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啊,藏不住的;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
眼神碰撞的那一刻,胶住了,是告别,又不像告别。两个孩子,眼神死死纠缠,是牵手、拥抱、甚至亲吻都不能企及的亲密;是近乎惨烈的坚持。
他们在混乱的人影里认定彼此,透过朦胧的泪,那眼神如此依恋,如此悲痛,却又如此充满感激。
她握紧胸口的钥匙;他被警察拉着,缓缓后退,嘴唇轻轻蠕动,无声地说了一个字:念。 ----玖月晞
2、他像一棵树,想飞却生了根。 ----玖月晞
3、用理性去是无法看待一段感情发生的合不合理的。 ----玖月晞
4、当强与弱对峙,出现孤立与被孤立,欺凌与被欺凌的情形时,生物的潜意识会让它们趋向于远离被孤立,被欺凌的一方。人害怕离群,尤其是孩子;他们比成年人更害怕,因为他们往往也是弱者。 ----玖月晞
5、我讨厌这座城市。
还好没有太早遇见你,不然我会爱上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那真是要我的命。 ----玖月晞
6、很多个站在栏杆边望天的岁月,少年的脑袋装着许多想不通的事情,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想社会,想人与人,想世界,想对与错,想人生,想善与恶。做学生的时候,时间总是又慢又长,会想很多事;等以后长大了,忙碌了,变成医生,老师,警察,包子店老板娘,忙于生计工作,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时间瞎想。或许,胡思乱想,苦思冥想,这就是做学生的意义吧。 ----玖月晞
7、对犯错的孩子选择宽容,这是社会的善意。可当孩子伤害孩子,大人该怎么办?
那被伤害的孩子呢?为什么他们的苦痛最终只能成为别的孩子成长的踏脚石;成为他们浪子回头的标识? ----玖月晞
8、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懂你,你就可以生存,不会灭亡。 ----玖月晞
9、“陈念,对不起,让你在这个年纪就看到丑陋肮脏。很抱歉,让你这么早就发现正义不是时刻存在的。很多不好的事,是我们无力改变的。但,我仍然希望,你不要失望于社会,不要失望于人类。” ----玖月晞
10、从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保护我,保护我的内心免受黑暗侵袭,保护我心灵纯净完整。
可谁能想到,保护我的这个人,他自身经历的苦难呢?
他曾说,希望我有天明白仰望星空的意思;我想,因为他,我渐渐在明白。 ----玖月晞
11、兵荒马乱,
北野突然掰过她汗湿的脸,
四目相对,她潸然泪下。 ----玖月晞
12、只有一眼,但足够了,
因为,
爱,是藏不住的;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 ----玖月晞
13、六月,萋草丛生,
陈念望着火车窗外北野家的屋顶急速消失,两行泪如急雨下落。
那一天,
他们坐在高高的屋顶,她问:
——北野,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喜欢一个人,我想给她一个好的结局。
仅此而已。 ----玖月晞
14、只有天知道,我有多爱你。
是啊,藏不住的;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
眼神碰撞的那一刻,胶住了,是告别,又不像告别。两个孩子,眼神死死纠缠,是牵手、拥抱、甚至亲吻都不能企及的亲密;是近乎惨烈的坚持。
他们在混乱的人影里认定彼此,透过朦胧的泪,那眼神如此依恋,如此悲痛,却又如此充满感激。 ----玖月晞
15、北望今心;陈年不移。 ----玖月晞
16、——北野,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喜欢一个人,我想给她一个好的结局。
仅此而已。 ----玖月晞
17、而你呢,你有没有为一个人,拼了命地去努力过?
……
有啊。
但好像,迟了。
郑易看着她的白裙子彻底消失,再也不见;他低下头,拿手遮住湿润的眼睛。 ----玖月晞
19、我们都在找,有时候走歪,有时候回来。 ----玖月晞
20、人影交错,陈念突然看向北野,北野也正在一刹那间看向陈念。
只有天知道,我有多爱你。
是啊,藏不住的;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
眼神碰撞的那一刻,胶住了,是告别,又不像告别。两个孩子,眼神死死纠缠,是牵手、拥抱、甚至亲吻都不能企及的亲密,是近乎惨烈的坚持。
他们在混乱的人影里认定彼此,透过朦胧的泪,那眼神如此依恋,如此悲痛,却又如此充满感激。 ----玖月晞
21、他们还是小小的少年啊,会害怕惶恐,但也会咬牙死撑,像野地里无人照料的荒草,拼了命去生长。 ----玖月晞
22、北望今心,陈年不移。南望北野,经久不徙。 ----玖月晞
23、并肩同坐的日子,只是暂时。谁都清楚,分别在即。 ----玖月晞
24、清晨尚有安宁的假象,因为人类尚未苏醒。 ----玖月晞
25、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契约与生存关系?。
他们在同一个梯子上,要么一起坠落要么一方割断绳索。他的心愿是为她排除一切阻碍让她毫无瑕疵地离开,于是她毅然决然按他所铺的路往上爬?坠落的那个,存活的那个,谁更痛苦?
是这种关系吗?。 ----玖月晞
26、共生关系,指两种生物互利生活在一起,缺失彼此,生活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死亡。 ----玖月晞
27、所谓努力,所谓奋斗,说白了只是为逃离眼下所在的困境。 ----玖月晞
28、有一些情感和距离没关系,和时间也没关系。 ----玖月晞
29、郑易再次意识到,他和她之间有一种外人永远无法参透的相处模式。
北野一直没有正眼看她,她也没有。
他们像两条平行线,各自悲欢,与尔无关。 ----玖月晞
30、刑法学老师说,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格特点具有假象性,即使犯相同的罪,其主观认识与成年人也存在差距,很多甚至并未形成真正的犯罪人格。正因可塑,所以教育与挽救,能把他们拉回来;严击与重罚,能把他们推出去。对社会危害更大。可是,被害者呢。郑易扶住额头,刚才连他也失控,何况受害者。不罚,罪如何恕?受害人的愤与恨如何抚平。“更何况,不排除有些孩子能改,有些改不了。那些改不了的就该……”“谁判断他是否改,真心还是假意。谁判断?你,我,还是领导?如果以人的标准来判断,你我都不会做这行,因为那会有更多的绝望。” ----玖月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