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关系中,不应成为单方的究责,以及另一方的“理所当然”。如果父母曾经因为爱孩子的方式教育有缺憾,不等同他们的爱全错,更不代表当他们低头忏泪时,孩子有权利指责他们,然后转身一走,不一起面对自己人生的挑战。
要反省的,岂止是父母。 ----陈文茜《树,不在了》
●五月天成团之前,阿信待过地下乐团,他提到当时我帮他站台的点滴,而同团马莎的妈妈在我访问阿信前,则告诉我儿子加入“五月天”的往事。“他们在学校时那么相信自己,兴奋地唱着、演奏着……而每次我离开,想着他们可能空白的未来,转身回家的路上,总是流着泪……”周杰伦是我们访问的几位天王中,最“紧张”的来宾。他觉得自己该回台湾鼓励失落年轻人,因为自己也曾无路可走,可他又不知道、不确定我会问他什么。那一夜我穿着皮裤、戴上深色方形墨镜,周杰伦有点“相信我”又有点“手足无措”。上台前我们简短聊了天,当我告诉他一位杰伦迷留言“你陪我长大,我们陪你唱到老”时,他立刻稚气地乐起来……一个人会长时间“成功”,大概就是他始终未忘“初心”,始终“战战兢兢”…… ----陈文茜《我相信失败》
●每一首苍老的故事,总是写在狂风暴雨吹打后;每一首叹息的诗句,总是出现于从明知其危险却无心改变的愚蠢后。 ----陈文茜《树,不在了》
●所以,青春无关年龄,有关恐惧和计算,有关安逸与逃避。因此若你才二十,已没有了幻想,你的人生其实已经没有了青春。若你已六十,你仍在创新,仍想改变拥抱新的生活方式,你还“青春”!我常常看到“不快乐的年轻人”,心疼也心憾。青春多么珍贵,一去不复返。对我而言,“最贫穷”的青春,莫过于怠慢。怠慢拥有人生最美的青春,怠慢可以闯荡天涯的机会。
或许此刻“青春”的你正接收生命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贫穷、焦虑、怨仇和哀伤,但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生命的过程本来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甚至珍惜那激越绚烂的快感。 ----陈文茜《我相信失败》
●什么是青春?二十到三十?十五到二十五?二十至四十?依照日本文学家三岛由纪夫的定义:青春就是未得到某种东西的心理状态,于是形成渴望,形成憧憬,形成可能性。尽管眼前埋伏广袤的原野和恐惧,尽管还一无所有,但在幻想中,却感觉自己拥有一切。
所以,青春无关年龄,有关恐惧和计算,有关安逸与逃避。因此若你才二十,已没有了幻想,你的人生其实已经没有了青春。若你已六十,你仍在创新,仍想改变拥抱新的生活方式,你还“青春”!我常常看到“不快乐的年轻人”,心疼也心憾。青春多么珍贵,一去不复返。对我而言,“最贫穷”的青春,莫过于怠慢。怠慢拥有人生最美的青春,怠慢可以闯荡天涯的机会。 ----陈文茜《成功不过是很差劲的老师,我更相信失败》
●如果再见不能红著脸,最好还能红著眼 - 陈文茜
不能红著眼 ,起码还能笑著脸 - 谁
好,就到此为止
●愿你永远青春,愿我永远不老 ----陈文茜
●人生说起来长,但知道一个岁月回头看,许多事件仅是仓促的。一段一段拼凑一起,合成了人生。苦难当头时,当下不免觉得是折磨;回头看,也不够是一段短短的人生旅程。 ----陈文茜《文茜的百年驿站》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多是负担,少不见得是不足,有时候「多」,反而是另一种失去;「少」,反让生活多了些余闲。 ----陈文茜
●罗曼·罗兰有句惊人名言: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就死了”!因为人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的,把以前年轻时代曾经说过的,曾经做过的,曾经想过的,曾经喜欢的,一天天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还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荒腔走板。 ----陈文茜《我相信失败》
●如果仰天长望,月光有时会铺成一条路,带着我们去见人生中最思念的人。昨夜,月光明亮,现在的我有如当年的你,也是了然一身;亲爱的外婆,在你一百零二岁生日那一天,你我可以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共同想上天许愿,让月光铺成一条路,我发狂地奔向你,紧紧地再次拥抱你吗? ----陈文茜《文茜的百年驿站》
●生命是一册绘本,它成为甚么色彩,画笔在自己手中 ----陈文茜《我害怕成功》
●生命未必是一部故事结构完整的大片:多半的人生都只是一连串孤立又零碎的片刻串联;但你可以靠着回忆和幻想,让许多意义浮现。走错了路,回头就好;爱错了人,轻笑自己一声,放手。许多事情只是一段路而已,不要把悔恨弄得比经过还长。把自己的人生纸片,当部好看的喜剧大片来拍;你是导演,你也是编剧,你更是Leading Actress(女主角)。 ----陈文茜
●如果,我们不足够爱自己,不能正视自己,不够了解自己,不能宽容自己,不能坦诚地接纳自己人性的卑微,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真的快乐。 ----陈文茜《为何没有教过我们如何快乐?》
●当我觉得为了权力或生存已不忠于自己的心时,千万不要逃,不要投向,无需躲避。该来的,让它来;该离去时,勇敢的离去;人生不用拖泥带水。 ----陈文茜《文茜的百年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