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经典的董桥经典名句
日期:2017-12-01 作者:董桥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最经典的董桥经典名句

  1、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话旧。 ----《青玉案》

  2、早上九点多钟进城路上金金银银的阳光渐渐褪色了,天上是一片淡淡的水墨。风很冷,公园里苍老的古树窸窸窣窣诉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兴亡。有鸟语。有花香。我坐在长凳上翻一堆图书馆里影印的资料。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冷。云破处,天上透出几道午后日头的微光。上午在附近小书店认识的一位英国老先生也出来散步。他的风衣跟他脸上的皱纹一样皱。酒馆里的啤酒染红了他的大鼻子。 ----《旧时月色》

  3、一九六四年年底我在越南西贡渡假期间追读〇〇七小说《Dr No》,天天睡了午觉洗了澡在花园里白兰树下一边吃下午茶一边细细观赏这位英国作家的文采,围墙外偶尔传来零星的车声人语,太阳斜斜拉长杨桃树影的时候,邻家隐然想起查尔斯的钢琴声,起先是轻灵的小调,继而是错杂的旋律,等到紫红色的光影洒满花园,琴键上忽然掀起风雨掀起海啸掀起少年维特的不平。小说是他借给我看的,他说Richmond Road有点像我们住的这条街,只是茉莉花的香气换了晚香玉的夜韵。 ----《今朝风日好》

  4、我是旧派的人:窗竹摇影、野泉滴砚的少年光景挥之不去,计算机键盘敲打文学的时代来了,心中向往的竟还是青帘沽酒、红日赏花的幽情。我从来享受 ----《从前》

  5、倒过来说,女人看书也会有这些感情上的区分:字典、参考书是丈夫,应该可以陪一辈子;诗歌小说不是婚外关系就是初恋心情,又紧张又迷惘;学术著作是中年男人婆婆妈妈,过分周到,临走还要殷勤半天怕你说他不够体贴;政治评论、时事杂文正是外国酒店房间里的一场春梦,旅行完了也就完了。 ----《品味历程》

  6、黑白半生像,神情宁静像一潭湖光,眉眼是柳影,鼻子是远山,嘴唇是落英,明朗的天庭柔秀的下巴是早春湖滨的天荒地老,头发浓浓荡着波纹,微微右侧的脸隐隐透着一角发髻。 ----《云姑》

  7、青涩的岁月常常是一生人最缅念的岁月。未必都是密树浓荫、远山含翠的金粉记忆;也许是一个看云的心愿在严师的书斋里破灭,也许是一次黄昏的约会在听雨的残荷边落空,几十年后对着飘霜的两鬓细细回想,心中尘封的懊恨一瞬间竟给冉冉飘起的暖意盖掉了。 ----《从前》

  8、第一天到英国广播电台上班拜识了另一位前辈桑简流先生,一见面想起他的《西游散墨》,写旧闻写新事写得那么自在。桑先生那时候五十出头,头髮花白,一脸「五四」,抽烟斗,抽雪茄,西式便装穿得很潇洒,很雅緻,像英国学院里的文学教授。说话声音苍老,圆,国语标准极了,英语正统极了,都说得很慢,字字清楚,短波广播练出来的。 ----《夜望》

  9、书商老朋友威尔逊经手买卖的三两部他愿意照来价匀给我,我观赏半天,思量半天,忍痛放弃,惨若失恋! ----《今朝风日好》

  10、我是个村郎,只合守篷窗、茅屋、梅花帐。 ----《旧时明月》

  11、从小读周作人,读俞平伯,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两位长衫人物的袖里清芬,尽管都吹过欧风,淋过美雨,无恙的依旧是那一盏苦茶,那一株古槐,朱丝栏间浮动的墨影永远是三味书屋和春在堂的疏影。说颓废,那是最后一代文化贵族的颓废;说闲散,那倒不是秦淮梦醒灯火阑珊的闲散:是钟鼎胸襟供养温山软水的脱俗。周作人给俞平伯的信有一封说:「陶渊明说读书不求甚解,他本来大约是说不求很懂,我想可以改变一点意义来提倡它,盖欲甚解便多故意穿凿,反失却原来浅显之意了」。这是知堂一生盘桓心头的偏爱,做人为文从来不屑穿凿,不屑甚解。 ----《记得》

  12、那天他心情好,带我钻进楼上书库看丘吉尔的一幅小油画,画书桌上的瓶花笔筒笔架镇纸和三叠乱书,玻璃窗外浓绿的树影里飘散的几道金光尤其生动。 ----《今朝风日好》

  13、原是黑白照片,四十年代伦敦一家照像馆给她染了彩色,浅浅的,水水的,放大放了好几倍还清楚得很,葛先生说是战前伦敦著名摄影家的杰作。一袭小凤仙玲珑装扮,满身花卉清贵得要命,衣领高高烘托着一张清素的脸,五官端端秀秀,眼神慵慵媚媚,头髮鬆鬆绾在颈后隐隐飘着些微波。葛先生说她叫田平,爱尼里寓所叫“平庐”,她做主人。 ----《平庐旧事》

  14、读完丽人来信浮想翩跹,远念绵绵,我找出一张Gough Square故居照片寄给她,一九七五年隆冬我们一起去过,那天雨后风大路湿,在故居门外喝完纸杯奶茶我们进去取暖怀古,推门出来满街暮色,天上飘起散花细雪:三十二年前一阕《点绛唇》。 ----《绝色》

  15、认识蕊秋那年他们家还在台北,父亲是蒋老先生时代外交部老职员,多年跟随沈昌焕,听说乡下两代做纺织,从来家大业大,一九四八年退到台湾几代人不做事也撑得起金玉门楣。蕊秋父亲是法国老留学生,连独生女儿也送到巴黎母校读书。她读西洋艺术史,毕了业跟人合资在巴黎开画廊,我住伦敦那些年她常去英国卖画买画,忙完正事不忘约我陪她逛美术馆听音乐会。蒋经国上台不久她父亲母亲移民法国到巴黎郊区买宅子做寓公。那期间,蕊秋跟一个台湾留学生结了婚又离了婚,那个小伙子听说伙同几个奸商骗掉她一大笔美金。 ----《橄榄香》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经典的董桥经典名句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