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明日她想要什么,她想要容垣,即便他将她锁在深山,她还是想要他。若他没死,于她而言不过一个负心人,三年、五年、七年,总有一天能够忘怀,可人人都说他死了,留下一团又一团迷雾,而芷死亡之后,最后的决裂化作梦幻泡影,连那些刻意说来让彼此难受的狠心话都失了怨毒带了哀伤,就像回忆一棵被砍伐的树,只记得它黄叶满枝的璀璨胜景,拒绝想起冬日里枯萎的颓败模样。可越是害怕越不能害怕,因身后再没有一个人能握住自己的手。她说她不相信他死了,说得削金断玉斩钉截铁,心中却在恐惧挣扎,这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人心欲望,人在脆弱时,最难敌的就是心中欲望,她迟迟不能醒过来 ----《华胥引》
●那些海誓山盟的约定
怎已成梦幻泡影
昙花一现的美丽
全都埋藏在往昔
唯有夜里
掩面苦泣
那些记忆
不再清晰
那些回忆
早已遗弃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浮生熹微《首长的宝贝》
●终不过是梦幻泡影,
梦醒无痕,
便只剩回忆。
●你感到孤单,前行的心,越来越不安定。
顾盼,希望,不再能保持淡定独立,不再安住无疑也无虑。
你应静坐下来,问问自己的心:你需要什么呢?
容色的陪伴?
音声的鼓舞?
馨香的愉悦?
味道的满足?
触摸的温暖?
思想的安慰?
但,请看——
容色是皮囊抱白骨。
音声是空气耳里震。
馨香是鼻子且通畅。
味道是舌头舔欲望。
触摸是身体尚觉知。
思想是念头名囚笼。
你的世间,是依缘而生灭的色、声、香、味、触、法。如梦幻泡影。
你的心,不过眼、耳、鼻、舌、身、意执取无常而瞬息不停的造作。如露亦如电。
你应如是安住于寂默: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你应如是修行:于一切有为法,离欲。
●这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犹如梦幻泡影,不管是你,是他(她),还是我,其实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本是近在咫尺的距离,为何总是看起来如天涯般的遥远?方才耳鬓厮磨的温情,难道不过真的是镜花水月、梦幻泡影?
●据说“电影”这一中文翻译来自金刚经中的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李静睿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山育明德,流薰万里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鸠摩罗什
●金刚经中关于四句偈,历代注疏者的猜测大概有这么一些:
一是第五节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二是第二十六节中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三是第三十二节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最近还有研究者根据佛陀之言,认为四句偈是:“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金刚经里面这样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生活的禅法,是一场不被任何烦恼所纠缠的洒脱,它需要远离各种自以为是的偏见,用一种宽阔的心地,去迎接这世上的白云苍狗,却不染一丝尘埃,一切的烦恼妄想不过是浮云泡影。 ----恒愚法师《人生如是观》
●十年前,她第一眼见他的时候,他是姐姐的未婚夫。他策马扬鞭,她的身影落入他的眼眸,如盛开的百合,点燃了少年懵懂的心。在生死离乱的岁月里,没有什么能比爱情更能让人感到温暖,也没有什么能比爱情更让人感到心冷
一别十年,鲜衣怒马的少年少女眼底落满了岁月的尘埃,滚滚红尘里的爱恨早已辗转成殇,付之流水
彼时,站在时光长河的两端,她从未想过会再次遇见他。此时,走在人群深处,各自身边已有佳人相伴。可只需那一眼,遥远的记忆再次鲜活地蹿入脑海。多年的恩怨,似水无痕,在痛彻心扉中,她才发觉自己一生中最爱的人依然是他。往昔种种,烟云一般在眼前腾起、消散
岁月如昔,君若磐石,从时光深处走来,她终是不忍负他
只是她一生中是最美好的十年,却如梦幻泡影,从此不再
●如果你真的想要更成熟,就必须牢牢记住万事万物皆是空,生是空、死是空、所有的现象都是空,因为一切皆如梦幻泡影,你必须不停驻地走过。如果能够了解这个观点,它将会保护你。 ----奥修《智慧之书》
●这世上什么是自己的?金银带不走,情人带不走,儿女带不走,房屋带不走。????只一副皮囊,吃能吃的了多少穿一次又能穿的几件?住又能一次躺几张床,住几间屋?????辛苦半生,挣来的房产地契,钱财权利,最后又都便宜了谁?????死后俱都成空。????半点不假。????这世间诸般事物,犹如梦幻泡影,一旦死后,皆化作烟云。????凡事,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不怕你的思维错误,就怕你察觉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