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任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场合。不信任,换句话说,怀疑正是内心的一道防御,放弃防御就等同于是伤害自己的行为。
2、就算你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付出,最后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中间常常因为门路、人情世故、上司心情不好、被人算计,等等,让付出全部付诸东流。
3、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是一剂麻药。它会不知不觉让人产生依赖,心也会随之软弱。最后变成若不依赖别人就会一事无成的人。
4、会感到怀念,是因为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吧。因为再也回不到从前,再也无法得到一模一样的东西。所以,才会感到怀念。
6、我早就知道自己并不正确,但错得更加离谱的却是这个世界。
世界充满战争、贫困、差别等各种问题。就算参加入职考试也拿不到内定名额,去打工却发现营业额对不上,最后只好自己掏腰包补上什么的屡见不鲜。
这样的世界哪有正常可言。错误的世界里所说的正常根本不能称之为正常。
7、那些怜悯与同情的视线仿佛在斥责这是陈腐的自我陶醉。怜悯与同情是对他人的贬低,自我怜悯更是贬低自己的拙行。两种都该遭到唾弃,都是丑陋无比的。
8、没有必要刻意拉近距离,选择危险的道路;还是互相相隔开一段距离,并且保持下去,才是与人相处之道。
11、所有的人都被囚禁在过去。不管前进多远,只要恍然抬头,那些以前做过的事就会像星光般洒在身上,无法一笑而过或一笔勾销,只能永远留存在心灵的角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复苏。
14、人类是凭感情行动的动物。判断的基准不仅仅在于是否合理,还要依据感情。不仅如此,因一时气愤采取的行动很可能成为日后形式的理论依据。为了使自己的厌恶、忌讳情绪正当化,对方肯定会搬出各种理论为自己辩解。不管如何据理力争,也可能无法达成共同的结论,甚至无需特别举例。
15、尽管如此,失去之后才变得美好的事物也是存在的。
正因终有结束之日,活着才有意义。无论滞留还是堵塞,或是安息,都不该忽略它们,而且甘愿忍受。
人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必然会失去什么。
但是,偶尔回首不知何时会失去的东西,然后将其视若珍宝怜惜疼爱,独自静静小酌一杯,那种幸福一定也是存在的。
16、生日。自己降生于世的日子,也是造成新的精神创伤的日子。婴儿刚生下来时的哭泣也许不是因为出生的感动,而是离开母亲的、在着世上第一次感到孤独所致。所以,生日是孤独的起点,生日理当独自度过。
17、温柔亲切的搭话不仅救不了人,还会造成伤害。
同情或怜悯也有可能成为致命一击。
19、任何人都能得到的评价并非是对我自身的肯定。行动受到评判与人格受到评判完全是两回事。正如不能根据一次善举就把一个人判定为善人。
20、Q:让一个团体迅速团结起来的东西是什么?
A:明确的敌人。
能让民众齐心协力的最强领导者,正是敌人。
21、秒针按照固定的频率移动,不快不慢,只是循规蹈矩的运行。转完一圈、两圈,又回到原地,回到了原来的样的。尽管如此,也不可能跟之前一样。即便秒针的位置没变,周围的指针却都不在原处了。
22、误解是解不开的。人生永远无法重来。错误的答案只会维持原样。所以,只能不厌其烦地重新提问,为了得到全新、正确的答案。
23、自己改变世界就会改变,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已经定性的评价与既存的人际关系不可能轻易回到积极的轨道。
人们评价他人不是靠加分或减分,而是根据偏见与印象来判断。
看不到现实的本来面目,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和想要的现实。
那些地位低下、令人作呕的家伙不管怎么努力也只会被一句“那家伙瞎忙什么啊?噗呵呵”拍板定论。抢眼的方式太蹩脚,还会成为受到攻击的笑料。
24、知道就是要承担风险的行为。不知道才比较幸福的例子有很多,尤其是人们真正的心意。
大家多多少少都在自欺欺人地生活。所以真相往往会伤人,只不过是打破安宁的存在罢了。
25、时间可以解决一切不过是句谎言,这样只是把烦恼驱逐到忘却的地方,让问题风化,变成可有可无、怎样都好的存在。
26、只有一针见血否定你的人才是你的理解者。越是漠不关心,就越是不在乎。那些无足轻重的人的吹捧只会化作束缚的枷锁。
28、朋友越多越好?这根本是在否定自己。世间令人钦佩得伟人和天才不都是没有朋友的人吗
29、从某人那里因某种契机得到的东西,最终也可能会因某种契机被某人夺去
30、这个世上没有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坏人。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也是普通人。可怕的是,这些人到了紧要关头也会突然变成坏人,所以才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