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没有结果的爱情
我也依然喜欢着你
即使只有一句话也好
我的强颜欢笑
你并没有注意到
即使是微弱的光芒也好
我也想要相信
一如既往乏味的回复
明明知道会伤害到你
却无计可施
这无法拉进的距离令人着急
你不要一直想着其他人
一边用那样的眼神
●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什么都别错过 ----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每天的日常生活,若没有激情来驱动,就十分平淡乏味;而如果有激情,又很快会变得痛苦。只有那些思想禀赋超群的人才是幸运的,他们的智力超出了意识欲望所需,能够在日常生活之外,同时享有精神的生活,没有痛苦且妙趣横生。享有精神生活,只依靠闲暇(意即,当智力无需由意识欲念来驱使的时候)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真正充足的力量,摆脱意识欲念的拘囿,才有资格从事纯粹的精神活动。 ----叔本华
●你说你性格高傲,脾气暴躁,生活乏味,那都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那个可以令你收敛一切奋不顾身去爱的人。
●舌尖上的中国: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
曾有学者推论,人类的历史都是在嗅着盐的味道前行。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
●再怎么化解乏味,他仍然深藏于我们心底。一个人马不停蹄的更换景点,最后说不定得出的结论是:旅行这件事本身就没意思。这时候,他所面临的就是一场更深刻的危机:不仅知道“现在没意思”,而且知道“继续寻找新鲜刺激也没意思”。但危机也蕴含了转机。到那个时候,就只好反观厌倦本身,就地寻找出口——那便是另一层修行了。 ----李松蔚《生活在别处》
●“即使不择手段,我也是不会让老师睡的。”
“那我就不择手段,也要让自己睡着。”
“看单调乏味的电视剧节目。”
“应该关紧正在滴水的水龙头。”
“校长亢长乏味的训话。”
“一直在耳边嗡嗡乱飞的蚊子。”
“一口气吞一瓶安眠药。”
“失业单身少子化老年生病无人照顾悲催死去拿不到退休金……对将来的不安。”
“我认输……” ----《绝望先生》
●在老师们的眼中
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上课睡觉
谈恋爱
旷课
找各种理由请假
上学拿手机
和同学打打闹闹
这些都是学生们不好的习惯
可是
不正是有了这些
学生时代才会充满乐趣,自由自在
不正是有了这些
才会在毕业几年以后,依然怀念起学生时代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每一天都活在乏味的学习之中
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在校园里的时光
请记得
无论在哪里
不论在何时
都要活的快乐
●杰作可以不受欢迎但它绝不是乏味的。
那么它们为什么这么少呢。它们之所以少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在思考的时候活在他们的身份和记忆里。 ----格特鲁德·斯泰因《什么是杰作以及它们为什么这么少》
●习惯了不好,习惯于我太乏味。
●除刺的玫瑰
安全又唯美
我踏实放在床头柜
醒来以后昏聩
脑袋非常疲惫
罪魁祸首是那香味
爱没有枯萎
只有点乏味
乏味撺掇着人出轨
我扛住了眼泪
也不去埋怨谁
拆穿未免让你太狼狈
对于你的谎话
我装糊涂
不想把你了解太清楚
如果爱一个人
注定是要受苦
这第一课进退维谷
对于你的谎话
我装糊涂
装糊涂是极难的艺术
雾里看花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稀里糊涂是我的包容
我的心真的觉得好堵
难道是我涵养还不够
想说不能说出口
压抑在我的心中
我装糊涂
装到某天真糊涂
对于你的谎话
我装糊涂
不想把你了解太清楚
如果爱一个人
注定是要受苦
这第一刻进退维谷 ----许嵩《装糊涂》
●我听过很多故事,有长的,有短的,有让人动情的,也有枯燥乏味的,这些年我经历了很多故事,想要一一说给你听。也许你会觉得故事不动人,但讲故事的人却哭了。我想你了······故事很长,很心酸。想听吗?
●做一件事情的本身也许并不乏味,我们只是对事情的未来看不到而深感枯燥。
●青年人忘情于诗句文字,内容平平也能够读出味道。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一[43]倾向就逐步减弱了。到了老年,人们转而偏向于散文了。因为这种文学倾向的缘故,青年人对现实的感觉、意识很容易就会受到削弱。这是因为文学有别于现实:在文学里,生活饶有趣味而又没有痛苦;但在现实中,生活要是没有痛苦的话,那就是乏味、不过瘾的,而一旦生活变得有趣、过瘾,那就不会没有痛苦。 ----叔本华《论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