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2、日攘一鸡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 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告子下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月5日名言)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5、人若实格起十志,与禽兽同类。 ----孟轲
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7、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8、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9、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1、食色,性也 ----告子
12、告子上 食色,性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13、以粟易械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14、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无敌。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15、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