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蔡元培
●学生在学校内,既要有活泼进取的精神,又要有坚实耐烦的精神。有第一种精神,所以有发明、有创造。有第二种精神,利害不为动,牵制有不受,专心一志,为发明创造的预备。 ----蔡元培《北大一九二一年开学式演说辞》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
要是没有道德,即使你身强体壮,绝顶聪明,你也只会助纣为虐,做一些危害社会的事。其实就是有才无德对社会危害大的意思 ----蔡元培
●蔡元培他认为大学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对现实情况主观怀疑的精神,同时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其实就是以学生为改革目标。学生因为对社会怀疑,才能对社会有贡献。我们改来改去,改的都是些细枝末节的东西,都是技术层面做改革,我看主要目的就是折腾老师。 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又不提倡尊重学术自由的风气。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蔡元培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 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 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蔡元培(人生感悟的句子 www.wenzhangba.com)
●只要天地间有浩浩正气充盈八极,中华大地就永远镌刻着祭奠你不朽的挽联:
打破思想牢狱,解放千年知识囚徒,主将美育承宗教;
推转时代巨轮,成功一世人民哲匠,却尊自由为学风。 ----陈军《北大之父蔡元培》
●总结地说,在中国现代史上,五四是价值观念转变的关键时代。这是由于知识分子自动自发并且有意识有系统地进行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巨大努力。五四的知识分子不但彻底冲击了传统的价值系统,而且也引进了许多新的价值,如民主、科学、自由、人权之类。这些新的价值在七十多年之后仍然是中国大陆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五四以来新价值尽管名目繁多,但从根源上说,都可以归系到一个中心价值上,即个人的自作主宰;这是从谭嗣同、梁启超到蔡元培、早期的鲁迅和陈独秀、胡适等所共同提倡的。然而这决不是说,他们所向往的是西方式的个人主义,而置国家民族的大群于不顾。相反地,他们都是在建立新的群体秩序这一大前提之下,倡导个性解放、个人自主的。 ----余英时《中国情怀》
●却说未名湖畔幽竹、翠柏簇拥的听湖轩里,有一只松鼠。它胸存大志,骨气高远,每日不是在一教外边的松树上听课,便是晚上在二教阶梯教室的窗台上旁听文史哲的讲座,其智识便一天天接近文科新生的水平了。每日清晨五点,那松鼠还跳到俄文楼旁边蔡元培铜像的肩膀上,让老校长八字胡须上滴下的露水滴到它的脑门上。久而久之,便通了人性。 ----王敦《中文系是治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