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待,杀手的一生中要花掉多长时间等待?他计算不出来,恐怕比睡觉的时间还要长。 ----《死人经》
2、手中没有权利的结果,就是你制定了计划,却控制不了计划的发展方向,只能听从偶然的摆布。 ----《死人经》
3、道士之心如镜如湖,映照七情六欲,却不为之所动。 ----《拔魔》
4、上官怒从少年的目光中感受到了深切的敌意,本能促使他握住刀柄,但是少年的敌意稍纵即逝,随后流露出的是奴仆该有的惶恐与呆滞。上官怒脑子里闪过某个不成形的想法,同样稍纵即逝,他甚至还没来的急抓住它。 ----《死人经》
5、梦想中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在坚硬的现实面前,恰好是最为脆弱的,一碰即碎。 ----《死人经》
6、曲手为拳,握东西是更牢……拳已成实,还能握住什么? ----《孺子帝》
7、自私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要自私到以为别人是不自私的。 ----《孺子帝》
8、孝要由衷而发,表里不一骗的了别人,骗不过自己,骗不过冥冥众神。 ----《孺子帝》
9、决定了就要做到底,走在最前面的人,注定看不到道路,他往哪边走,哪边或许就是未来的道路。 ----《孺子帝》
10、“找出真相”与“解决问题”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打个比喻,有人丢了一百两银子,追查真相的人想知道钱到底存不存在、有没有丢、谁是窃贼,解决问题的人则想变出一百两让大家都满意,至于钱从何而来由谁提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死人经》
11、“感激”像银票一样,是一份契约,持有者有权随时将它兑换成为真金白银。 ----《死人经》
12、“千里之外,皇帝管不着,十步之内,皇帝与普通人无异,所以皇帝的权力只在十步以外、千里之内……而我,被困在了十步之内。” ----《孺子帝》
13、弱者就像藤蔓,总是喜欢攀附在强者身上,从来不问强者是不是愿意,他们以为只要自己做出顺从的姿态就已付出足够的代价。有时候,当他们发现自己可能选错了对象的时候,立刻就会分出一部分枝条,悄悄缠向更强的人。 ----《拔魔》
14、如果只是等的话,永远也等不到。 ----《孺子帝》
15、方先生,你胆子够大吗?”
“够大,胆子大乃是谋士的最基本要求,你想,无刀无剑,无权无势,敢在帝王面前据理力争,胆子能不大吗?” ----《死人经》
16、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限度,限度之内,无所不从,越接近限度厌恶与反抗的情绪越重,等到超过限度的时候,他就会理直气壮地选择背叛了。 ----《死人经》
17、金钱是个好东西,对主人,它像一位神仙,挥手就能变出各种各样真实存在的物品,对别人,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世情百态、万千欲望。 ----《死人经》
18、尊卑有别,贵贱有差,既然分出了主人与奴仆,就不会有一样的罪过。 ----《孺子帝》
19、死有什么可怕?土里一埋,没准还能在坟上长出点什么来。 ----《死人经》
20、那条细线,连接着过去的某些美好时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脆弱,终于在现实的轰然一击下,再也没有可寄托之物。 ----《死人经》
21、木老头拒绝杀人,只肯帮龙王控制目标,“我向好姑娘发过誓,绝不再杀人,就算别人欺负到我头上,我也只能轻轻地教训一顿,你不要用这种眼神看我,重生之后,我不再撒谎,说话算话,誓言全是真实的。”
顾慎为对木老头连一成信任都没有,不过他试探过了,木老头的功力的确没有完全恢复,可能永远也无法当顶尖高手了,他要是再敢像从前那样飞扬跋扈,活不过三天。
现在的木老头,不只是受托保护龙王,其实也受到龙王的保护,他的仇家遍布西域,要是听说他功力衰减,会排队前来报仇。
所以,木老头负责抓俘虏并折磨俘虏,后一项任务简直是他的爱好,可如今的他已经变得谦虚谨慎、乐天知命,所以动手之前先要道歉,“小兄弟 ----《死人经》
22、顺其自然不只是顺应风和日丽,还得顺应狂风暴雨,如果只选无害的、能控制的自然去顺应,所谓的顺其自然又有什么意义呢? ----《拔魔》
23、这是一次促不及防的袭击,就像是漂泊在外的旅人,行走在闹市之中,喧闹、拥挤,一切如常,突然之间,在一座最不起眼的货摊上,旅人看到了一双虎头鞋,像极了小时候母亲一针一线缝出的作品,于是人声消退、繁华寂灭,旅人霎时间被思乡念母之情击中,只得仓皇离去,寻一处角落独自哀伤。 ----《拔魔》
24、“以仁义观之,权谋只是一时之手段;以权谋观之,仁义不过是冠冕堂皇的旗帜;以我观之,两者皆有偏颇,心无挂碍才能随心所欲,一旦分出了权谋与仁义,免不了处处留下痕迹,骗不了自己,更骗不了他人。太祖强于庄王、陈王的地方,就在于不执一端,畅游仁义与权谋之间。” ----《孺子帝》
25、不可令你的朋友为难,更不可让他们冒险,友情是在添砖加瓦的过程中慢慢堆砌起来的,一次冒险就可能将它完全推倒。 ----《死人经》
26、回忆逝去之后,涌上心头的是一股浓重的厌恶感,从前的自己固然美好,却显得弱小而虚伪,蝴蝶还会喜欢毛毛虫吗?雄鹰还会欣赏没毛的丑陋雏鸟吗? ----《拔魔》
27、语言多简陋啊,他想,越是含糊的东西越容易描述。精细到一定程度就会超出语言的樊笼,对之描述得越多,离真相反而越远。 ----《死人经》
28、“忘情是一种无情,滥情也是无情。” ----《死人经》
30、“皇帝……”韩孺子喃喃自语,脑海中突然出现一副画面:大殿阴森,根根红色的柱子高得几乎看不到顶,不小心照进来的阳光失去了锐气,只剩唯唯诺诺,生怕破坏这里的肃穆气氛,面目模糊的老皇帝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自以为附近无人,用落寞的声音说:“朕,乃孤家寡人。” ----《孺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