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一直觉得,中秋,是最有人情味、最温馨、最自在的传统节日。没有春节的繁琐礼节与炫耀攀比,不必长时间的铺张忙碌,也少了亲朋好友询问调查式的压力。一桌家常饭,一席家常话,一日家人情,秋高气凉,自在情浓。
人生看似很长,一转眼便翻山越岭。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唯有珍惜身边的亲人,珍惜能够陪伴的时光。
2、伟大的女人,是水一样的女人。
如果你在低谷,我便涌来,温柔地围绕你,拥抱你,给你温暖;你在高处,我便退去,让你独自闪耀光芒。
而一个如水一样的女人,必定本身就是“光而不耀,静水流深”的。
所以我说,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女人,不仅成熟,眼底还会有光。
达芬奇说:“简单是最终极的复杂。”
越是经历得多的人,越喜欢收起自己的故事,等待一个有酒的夜晚,有故人踏着暗香而来,细细斟酌,慢慢品读。
而不是随便遇见一个人都要急不可耐地和盘托出,那也太没意思了……
3、说话直,跟情商低、没教养是两回事。嘴贱放稿子里是特色,放社交里就是傻逼。毕竟,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滴就泛滥的便宜事儿啊。对你好,不是让你蹬鼻子上脸的。你老实厚道,人家觉得你人傻可欺。你精明强干,人家觉得你心怀不轨。你插科打诨,人家觉得你没脸没皮。你不言不语,人家觉得你胆小怕事。你助人为乐,人家觉得你吃里扒外。你洁身自好,人家觉得你轻佻骄傲。最后你决定孤独终老了,人家还要说你冷酷无情。有时候,我宁可别人说我轻佻骄傲,说我冷酷无情,也不想做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老好人。对不起,我不想对你好了,毕竟,我连句谢谢也没落着啊!对你好,是我的优待,但不是我的义务。
4、重新认识你所经历的拒绝。与其把拒绝看作终结,不如把它视作机遇,并想想为什么。是你询问的对象不合适吗?是你还未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胜任新工作吗?时间会证明,拒绝其实是给了你潜在的等待、学习和尝试的机会。不以人的职位头衔去衡量Ta是否值得你尊敬,人与人之间的能力由很多因素决定,所以一定会有差别,但是人格上却是人人平等的。不戴着有色眼镜审视别人,心胸才会更加宽广,眼界也会更加开阔。人人都在为一些人生选择而焦虑操心——比如接受什么样的工作与职位。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明天是确定的。你需要的只是冷静地计划,然后朝着你认为对的方向勇敢的尝试。要知道,人生的选择本没有对错,所有的明天,都是前往明天的下一步。笑到最后的人,往往也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5、每到一个夜晚结束的时候,这座城市里有多少女人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望着身边早已熟睡甚至是鼾声如雷的男友或者丈夫,一瞬间身心疲惫。会突然间生出回家的欲望。虽然明白如今所谓的家,就是睡着的这张床,身边的这个男人,隔壁房里睡着的孩子。而依然可望另外那个家,自己想要回的那个家,早已经在岁月的涤荡中再也回不去的那个家,是无需每日早起一小时准备孩子的书包老公的领带的家。是无需每日晚睡一小时收拾孩子的可乐瓶老公的臭袜子的家。我突然很想跟很多男人说一句,看你的女人幸福还是不幸,便是要看你睡着后,你走后,她是否依然醒着,或者睡着,甚至流泪。这世间有多少夫妻,在长久地柴米之中已经早已经懒得沟通,因为知道永远无法沟通。最近的人,最远的心。(下见全文)
6、所谓成长,其实就是一个生命中的"你以为"不断崩塌的过程。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真相了。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不是你不行,而是你以为行。你以为可以一直赖在父亲的背上不长大,父亲却无法给你自始至终的关注。你以为老师是教书育人的伟大职业,学校是一视同仁的象牙塔。你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当年那些坐在教室后排的同学更能适应社会。因为他们早早地体会了阶层高下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自己拼尽全力后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些事不是光努力就够"的无力感,似乎比他人眼中的"你不行"来得更残酷吧。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只在朋友圈感叹诗和远方,却不真正远行。因为你会发现,即使到了远方,你也有可能只是在苟且。只不过是换个地方苟且而已。
7、如果你愿意仔仔细细追根求源,会发现几乎所有“传言”都是在你自说自话的基础上加工改造的。你说出的每一条信息,关于父母、配偶、子女、职业、朋友、上司,被碎片化解构然后重新排列组合,就是另外一个故事另外一个人。可怕的是,这还不算造谣,这只是不同程度的信息重组,即便重组得走了样也依旧是你自己说的,关于你自己的事,大多数来源于你自己的嘴。甚至,很可能你的不关痛痒,就是别人的至关重要。 你自以为的幽默,很可能是口无遮拦;你自以为的“有趣”,很可能是轻率的逗比;你自以为的亲和,很可能是距离感差没有分寸。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个话题都要发挥,日积月累,效果很吓人。或许你不是情商低,你只是话太多。而大多数人用了两年学会说话,却用了一辈子都没学会闭嘴。
8、希望美好的生活会回报你每一个等待的日子,希望你每一个等待的日子都被爱情温柔相待。希望就算疲累,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依旧有爱下去的决心。
你不知道,你是那么的勇敢。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很多日子我们无法并肩,很多时候无法给你一个拥抱。而我和你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你帅,也不是因为你才华横溢前途光明。
而是你点亮了一盏灯,我靠近一看,那里就是我想去的地方。
感谢距离,让我想要柔弱的时候学会了坚强,让我犹豫的时候学会了信任,让我徘徊的时候学会了坚定。感谢时间,洗涤了人生路上的点点污迹,留下的都是流光溢彩的纯真。感谢争吵让我无比确定,就算是吵架,那个人也一定要是你。
最后感谢你,感谢我们为爱而爱,为情而守。惟愿你我从此以后,虎口脱险,不系之舟。
9、常有二十出头的小姑娘问我,特别想去大城市开开眼界,感觉自己真的好不甘心回到家乡,可是我父母一直讲女孩子不要那么累、冒不起险,最终还是要嫁人过平稳生活…
我回复她:我不关心你父母怎么想,我关心的是,对于你父母的话,你自己怎么看呢?
她说,我觉得父母毕竟是过来人,他们讲的话也许还是有道理,所以我很犹豫…
我压根不想做任何回复了。因为这姑娘可能真的不适合去大城市冒险,因为连开始的勇气都没有。讲什么想看世界,完全是叶公好龙而已。
去大城市闯荡还是在小城市闯荡,去大城市骗钱还是在小城市安逸,没有好坏,都是个性选择使然。但前提是,作为一个活着的人,你得能由心而选。否则你就是个废柴。
“独立生活”,可能比上所名校更重要...
10、蜡笔小新他爸爸就像生活中的“大多数”,三十年的房贷、挨不完的暴揍、加不完的晚班……日子过得苦兮兮。然而,这老大叔成天就知傻笑,坦然得很。工作不顺,他就想想身边老婆儿子,想想今晚看场球赛。心情不爽,只要手边有杯冰啤酒,烦恼就咕咚咕咚灌下去。现在回想,小新爸爸那种 “生命要浪费在美好事物上”的人生哲学,他玩儿得很溜。
对咱“大多数”而言,或许平庸才是生活常态。如果仅因所谓的“优秀”、“成功”,逼着自己飚速前行不管不顾,抛却琐碎日子里所有静候和热爱——那压根不算上进,而是无谓之较劲。有时候,不怕真穷,只怕伪忙。不怕效率低,就怕动脑懒。抱怨“越努力,越焦虑”的你——不如缓缓。越是渴望摆脱焦虑的你,越要学会与焦虑共存。你我的焦虑,祝 刚刚好。
11、我曾经质疑过人性的残酷,却发现这质疑是如此无力,那些年遇见无数坏人,他们给我多少委屈,多少眼泪,令我下无数遍“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的决心,却也让我看清楚,努力是唯一解脱的方式。
一个人,唯有强大,才有选择的权利,才有被重视的资格,才会做出最有力、最有尊严的反击,否则无论你逃离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会发现那里的坏人特别多。
这生活中有那么多我们看起来春风得意的人,我们常常以为这是幸运,可没有人知道他们用四年还是十年来打磨弱小的自己,变成如今这光彩的一个人。
我想了很久该如何回复这些刚进入社会并且迷茫的小姑娘,最后还是删掉了之前写下的长篇大论,只留下这样一句话:“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这几个字缺乏温情,看起来冰冷,却是生存的至大道理。
12、职场,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再因为你付出了多少辛苦,而自我感动了,你要多花那么多力气去做一件事,只能说明你实力还不够。
弱者才喜欢用苦劳说话,强者只会用业绩说话,用作品说话。
其实,很多时候你的委屈,都源于你把自己想得太重要。
也许你觉得自己特别悲惨,别人特别爽,只是因为你屏蔽了别人努力和辛酸的那一面。
每个位置都有苦逼的部分。只是牛逼的人,不会沉溺于委屈,而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职场不相信什么眼泪。别哭了,要哭回家哭。更酷的姿态是,把所有的委屈咽回去,变成我们的斗志。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让我们更强大”。
13、这人间,远远没有我们的想象中的美好和澄澈;但是,也远远没有他们口述中那样的不堪与肮脏吧?上帝给了属于你的眼睛和耳朵,你又为何偏偏要借用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来看这个世界呢?希望你在抱怨之余,还尚有一颗不甘的心,和一双想动的手。我们都是一无所有的人,我们都是一群无路可退的人。没有背景,没有潜规则,没有先天的优势,甚至略带残缺,看别人都是轻松地漫步,但我们每每往前迈一步都像是在攀岩。就像那句曾今风靡一时的话一样:我们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了全力了啊!而底层的“群众们”会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同处底层,大家都会选择抱怨。不同的是:之后是继续堕于酒精和赌局,还是咬着牙,继续努力将手头的事情干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就怕活着活着,就活成了一种犬儒的样子。
14、曾多次问自己,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未来想要的?什么才是真正的稳定?一份有编制,旱涝保收的工作,能解决很多后顾之忧,同时带有很多隐性福利的户口,还是一个写着自己名字的房产证?
我想要的稳定,不是户口、房子、车子。不在意他富甲一方,还是家徒四壁,只要彼此与努力为伴,终会赢得一个未来。
我想要的稳定,不在别处,在眼前。不是未来,是现在。是独立思考、坚定不移、有条不紊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提升自己,稳定成长。
尽管前途艰难,而我已在路上。
15、我爱看奥运会,但是每次看到中国队惜败的时候都是一种精神折磨,旁边拿铜牌的老外喜不自胜,可是再看看拿了银牌的中国运动员,一定正在痛哭流涕,把头埋得低低,回国后,贵宾接待高额奖励都泡汤了,没准还得受罚。
我至今仍记得当年汉城奥运会李宁意外从吊环上摔下来,回国时只能走一条偏僻通道的黯然落寞。
当竞技运动和体制牢牢绑在一起,运动的唯一意义就变成了获得金牌,获得金牌,获得金牌。在中国运动员的心中,原本快乐的体育是一件“向死而生”的事情,夹杂其中的全是苦痛挣扎。
别再让我们的下一代活在金牌绑架里,请告诉他,宝贝,不要去管别人考了多少分,拿了多少名,全力以赴的人,就是最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