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的神话竟是这么简单。原来能做到实事求是就是神话!原来能说老实话,能办老实事的人就是神! ----《遥远的救世主》
2、什么神话?不过是强力作用的杀富济贫,扒着井沿看一眼而已,不解决造血问题,谁敢拿着一个村子的农民去证明扒井沿儿看一眼的结果?那就不是错了,是罪。如果真理是人做出来的,那也不叫真理了,叫主义。 ----《遥远的救世主》
3、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归根到底一句话,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什么是客观规律,归根到底也是一句话: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格律诗事件并不在于它自身有多少能量,而在于它引爆了能量,在于它修改了竞争规则。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 技术、 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遥远的救世主》
4、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它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它与客观规律的距离远近。 ----《遥远的救世主》
5、“出国的人肯定得为居留权奋斗,我母亲连国籍都加入了。但是……这个我不说了,你把但是后面的东西说出来。“
“但是,你得到的,是人家德国人能够给一个中国人的东西,包括你在中国人面前的优越感。总有些东西是人家不能给你的,比如你永远是边缘人,你融入不了别人的主流社会。你不用表白,也不用提醒,人家错待不了你。警察是主流社会的标志,你在德国做不到,在中国就能做到,这是国籍和血统给你的权利,这就是祖国。”
“没有在国外呆过的人很难理解主流社会这个词对于一个普通公民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就生活在主流社会,他们不缺祖国,缺的只是一点钞票,所以不理解…… ----《遥远的救世主》
6、戴梦岩:“瞧你那穷酸样。”
叶子农:“谢谢,能让您获得优越感,这让我觉得我的穷酸也有了价值。”
原来,我们的快感、满足感、优越感是要从我比别人强里获取的,原来我们是这个活法。什么叫人各有志,突然你看见人不为财死,鸟不为食亡了,你傻眼了,不知道为什么活了。 ----《天幕红尘》
7、心动了吗? 恩,心动了。 然后呢? 等我彻底为他疯狂了,再在一起吧。 ----《柜子里的猫》
8、丁元英习惯地点上一支烟说:“王庙村家家有房子,有院子,有剩余劳力。咱们把转变观念这些不容易摸着的词都放到一边,一竿子到底。现在王庙村就差一样东西了,公司之所以敢在王庙村下决心,是相信王庙村有这样东西。”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问:啥东西?啥东西呀?
丁元英说:“不怕吃苦受累。” ----《遥远的救世主》
9、主流文化,当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文化。如果人的行为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无疑也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价值。当社会将道德价值全部锁定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时候,个人道德就没有价值空间了,既不利于鼓励强势对弱势的关注,也不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遥远的救世主》
10、别拿你的职业去拔高你个人的规格,让人轻看。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势,强焉在?一个"弱"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是魔是鬼都是个表述,本质是思维逻辑和价值观与普通人不同,所谓的地狱之门也无非是价值观冲突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如果你是觉者,我尊敬你,向你学习;如果你是魔鬼,我鉴别你,弃你而去。即便是价值观不同,就真有那么可怕吗? ----《遥远的救世主》
11、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
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
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遥远的救世主》
12、想干成点事就记住两句话,别把别人不当人了,别把自己太当人了。就这点规律而言,天下乌鸦一般黑。 ----《遥远的救世主》
13、那些真正努力的人,也许并没有这么勤奋,也不用过得那么痛苦,因为他们并不期待短期努力即刻就有巨大的回报。他们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以专注和热情持续地浇灌,以一种正确的,智慧的方式缓慢但平和地前进着,他们可以一边努力着一边享受着当下的生活.
14、谁也不曾了解我的阴暗面,谁都不能触碰到那样的我。 ----《柜子里的猫》
15、“以后咱要挣很多钱了,还靠这个干法吗?”
“有了好条件,大伙儿就会琢磨更好的干法,那是后话了。” ----《遥远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