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
–· 沟通的两个板块·–
在亲密关系中语言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一个完整的沟通不只是包括了语言,还要包括“非语言”的沟通,甚至可以说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大过了语言的部分。
想想这个情境,
当ta向我们道歉,说“对不起!”时,你是如何判断ta是真心的道歉?还是敷衍式的道歉?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道歉?
语言的内容就是三个字“对不起!”但是心态却可能有天壤之别。而你判断的基础就是“非语言”部分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比方说,在讲话时:
有点低声下气,低着头,小心翼翼地看着你;
眼睛直视着你,双手交叉在胸前,口气硬邦邦的,脸上没啥表情;
对着你大声说,然后转身摔门出去了。
是直觉吗?
相信你可以很快地就感受到哪个是真的在道歉,是不?
为什么你可以怎么快就可以做出正确判断?你可以说是直觉,但是还是有原因的。
当言语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不一致时,你会相信ta所说的言语信息?还是相信你所看见的ta的非言语信息?答案不需要我告诉你,当然是相信非言语信息;而当这两者不一致时,后面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关系着二人感情的亲密度,不能就放在那里不处理,或是冷处理。
麦拉宾法则
当我们习惯用文字沟通的时候,其实遗失了很多重要的讯息。根据心理学家麦拉宾(the rule of Mehrabian)法则<1>,在沟通的时候,55% 的讯息来自肢体动作或表情,说话的口气和语调方式占 38%,而文字内容只占 7% 。也就是说,人的沟通有超过一半以上的部分是没有办法透过字面讯息或是文字内容传达出来的。
这也说明了今天虽然短信,微信、QQ是这么普遍地被应用于沟通中,人的距离反而似乎是疏远了;因为我们听不见、看不到对方的非语言信息;即便很多人喜欢用很多的表情符号(虽然是“表情”,但是仍然是“符号”,还是只能归类在语言信息中)。
· 贰 ·
–· 无言真的胜有声·–
我们不是有一句老话吗?“无言胜有声”,特别在情人和关系好的夫妻之间,一个眼神、一个拥抱已经传递了千言万语。
在前面举的例子中,要是ta的表现是2.或是3.,那该怎么办?
现在重要的不是去责问为什么ta口是心非(把我当好骗的)?而是要想办法弄明白ta心里有什么感受或是没有满足的需要,才让ta有这样的非言语信息?这才是影响二人亲密关系的关键。
该说的与不该说的
当重启谈话时千万不要说,“听得出来你不服气,都是这么大的人了,明明是你错了还不肯承认,你好意思吗?”在搞清楚背后的原因之前,这只会把二人关系搞得更僵。
不妨试试这么说,
“谢谢你对我道歉。只是听得出来你似乎有委屈,你却为了维系我们的关系,你退让了,这我很感激。只是我和你一样,好希望经营好我们的关系;谁感到委屈都是不好的。所以可不可以告诉我,哪里我误会了你?甚至错怪了你? ”
这样说是为了…
关注到对方的感受,表示你不是得理不饶人;
若是有“冤情”,不去处理;它不会自动消失,反而会埋下地雷,日后会造成更大的伤
若是你这边也有疏忽的地方,也可以尽快修复这个破口;
最重要的,是学习建立一个双方可以坦诚相待,用健康安全的方式“一起”来处理冲突。
不少人会认为,这样的谈话是不可能存在的,太过理想化了。当你这么想时,我会认为你们的夫妻沟通面临着渐渐走下坡的情况之中,千万不要等闲视之,要尽早处理,改善过来。
关键是你想不想要
我要问的是,“你希望你们夫妻之间能这样对话吗?”我们在婚姻治疗中,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协助,很多夫妻都意识到过去的相互伤害是懂得如何正确沟通,包括了爱的表达、冲突的处理。这样的对话是可能的,可操作性很高的,而且是可以持续下去的。
再看另外一个例子,
当你的伴侣(包括先生和妻子)回答你,“今天单位里工作很顺利”时,你却看见ta皱着个眉头;当ta说,“没事”却是带着欲言又止的表情时;我要再问一次,你觉察到了ta言语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不一致时,你会相信ta所说的?还是相信你所看见的?
咋办?
接受有不一致这个境况,不要急着去责问,或是试图去纠正;
先让ta休息一下,或是用餐,缓和一下ta的情绪;让ta感受到现在是在家里,不在单位。
之后,或是用餐后,看到ta的情绪比较放松了;再轻描淡写地提一句,“今天我感觉你比较累,是不是有什么事让你烦心的?”
如果ta愿意沟通,谈谈,纾解一下,当然很好。要是ta还是说,“没事”,也就不要追问,就说“你再休息一会儿吧!需要我的话,我在书房(或是厨房、卧室…)”不追问的原因是ta可能觉得现在还不想讲;或是真的不适合说。
· 贰 ·
–· 你听见了ta要什么吗·–
许多时候,有人向我抱怨ta的伴侣根本就无视于ta的存在;或是从来没有听懂ta要的是什么时,往往是因为有许多情绪上的需要时,ta担心讲出来会让配偶焦虑或是产生困扰;可是不说自己又很不舒服,没法纾解;这时这样的纠结就容易在不自觉中,透过非语言信息表达出来了。
要是配偶没有觉察到这个信息,就会容易让ta因为情感需求没有被关注或是被满足而产生了情绪,觉得自己没有“被看见、被关注、被重视”等等;若是再发展成抱怨、对配偶的不满时,“被冤枉”的配偶很容易觉得憋屈而有反击的行为;这样的冲突在夫妻关系中并不少见。
我们可以怎么做
二人学习觉察彼此无论大小,有无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不一致的地方?
二人要达成共识,若是有,觉察到的一方愿意提出来交流,另一方愿意聆听。即便是搞错了,也同意不发生争执,反而探讨提问方误解的原因,这样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也减少日后不必要的误会。
如果提问属实,二人就要探讨为何信息会有不一致的地方。这是因为二人之间安全感还不够?信任度还不够踏实?还是…
要记得二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个性和习惯、当然还有两性的差异;这种提问,不是为了要改变对方,而是透过对非语言信息的觉察、探讨和相互支持,逐渐减少亲密关系中两者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打造更深的信任关系。
总之,通过反复沟通实操来提升彼此的了解。时常提醒,这么做是因为二人目标一致,为要经营关系,打造幸福;这样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或是冲突。
欢迎留言,给我们反馈。
现在开放和本文相关的提问,如果你有有关恋爱交友、夫妻关系的问题,并且愿意游老老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开作答的,欢迎提出。为了能回答得准确,提问请不要少于100字,提问主要内容请包括:
1、事件(发生了什么?)
2、这个事件对你们关系上的影响
3、你的期望
我们不能保证接到提问就立即回复,但会尽快处理,公开回复。谢谢!
(为保护隐私,请勿使用实名提问)
长按关注
解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