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那回。令读者惊讶地发现,一向温婉贤淑,罕言寡语的宝姐姐也有口齿锋芒,令人招架不住的一面!不得不赞叹曹公高超的人物塑造能力!每每读至此,就不禁想起那些不明就里的人,在心里冷笑了起来。今儿闲来无事,替宝姑娘以及表面柔弱内心刚强的姑娘们想了段潜台词,写来博君一笑。“别以为姑娘我是个锯了嘴的葫芦,“戳一针也不知哎呦一声“的二木头,任你们取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讥我一句,我讽你三篇!”。
●鸱夷后那个清闲?谁爱雨笠烟蓑,七里严湍。除却巢由,更无人到,颍水箕山。
叹落日孤鸠往还,笑桃源洞口谁关?试问刘郎,几度花开,几度花残?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阿鲁威《双调·蟾宫曲·怀古》
●曹公痴梦不寻常,更有痴儿入梦乡。
此梦绵绵何日尽?除非地老与天荒。 ----胡楠《梦续红楼》
●"究竟是佐董卓篡汉还是扶王允兴汉,他不知道;究竟是夺曹公兖州以取中原,还是占刘备徐州以行割据,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安居袁氏兄弟麾下做个名将,还是收复张邈、张杨,成为一代霸主,他还是不知道。吕布来中原这几年来,仗是打了不少,却没有一个明确目标,抓到什么就是什么。他忽而是忠臣,忽而是逆臣,忽而是名将,忽而又是军阀——这种缺少定见的人,空有匹夫之勇和西凉大众,没有半点信念与规划。才是真正的软弱!" ----马伯庸《三国机密》
●诸葛亮(唱)
说什么汉祚历传数将终
忠臣义士遍寰中
说什么天下半壁归曹公
四海狼烟烽火红
说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
俊杰岂能事奸雄 ----《赤壁》
●可越是风光,荀彧发觉离自己的理想越遥远。一门心思的隔绝汉室,一门心思的告诫雒阳系不要与曹公对抗,看似是出自爱护之心,可荀彧忽然发觉自己的所作所为,非但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名臣所为,反与史书中那些权奸越发相似。 ----马伯庸《三国机密》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阿鲁威《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韩遂部卒多有不识操者,出阵观看。操高叫曰:“如诸君欲观曹公耶?吾亦犹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谋耳。” ----罗贯中《三国演义》
●可荀彧没有选择,他只能把不安禁锢起来,埋首于案牍之间,不去细想自己这份忠诚究竟几分向着曹公,几分向着汉室。 ----马伯庸《三国机密》
●黛玉自有黛玉的美,宝钗自有宝钗的美,不知世人为何非要分个高低,曹公自是两者都爱,我虽偏爱黛玉,也自知宝钗的通情达理,在那个时代已属不易。黛玉并非不会和宝钗那般讨巧,迎合世人,她懂的人情世故也一点不比宝钗少,只是不愿,只是她更喜欢自己这般真实的模样,也许再别人看来她是清高傲世,可她本身就是一尘不染。也正是她这般的不凡而又真实,才令宝玉最听、最让、最怜、最爱。宝玉或许也知道,只有这个林妹妹才是和他一个世界的人,可以当知心人对待,所以也只有这个林妹妹他愿意去哄去疼惜。说到底黛玉不过是敢做自己,而宝钗是想做大家都喜欢的人,别人越说黛玉不好,就越是曹公要表现的她的好,也正是她的真性情。反其道,便她是对封建世俗的不顺从,不低头。只可惜红颜薄命。懂,遂爱。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
“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罗贯中《评价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