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年时,在伊斯坦布尔,她和伊珮珂总是希望雪下的大些:雪使她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短暂,使她感到尽管存在敌意,可是人与人之间是非常相似的,还使她感到时空的广阔和人世的狭窄。所以雪下的越大,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小,它似乎盖住了敌意、急躁和愤怒,使人与人更加接近。 ----《雪》
2、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3、那么请您说说,是谁下的这场雪?这雪的秘密是什么? ----《雪》
4、我们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为了女人头上戴什么东西而自相残杀,整日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不休的无足轻重的人。大家都会忘了我们。 ----《雪》
5、所有真正的文学,都源于这种童真的、盛满希望的信念,即人人彼此相似。一个作家持续多年将自己关在屋中,他正是以这样的姿态来暗指那单一的人性,一个不设置中心的世界。 ----《别样的色彩》
6、“我父亲不看好你,因为你想当画家,你将成为一个穷困潦倒,喝得烂醉的画家,我将成为你的裸体模特......他怕的是这个。”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7、写作,就是要将凝视内心的眼光化为语言,去探索一个幽居独处时所进入的那个世界。 ----《别样的色彩》
8、我想说的是,爱情的痛苦是一个整体。真正的爱情痛苦,会扎根于我们生命的最根本点上,会从我们最柔弱的地方紧紧抓住我们,会和其他所有痛苦紧紧地连在一起,以一种无法被停止的形式蔓延在我们的全身和整个一生。如果我们无望地爱上了 一个人,那么从市区父亲的痛苦到像丢失钥匙那样最平常的不幸,其他所有的痛苦、烦恼和不安,都会成为我们那随时都准备膨胀的这个主要痛苦的导火索。像我们这样一个为了爱情把生活搞得一团糟的人,因为认为其他所有烦恼只有在爱情痛苦结束时才有可能得到解决,所以这又进一步加深了内心的创伤。 ----《纯真博物馆》
9、通过认真阅读小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文学小说显示,我们实际上具有影响事件发展的能力,我们个人的决定可以塑造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生活。在封闭的或半封闭的社会,个人的选择是有限的,小说艺术处于落后状态。但是只要小说艺术在这些社会得到发展,它就会邀请人们思考自己的生活,而且它能实现这一点就是通过小心翼翼地构造有关个人的人格特性、感知和抉择的文学叙述。当我们摆脱传统叙述,开始阅读小说,我们逐渐感到我们自己的世界和我们的选择可以和历史事件、国际战争以及国王、帕夏、军队、政府与神祗的决定一样重要——而且更为不同凡响的是,我们的感知和思想拥有的潜能比所有这些都更有趣。我在年轻时饥不择食的阅读小说,感到一种惊心动魄的自由和自信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10、带着迷失和遗憾,我就像一只受伤的小动物,在痛苦中度过了一生。如果我不是如此爱你,我也不会让你如此生气,也就不会失去平衡(我花了十二年的时间才找到这种平衡)而回到我最开始的地方,我感觉自己遍体鳞伤,我的心里现在仍有那种迷失和被人遗弃的感觉。有时,我觉得自己遗憾的不仅仅是你,而是整个世界。 ----《雪》
11、倘若我的记忆花园尚未开始枯竭,或许我不会像这样对命运发牢骚,可是当我一拿起笔,眼前便浮现你们期盼的脸,这时,我的读者,我荒芜花园里的记忆痕迹顿时灰飞烟灭。找不回记忆,只能够面对它的痕迹,仿佛隔着泪水凝望扶手椅上情人留下的凹痕,她抛下你,再也不回来。 ----《黑书》
12、如果说没有安拉的话,就意味着没有天堂。那么那些成千上万一无所有的人,贫穷的人和受折磨的人也就去不了天堂了。那么穷人们吃了那么多苦,其意义何在?我们为什么活着,并且还要白白地吃这么多苦? ----《雪》
13、我们现在经历了多少幸福快乐,到头来便将经历多少悲惨痛苦。 ----《黑书》
14、道德判断是小说无法回避的泥沼。让我们牢记,小说艺术之所以能提供最精美的成果,不在于评判人物,而在于理解人物;让我们不要被意识中道德判断的部分所主宰。我们阅读小说时,道德当然是整体景观的一部分,但却不应该是从我们内心升起并指向小说人物的。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15、许多早期作家在书写伊斯坦布尔时往往养成这种习惯——在他们歌颂城市之美,用他们的故事迷惑我的同时,我却想起他们已不住在他们所描述的地方,反而偏爱伊斯坦布尔西化后舒适的现代化设施。我从这些前辈那里得知,只有不住在这里的人有权对伊斯坦布尔的美大加颂扬,而且不无内疚:因为一个以城市的废墟与忧伤为题的作家,永远意识到幽灵般的光投射在他的生命之上。沉浸于城市与博斯普鲁斯之美,就等于想起自己悲惨的生活和往昔的风光两者差距甚远。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16、每个聪明人都知道人生是美好的,人生的目的是获得幸福。但最后只有傻瓜们才会幸福。我们将如何来解释这个问题? ----《纯真博物馆》
17、其实我希望你对我说谎,因为人只为了非常害怕失去的一样东西才说谎。 ----《纯真博物馆》
18、今天,文学最需要讲述和剖析的,是人类的基本恐惧:担心被弃于其外,找不到自身价值所在,以及由此恐惧所衍生的自认无能之感;还有群体的羞辱感,劣根性、卑微感、蒙冤感、神经质、幻象中的侮辱感,以及连带而产生的民族主义膨胀和自我吹嘘…… ----《别样的色彩》
19、有一天,她最疼爱的大弟从人群里走出来,跟我说他在瑞士的姐姐深情地问候我,递给我一封信。我在一家布丁店抽着烟读她的信,信中说她对新学校很满意,但她想念我,也想念伊斯坦布尔。
我写给她九封长信,七封装进了信封,五封寄了出去。我不曾得到回音。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20、只要爱人的面容仍铭刻于心,世界就还是你的家 ----《我的名字叫红》
21、在心中某个阴暗角落,稚气的我想过这点,我知道如果娶了她,我必须成为工厂老板,而不是画家。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22、If I see my city as beautiful and bewitching, then my life must be so too.
如果我觉得所在的城市美丽迷人,那么我的生活一定也是如此。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23、听凭自己的直觉与热情十分重要。他说,人生其实很短暂,如果知道自己这一生想做什么,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事实上,一辈子写作、画画的人,能够享受更深刻、更丰富的人生。我一面凝神倾听他讲的话,这些话也跟我看见的东西融为一体。不久,音乐、窗外闪过的景色、父亲的声音和狭窄的鹅卵石都合而为一,在我看来,这些根本问题虽永远找不到解答,但提出这些问题总是好事。真正的快乐与意义存在于我们永远找不到,或许也不想找到的地方,但是——无论是追求答案,或仅仅是追求享受与深情——追求本身的重要性却不亚于目标,提问本身就像是车子、屋子、渡轮窗外的景色同等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就像音乐、艺术和故事般有起有落,终而走到尽头。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24、大概是因为马尔泰派香烟不同的味道,我陷入一种自己在思考一些关于人生“深层次”问题的错觉。人生最根本的问题是幸福。有些人是幸福的,有些人不会幸福。当然大多数人处在两者之间。那些天我非常幸福,但我不想去发现它。现在多年以后,我想没发现也许是守护幸福的最好方法。 ----《纯真博物馆》
25、我是无法明白,人一旦开始沉默就不可能再开口了,这种沉默甚至会持续很多年,上百年。儿时,我是幸福和自由的。但多年后的那天夜里,在色拉塞尔维大街上,我明白了什么是无法说话。我还模糊地感到,我对芙颂的爱情最后也变成了这样一种执拗、一个自闭的故事。我对她的爱情,我的痴迷,不管是什么,无论如何也走不到我和她自由分享这个世界的道路上。还在一开始我就在灵魂深处明白,在我讲述的这个世界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走上了在内心里寻找芙颂的道路。我认为,芙颂也知道我会在内心里找到她。最后一切都会好的。 ----《纯真博物馆》
26、有时是房间的阴冷和灰尘,有时是床单的污浊和我们身体的疲惫,抑或是马路上的嘈杂声、无休止的建筑噪音和小贩的叫卖声,这会让我们觉得,我们的云雨之欢不是梦幻国度而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有时我们听到从道尔玛巴赫切,或是贝西克塔什么方向传来的一声汽笛声,我们会一起猜想那是什么样的一艘船。每次约会时,当我们越来越投入、自由地做爱时,我明白自己不仅仅把这个真实的世界和那些极端迷人的性爱细节,也把芙颂身上的那些脓包、青春痘、汗毛和黑色斑点看成了幸福的源泉 ----《纯真博物馆》
27、特别是那些高度文学化的小说。对我们读者来说,我们与文本建立的深刻关系似乎成为我们自己个人的成功。我们的心中渐渐地升起小说只为我们个人而被写作出来的甜蜜幻象。在我们和作家之间形成的亲密和信任帮助我们回避并避免过于忧虑书中那些我们无法理解的部分,或者那些我们反对的或难以接受的事物。这样的话,我们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和小说家建立了共谋关系。在我们阅读小说时,我们意识的一部分忙于掩盖、纵容、塑造、建构那些有助于支持这种共谋关系的正面属性。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28、另一种理解自己生活、领会其独特性的方式就是要关注自己的主观时间体验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29、无神论者这词来自于希腊语Athos,不是指不信仰神者,而是指被神抛弃者。 ----《雪》
30、每次看见她的笑容,一种无法抗拒的幸福感和乐观情绪,依然会用同样的力量在我心里像向日葵那样一下绽放开来,一种从她的美丽、她那些让我感觉非常亲近的动作和肌肤里散发出来的光芒,在告诉我,那个我应该去的世界中心就是她的身旁。 ----《纯真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