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大山大水固然好看,寻常小巷里的小趣味其实最得我心。 ----欧阳应霁《寻常放荡》
●然后某一天他突然告诉我要到外头念书,才十二三岁的他独自上路连根拔起,告别分手的场面自然老套实在经典,分别给对方写了不知什么一大堆,然后竟然都哭了——然后淡出淡入,车从高速公路拐弯转入室内,缓缓抵达今天的目的地。该下车伸舒一下手脚了,他说。我依然在车厢内,伸一个懒腰,转头刚巧看到古老建筑头顶一片天,刚巧有云跑过。 ----欧阳应霁《寻常放荡》
●旅行,其实是一种回忆。
用不着自以为是历经沧桑,
风尘仆仆其实对皮肤不好。 ----欧阳应霁《寻常放荡》
●刻意转弯抹角徒步走很多路,希望在那些新旧建筑夹杂的街巷里,看出自己的新故事,还格外努力地钻画廊博物馆,企图东鳞西爪地掌握一点什么... ----欧阳应霁《寻常放荡》
●淡季出游,其实看得到生活中的更多细节。 ----欧阳应霁《寻常放荡》
●我倒觉得一切都有冥冥安排,有玩乐的机会就必定要加倍工作,有美食当前就要冒着发胖的危险,有俊男美女做男友女友就有随时被狠狠抛弃的可能。很多时候决定权、选择权其实在自己收礼,就看你如何去走出第一步。 ----欧阳应霁《寻常放荡》
●游人有游人的主观愿望,看的,听的,吃的,其实也是自己对当地环境的一种感觉一种反应。面前一个安安静静放在文化中心展览厅里巧夺天工的乾隆御制陶瓷器皿,说不定曾几何时也在香港艺术馆展出过,但此时此刻,在这个叫人又羡又妒的文化中心的漂亮空间里,你会看得格外赏心悦目。 ----欧阳应霁《寻常放荡》
●外头的昏热和混乱暂且放下,更不要谈政治经济民生疾苦。 ----欧阳应霁《寻常放荡》
●儿时外祖母常常会做马铃薯croquettes,待凉了的薯泥用手捏成椭圆状,当中放进咖喱洋葱肉末馅料,包好沾上面包屑,猛火油炸。这大抵是长辈们勾留日本时吃到的洋风炸物,馅料分明又有南洋风味,但源头却是纯粹的欧洲式。一口咬下去,百般回忆滋味。 ----欧阳应霁《半饱》
●对于标准的旅游观光胜地,不知怎的我总是政治错误地抗拒。 ----欧阳应霁《寻常放荡》
●然后(老夫妇)一字排开,提起相机轻轻一按——他也一个箭步走前轻轻一按,在某个角落的我也一按——原来行旅当中已经鲜有在风景中找个位置为自己的到此一游留念,倒是热衷起拍下别人的人事回忆。倒不是自封摄影家要捕捉什么时代洪流光影变幻,只是你拍他我拍你,提起相机像呼吸一样记录日常,日后在自家缺席的照片中来回游荡,然后记起,某天我站在某处。 ----欧阳应霁《寻常放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