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在寂寞的街道,漠视流行的约定俗成,在我眼里,城市是一片繁荣的废墟...
●“对那个女人来说,”阿尔卡迪安·波尔菲里奇继续说,他发现你对他的话听得十分认真,“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收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作者,不是来自约定俗成的文字,而是来自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来自客观世界中尚未表达出来而且尚无合适的词语表达的那部分。至于他的观点,他则希望证明文字背后是空虚,世界仅仅存在于伪造、假冒、误解与谎言之中。 ----伊塔洛·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人类,具体到每一个个体,从主观角度出发,谁都思考过,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但大多数人的思考都是徒劳的,普通人的人生轨迹,往往只有两条,第一条,与生俱来的才能和天赋得以发挥,成为自己适合成为的人,走上这条路的,都是幸运儿;而第二条路上的人,由于家庭环境、社会压力等等原因,随波逐流,最后成为了别人想让你成为的样子,这种人才是构成这个世界的主要群体。
以他的经验判断,他觉得妥协是正确的,他不了解,坚持到底的人经历过什么,他的眼中,只能看到失败。
世人从来就是如此,立下约定俗成的规则,只是大多数人让少数人妥协的手段而已,因为世间最困难的事,就是改变别人的意志。 ----三天两觉《贩罪》
●有些生命自然而来的缘份,是约定俗成好了的。无力改变。只能精心的筹划痴心的遥望耐心的守候动心的注目。
●生活在特定环境的人群,其谋生活动经常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其边界或确定或模糊,我们称之为领域。环境有自然分界(如山、河),各邻近人群的资源空间领域经常依着自然地理分界﹔川西俗谚称 “山分梁子,水分亲”,表达的便是此意。然而,人们有能力越山过河,自然地理分界并非人类谋生活动的障碍。一人群的环境领域及其边界是人为造成的,经由暴力战争、协商与约定俗成。还有便是,人类领域之大小,以及人们对于利用环境领域之概念(如土地的使用权与拥有权等等),与其谋生方式(也就是经济生业)有关。对于这些,我们在以下人类经济生业中说明。 ----王明珂《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
●人的先入之见常在无意中发挥作用,使人容易对约定俗成之事熟视无睹,这是很可怕的。司空见惯的常识会产生盲点,是常有之事。 ----松本清张《点与线》
●这些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并不是真理,真理是神制定的规则,日升日落,物换星移,人无法干涉这些。
而道德上的对与错,是人制定的,是维护人类这个群体稳定生存繁衍的基础,法律只是这套规则的衍生品。
当这个社会需要用法律才能维持所谓的“和谐”时,那么它已经堕落了,它早就堕落了。
你之所以不做那些‘错’的事,是因为那触碰了你的底线,让你感到难受,伤害别人的时候,也在伤害自己。但事实上,这点是可以克服的,如果你理解我,你就会明白,如果把道德揉成一团抛在脑后,用任何残忍的手段对待任何人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三天两觉《贩罪》
●任意性原则,即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和在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或者说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不可论证的。 ----拉康
●想必后来一定有人意识到这个问句很不妥,后来终于 约定俗成地全面改成“请问还有哪里需要加强吗?”于是这几年关于洗头的问答终于变得不再那么难为情。但是一旦回过神来认真思考这条句子的结构,只要有“还”这个字,就依然是奇怪的啊啊啊你说是不是。 ----聂永真《不妥》
●不光是男性,女性也有处女情结,但和处女观念一样,两者都产生于男权社会下的观念压力,在社会流变中得以约定俗成,是男权主导下的产物。这种观念,本质上是一种蒙昧和愚蠢,它贬低了女性价值,造成了文化上的心理歧视,是根植于我们思想的毒瘤!
●初老症状1: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以前的事情反而越是记得
又青:每个少女都期待着它跑快一点,可以长大到拥有人生的第一双高跟鞋,可是又让现在29岁的我会突然怀念起17岁那年的白布鞋
你有没有一个感觉我们的17岁好像不过才是去年的事情
我不需要祝福因为我本人就是上帝带给这个世界的礼物
大仁:与众不同这件事 常常让它卡住,卡在自己的原则里,卡在该不该妥协的挣扎里,卡在会不会全世界都对了只有我的坚持是错误的迷失里。 不要害怕自己的不一样,不要把约定俗成当成信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青春’也许就是穿着亮色系的衣服,哼着小清新的歌,骑着仿佛永远不会停下的单车,驾驶约定俗成的美好远方。然而,总有些人更向往别处,无论是思想还是脚步,她们要唱不一样的歌,走不一样的路,她们不盲从权威,不轻信教条。你也许觉得她们浑身是刺,但想法犀利就是她们的名片,她们就是这样的‘仙人掌女孩’
●人们如此渴求着正义,而所谓正义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并且总是混沌的、模糊的,屡屡经不起合乎逻辑的追问。 ----熊逸《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人类人为地给自己一个时间节点,作为一段时间的结束和新一阶段的开始。人们约定俗成,不因人力、天气、环境的变化而转移,一年中似乎只有这一段,是无比妥贴安稳的。
“数一数,一年三百六十五,拍一拍肩上沾染的尘土,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让我们卸下身上的戏服,回家真的幸福。”
●青春是一场欺骗
是曲解者的狂欢
是随意犯错的理由
肆意就变成行动,无知就当做态度
所有的罪恶都消失于彼此的约定俗成
所有的无力都掩埋于全体的哑然沉默
然而当真实像悄然靠近的毒蛇一样嘶嘶作响时
你在深夜独自一人时是否也会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