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擦去记忆的你。2,你讲得是对的,我没有任何改变,因为那不是真实的能力。3,一瓶洋酒,在透明的玻璃桌上,少女在卖力地唱,那时,你在她的位置,正年轻,现在,听她唱,老了。
●一个奥格斯歌西城青年和一个东城的老富翁在一次晚宴上相遇,于是这个青年就问这位老人是如何白手起家的,和蔼健谈的老富翁便说:“当我口袋里只剩下2枚铜币,我用它们买了一个苹果,晚上我就在家很卖力地擦苹果,将它擦得雪亮雪亮,第二天我就以4枚铜币的价格卖了出去,然后我用这四枚铜币买回两个苹果,晚上我又把它们擦亮。”听到这里,青年大受鼓舞,觉得自己也应该去奋斗,最后他带着感激客气地询问老人:“后来呢?”老富翁最后接着说:“第三天,我继承了1万枚凯撒金币的遗产。” ----烽火戏诸侯《宗教裁判所》
●对讨厌的我为什么会如此卖力呢,果真,还是和以前没两样。 ----敦贺莲《华丽的挑战》
●我觉得我的感情就像是一部无声悲剧。无论戏中的我演的多么卖力,戏外的人也权当是在看一场滑稽的马戏。
●很多时候,我们只记得忙,只记得用时间来计算:赴这顿饭局值不值得?卖力为他做这件事值不值得?掏心掏肺爱这个人值不值得?什么时候,我们能“杀死”时间呢?让岁月静静的沉淀。让它自然而然衍生出一种财富,一种壮烈,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
●历史从来都是由“英雄”书写的,我根本不相信“民众创造历史”这种鬼话,历史永远是大人物在指手画脚地规划,民众按照地图的线索去卖力实施。但大人物不可能一点不顾及小人物的诉求和命运,因为历史地图上的内同还须由密如蛛蚁的他们去填充。如果英雄执意我行我素,就难免被民众所唾弃,所以正义的获得永远是妥协博弈的结果,民众可能是棋盘山的棋子,却不是简单的愚民和炮灰。其实,这种悲欢离合的煽情叙事可能像琼瑶剧一样刺激泪腺,像膨化食品一样口感酥脆,若要提升思考力度和判断力的话,还是读点儿别的吧。 ----杨念群《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伤感日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如果多数人都习惯于说假话空话,那么偶尔有人说真话实话就会被看作异类。
如果多数人都习惯于稀里糊涂混,那么偶尔认真卖力工作的就会被看作异类。
如果你每天都给一个人资助,突然某天你没给,对方就会觉得你对他不好,因为他习惯了,你不给,他不习惯。
如果你每天都扇一个人耳光,突然某天你没扇,对方就觉得你对他太好了,因为他习惯了,你不扇,他不习惯。
太多的人跟着习惯走,以至于忘了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穷人家子女,早谙世事,不争意气,”语气渐渐凄酸,“不外任人鱼肉,有力气者出卖力气,有色相者出卖色相,免费奉送自尊。” ----亦舒《花解语》
●工作,卖力就行了,不必卖命。 ----钱海燕
●明知卖力难被接受
●悲剧奏响不唱歌的计划,高八度的休止符凝噎在嘴巴里卖力地叫着崩溃的声线。
●我们住的这条街基本上是贫民区,到但表面看起来充满和谐宁静,因为他们全都循规蹈矩,把所有东西保持得干干净净,活的那么卖力有礼。和谐生活需要多可怕的纪律呀。为了和谐生活,他们狠狠压住自己所有的活力,于是有一种缥缈的美,就像夹在厚重大书里的干燥花。 ----安吉拉·卡特《焚舟纪》
●你觉得疲惫就对了,这是一段重新遇见世界、感动世界的过程。所以那些依旧活在梦想空壳里的人,当你瞥见父母日渐斑白的两鬓,当你对着自己银行卡里的数字发呆,当你瞧见同龄人正在卖力地生活,就该勇敢地向青春告别,哪怕是一无所有地离开,也要风雨兼程地走向下一个未来。
●我认真学习,卖力考试,努力工作,为的就是当我爱的人出现时,不管他一贫如洗,抑或是富甲一方,我都可以坦然拥抱他 ----辛夷坞
●世界上,其实并不是每件事都有道理,日升日落,颤抖与潮汐,孔雀和金鱼,梦和记忆,生与死。如果并没有一个全然确定的明天,为何还要卖力去表演。如果并没有一个醉生梦死的世界,为何又执着,想离得远一点。 ----《早安,冬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