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长华禅茶武践行生活第4篇)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多用来鼓励人要有斗争勇气,不宜太老实;也用来表示自己不能让人欺侮。人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以舍的心态去存好心、行好事、做好人,但也不得不记住要提醒自己善有善的度。不可因善麻木了对方以为理所应得,适当的还击可以铸就对方得到致命的一击。在做事的过程中一切对手都是真老虎,但也要告诫自己:一旦鼓起勇气抗争时,一切对手也不过是个纸老虎。最终还是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注意阴阳的平衡,太极的理论,一切法皆没有一味去顺从,度的把握尺度很重要。
●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会饮尽红尘最后一盏茶汤,出离三千世界,换一世平宁。是迷途知返,是禅定了悟,已不重要。此后寒山石径,乘白驹而行,饮下千江之水,将禅茶品到云淡风轻。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时光越老,人心越淡,独坐一偶,手捧书卷,禅茶一味,心留余香,静守一窗岁月,捡拾,时光深处的花开雨落,将这一路的寂寞与欢愉,放逐于八月的流年。
●(邵长华禅茶武践行生活第11篇)豪气还需底气足,是鲲才能化大鹏。往往我们说跟什么人混在一起就成就什么人,想成为什么人就加入什么平台。但是往往忘记了真正的能力是看你能够吸引到多少人,影响到多少人,感染到多少人,说直白了就是你的体现价值。一个人跟在有能力的人一起,跟在有能力的平台在一块,如果自己仅仅是个泥鳅,那么永远也是一种拖累。故如果说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宽,只渡有缘之人语气太温柔的话,那么豪气还需底气足,是鲲才能化大鹏不妨是一个很坚定的自我鉴定的语句。
●(邵长华禅茶武践行生活第9篇)文化如何传承与创新。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是文化得到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邵长华禅茶武践行生活第8篇)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武术金牌不仅中国人得,别国选手都要得,武术进奥运才能有望,为进奥运重要因素之一,假设场场比赛都自己人拿金牌,一次两次,谁还陪你玩?谁都不陪玩了还真没走向世界。人与人亦是如此,只有付出、给与才会换得大爱的回馈;有好处自己拿,江山自己稳坐,那么必然导致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局面。那么简单来说一个领域都霸占为己有,那么会出现两个局面:一他不陪你玩了,二他把你干掉。事实证明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个人好,内心会是极度的孤独,因为永远你得不到可以共享、分享快乐的机会。
●最好不过江南雨下,有你梦里花凉知心画。初时难料,入倾此覆。
最好不过青阶转巷,绕你玲珑心窍音回廊。再见窈窕,轻姿红舞。
最好不过庙宇楼台,留你呢喃夙愿闻何奈。又是小爱,禅茶微苦。
最好不过长柳湖畔,看你水眸倾芳折枝羡。独留青花,似曾相故。
最好不过繁街旧道,听你软语生香胭脂笑。涩与比兰,回环断处。
最好不过小桥人家,换你几世春秋话桑麻。心若牵栖,相对白庐。
最好不过山回路转,守你行停又复去彼川。不尽天涯,不知远路。
最好不过夜里风凉,散你青丝墨发眉间怅。半壶温酒,醉解浮屠。
●这一生
吃过酸甜苦辣
种过麦豆桑麻
这一生
舞过琴棋书画
品过诗酒禅茶
这一生
度过春冬秋夏
赏过雪月风花
●(邵长华禅茶武践行生活第10篇)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既是走正道合法的路,不爱你的你就不要爱了,爱你而你不爱的也不要去暧昧,如果别人无心于你,学会放手。和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和无情无义之人割袍断义。结交与自己有利的朋友,那些不仁义的酒肉朋友不要交,会害了你,寻找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平静内心的世界,不要好赌好色好酒好毒,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该给人方便的时候给人方便,不搬弄是非,说别人的不好或者别人的私事。
●共饮禅茶诗酒,同赏日月春秋。
静听夜语鸟啾,细品意蜜情柔。
漫看云卷风流,闲等你我白头
●坐看庭前花,
闲来品禅茶。
婉约成世味,
清风自成家。 ----陈祥炎《江城十首-其十》
●品一盏茶,洗去尘埃,洗去世间的虚情假意,然后,在一盏禅茶时间里,获得清欢。我等你,与我共一场禅茶之约。你若来,我定与你听雪品茗,谈世情、聊古今,共度清宁时光。
●(邵长华禅茶武践行生活第1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故君子要在根本上好好努力,根基稳固了,人生正途就会随之展现开来。那么武学的生活以德修人、以文保武、以武养文、文武并进,方可德才兼备。成就无我、无所不能、无所可能、无不无可能。
●(邵长华禅茶武践行生活第12篇)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读书志在圣贤,最终却成了书呆子,百无一用,或成了废人,或惹人厌恶。事与愿违之因在人情事理不同。不通情理,读书何益?人情事理者,未必著于书,未必讲于塾,父母未必知,君长未必识。然人间烟火一刻所不能离也。古往今来,人情事理大学问。
●嫩绿的叶
经猛火的炙烤
青涩的味
经百般的搓揉
更密实而紧致
浓缩的清香
经得起经年累月
在沸水中舒展
无惧煎煮
在滚烫中溢香
无畏泡浴
舒展却不膨胀
香醇而不冲鼻
苦后余香
香过舍甜
甜过怡神
回味绵长
禅茶一理
君子如茶
一浮一沉间的从容
拿起放下间的优雅
真正的魅力不在张扬
而在内敛
真正的强大不在膨胀
而在舒展
真正的功德不在夸耀
而在静默
吃得苦才有甜
有了德留得香
做人做到茶的境界
才有芳名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