缘起三界故。如是观时,若内若外一切诸法皆不可得,知无体实,远离生见,证如幻性,即时逮得无生法忍,住第八地,了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境,转所依止,获意生身”。 ----大藏经

  8、无水取水相 斯由渴爱起
凡愚见法尔 诸圣则不然
圣人清净 生于三解脱
远离于生灭 常行无相境
修行无相境 亦复无有无
有无悉平等 是故生圣果
云何法有无 云何成平等
若心不了法 内外斯动乱
了已则平等 乱相尔时灭” ----大藏经

  9、“一切众生于种种境,不能了达自心所现,计能所取虚妄执着,起诸分别,堕有无见,增长外道妄见习气。心心所法相应起时,执有外义种种可得,计着于我及以我所,是故名为虚妄分别”。 ----大藏经

  10、“迷惑令幻有 非幻为迷惑
由心迷惑故 一切皆悉有
以此相系缚 藏识起世间
如是诸世间 惟有假施设
诸见如暴流 行于人法中
若能如是知 是则转所依
乃为我真子 成就随顺法” ----大藏经

  11、心如工伎儿 意如和伎者
五识为伴侣 妄想观伎众 ----大藏经

  12、“令知诸法自心所见,么物的过说境当到”。 ----大藏经

  13、(五法之三——“分别”)
”分别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谓以象马车男女等名而显其相,此事如是决定不异,是名分别“。 ----大藏经

  14、“大慧!诸菩萨摩诃萨见于寂灭三昧乐门,即便忆念本愿大悲,具足修行十无尽句,是故不即入于涅槃”。 ----大藏经

  15、佛言:"大慧!意成身有三种。何者为三?谓入三昧乐意成身,觉法自性意成身,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诸修行者入初地已渐次证得“。 ----大藏经

  16、“大慧!所言财者,可触可受可取可味,令着外境,堕在二边,增长贪爱生老病死悲苦恼,我及诸佛说名财利,亲近世论之所获得。云何法利?谓了法是心,见二无我,不取于相,无有分别;善知诸地,离心意识;一切诸佛所共灌顶,具足受行十无尽愿,于一切法悉得自在;是名法利”。 ----大藏经

  17、“始从初地,而至七地,乃至增进入于第八,得无分别;见一切法如幻梦等,离能所取;见心心所广大力用,勤修佛法未证令证,离心意意识妄分别想,获无生忍;此是菩萨所得涅槃,非灭坏也”。 ----大藏经

  18、“若觉唯是自心所见,住于自性,分别不生,世间所作悉皆永息。分别者,是凡愚事,非贤圣耳”。 ----大藏经

  19、(五法之四——“正智”)
”正智者。谓观‘名’‘相’互为其客,识心不起,不断不常,不随外道二乘之地,是名正智“。 ----大藏经

  20、“复次,大慧!诸凡愚人见六识灭,起于断见;不了藏识,起于常见。大慧!自心分别是其本际,故不可得;离此分别,即得解脱;四种习断,离一切过”。 ----大藏经

  21、“若欲超过诸禅无量无色界者,应离自心所见诸相”。 ----大藏经

  22、大慧复言:“世尊!为言语是第一义?为所说是第一义?”佛告大慧:“非言语是,亦非所说。何以故?第一义者,是圣乐处,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义者,是圣智内自证境,非言语分别智境,言语分别不能显示。大慧!言语者,起灭动摇展转因缘生;若展转缘生,于第一义不能显示。第一义者无自他相,言语有相,不能显示。第一义者,但唯自心,种种外想悉皆无有,言语分别不能显示。是故大慧,应当远离言语分别!” ----大藏经

  23、心性本清净 犹若净虚空

令心还取心 由习非异因

执着自心现 令心而得起

所见实非外 是故说唯心 ----大藏经

  24、”大慧!云何入三昧乐意成身?谓三四五地入于三昧,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波浪;了境心现,皆无所有;是名入三昧乐意成身“。 ----大藏经

  25、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起都只有分想才数,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以过悟,离分想才数见,上上升用们,入如来过这好的,如是修物开风,名自证圣智物开风相。 ----释迦牟尼

  26、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具四种法成大修行。何者为四?谓观察自心所现故,远离生住灭见故,善知外法无性故,专求自证圣智故。若诸菩萨成此四法,则得名为大修行者”。 ----大藏经

  27、(五法之五——”如如“)
”大慧!菩萨摩诃萨以其正智观察‘名’‘相’非有非无,远离损益二边恶见,‘名’‘相’及‘识’本来不起,我说此法名为‘如如’“。 ----大藏经

  28、“大慧!三世如来有二种法:谓言说法及如实法。言说法者,谓随众生心为说种种诸方便教。如实法者,谓修行者于心所现,离诸分别,不堕一异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识,于自觉圣智所行境界,离诸因缘相应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二边者所不能知,是名如实法。此二种法,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当善修学!” ----大藏经

  29、“若知境界但是假名都不可得,则无所取;无所取故,亦无能取;能取所取二俱无故,不起分别,说名为智”。 ----大藏经

  30、“大慧!身及资生器世间等,一切皆唯分别所现。大慧!应知兔角离于有无,诸法悉然,勿生分别。云何兔角离于有无?互因待故。分析牛角乃至微尘,求其体相终不可得。圣智所行远离彼见,是故于此不应分别”。 ----大藏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乘入愣伽经》好段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