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前的几千年,北方一直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是主流文化的基地。五代时期,南北文化分向发展,然后文化中心转移到南方。五代之前,中国的人才多出自北方;五代之后,中国的人才多出自南方。唐代的文学家基本上都是北方人,如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孟浩然、王维、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北方人。五代之后到了宋代,诗文的名人又几乎都是南方人了,如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曾孔、苏洵、苏轼、苏辙、陈师道、秦观、范仲淹,刘永等。唐代和宋代之间隔了一个五代,变化就如此之大。最明显的例子,“唐宋八大家”,唐二家全是北方人,宋六家全是南方人。 ----陈传席《西山论道集》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⑽。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三》
●【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相知尽白首,清景复追游。 ----刘禹锡《新秋对月寄乐天》
●他叫元稹,和他的朋友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一样,他们是那个时代的骄傲,科举考试的成功者,显赫时,影响着国家;落魄时,又写点东西,一不小心就影响了后世。 ----阿杰《千古悼亡犹费词》
●漠漠复霭霭,半晴将半阴。春来自何处,无迹日以深。
韶嫩冰后木,轻盈烟际林。藤生欲有托,柳弱不自任。
花意已含蓄,鸟言尚沉吟。期君当此时,与我恣追寻。
翻愁烂熳后,春暮却伤心。 ----刘禹锡《洛中早春赠乐天》
●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 子莫颜回)
过小川,无桥木,橹速、帆快送美人,君须自顾。
(郭小川,胡乔木,鲁肃、樊哙宋美龄 君须子固)
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
上舟望,离台摆,橹速帆快浪太急
(商纣王,李太白,鲁肃樊哙皇太极)
●一别旧游尽,相逢俱涕零。
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
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 ----刘禹锡《赠乐天》
●犹胜独居荒草院,蝉声听尽到寒螀。 ----刘禹锡
●及近代学者研究之结果显示出《源氏物语》一书中所引用的汉文书籍有:《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晋书》《庄子》《管子》《昭明文选》《白氏文集》《元稹诗集》《刘禹锡诗集》《西京杂记》《述异记》《游仙窟》等多种。 ----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刘禹锡
●有刘禹锡的”秋天的美“,有季羡林的”荷花美“,有川端康成的”花无眠之美“等等。 这些对于当下的浮躁,小气,盲目,刻薄是最好的批评和教育。生活从来就是这样,可是为什么别人可以看到更多的美。 ----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我姓刘,刘禹锡的刘,刘著的刘,刘年的刘,可是在文人面前,我只能充当个流氓…
●一政政官轧轧,一年年老駸駸。
身外名何足算,别来诗且同吟。 ----刘禹锡《再赠乐天》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余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
●水。至清,尽美。从一勺,至千里。利人利物,时行时止。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刘禹锡《叹水别白二十二》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
宫徵不独运,埙篪自相寻。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沉。
吟君洛中作,精绝百炼金。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
微之从东来,威凤鸣归林。羡君先相见,一豁平生心。 ----刘禹锡《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五》
●数间茅屋閒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八》
●阅曲定知能自适,举杯应叹不同倾。
终朝相忆终年别,对景临风无限情。 ----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
●叁中唐云
颜真卿:热血铸真卿
张继:夜泊枫桥畔
钱起:曲终人不见
李季兰:相思渺无畔
韦应物:今年学种瓜
孟郊:久病蚌成珠
贾岛:僧敲月下门
韩愈:贤者唱古声
薛涛:妾住浣花溪
柳宗元:独钓寒江雪
刘禹锡:应不向秋悲
白居易:千里故人心
李贺:何当金络脑
杜秋娘:莫惜金缕衣 ----金鑫《长安大道连狭斜》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刘禹锡《泰娘歌》
●离堂未暗排红烛,别曲含凄飏晚风。
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 ----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秋风引》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刘禹锡《酬乐天闻新蝉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