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 ----《本经阴符七术》
2、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
(郄:骨与间的缝隙。) ----《中经》
3、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 ----《中经》
4、损兑法灵蓍。损兑者几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几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 ----《本经阴符七术》
5、知之始已,自知而后知人也。 ----《鬼谷子》
6、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 ----《鬼谷子》
7、故胜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为是也。 ----《中经》
8、缘到情到,缘止情止,情到心到,情止心止。
9、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 ----《鬼谷子大全集》
10、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 ----《鬼谷子》
11、不要在这场相遇中因为一句话而被感动! ----《感触》
12、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鬼谷子》
13、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先事而至,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 ----《鬼谷子》
14、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蘖之谋,皆由抵巇。 ----《鬼谷子》
15、任何学问都有术道之分。就兵学而言,用兵之术在于战胜,用兵之道在于息争,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于化干戈为玉帛,以四两拨千斤。
16、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鬼谷子》
17、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鬼谷子》
18、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鬼谷子》
19、荷。
芙蕖,水灵。
欲鲜翠,露尖角。
擢荡叶长,住湖人家。
头莲五月采,别样不待期。
人静看荷赏景,风漪小浪映红。
邀绿浩渺吟明月,并蒂荷莲漾拂波。
20、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中经》
21、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鬼谷子》
22、执形而论相,管中窥豹也。不离形,不拘法,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其相之善者也。 ----《相辨微芒》
23、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鬼谷子》
24、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鬼谷子》
25、贤者守时,不肖者守命也 ----《阴符经》
26、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鬼谷子》
27、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 ----《本经阴符七术》
28、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鬼谷子》
29、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