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是在夏季,向往寒冬。
真正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我想,大概是忘了。记忆中的冬天是属于风雪的,狠烈的风夹杂在一片片泛着凉意的雪花中,还未来得及欣赏一二,父亲早已将厚厚的棉衣快递到我的城市,顺带一只火炉。火炉不能放在室外,而因我着实对这只小火炉依赖,身子愈发不愿意离开房间。于是终日见我缩在一角翻阅着厚厚的书籍。
可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慢,父亲的火炉还没快递到我的身边,就连棉衣也没有。我只好将秋季的毛衣,风衣全部笼在身上,才敢出门。早春不冷,只是不适应。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恰似久居雕栏玉砌中的人被扔粗茶淡饭之中。
出门时天刚亮,一路走来并没有几个人。花已然在枝头开放,是微微发红的。就那么一只,独立在枝头,着实惹人眼。我一直觉得冬天只有梅花,因为书籍上一旦说上冬天,就只会写上几朵梅花了事。未曾想过,喜冬的从来都不只梅。
慢慢的围着湖心走,心事越发少了,平时的烦恼慢慢的顺着时光的脚印走了。一家早点铺子已摆好了桌子,包子在蒸笼里散发着韭菜和猪肉混杂起来独特的香味,在一片烟雾缭绕中,诱惑着每一个行人。
我点了份皮蛋廋肉粥,又要了几个大肉包子。在一片寂寞中,只有桌子板凳安安静静的陪伴着我。
小城镇和大城市是不一样的,大城市是属于梦想,属于年轻人,亦或是属于不甘平凡的人。小城市是属于疲惫的人,如同词中,古道西风下,有小桥流水的人家。
小城市的调子单调匮乏,就连早点都可以看得出来。
包子,蒸饺,油条,运气好清明节还能吃上几口种子。
小城市的单调,可这也是它独特的魅力,在这里,你不需要适应什么,因为它是天生的温泉,与生俱来便是让人放下心。
胖胖的老板娘很快就将包子和粥端上来了,还特意叮嘱我一句,“小心烫。”
我接着这话就和她聊起家常,无非就是谁家姑娘嫁了人,谁家老人添了孙。明明是无关自己的事情,可听来都能上心头。看着我吃的一脸满足,她长叹一声,开始关心起我,“你身体不好起来这么早作甚?”
其实我平时起来的很晚,因为低血糖的缘故,一般都是十点钟才起床。今天不过是心血来潮,我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脑袋,“也就今天,平时起来的都很晚。”
她听了倒是很开心,一个劲提醒我多睡会。
我还想和她说些什么,可此时天快亮了,客人逐渐的多了。她不好意思的望着我。
“没关系,你去忙吧。”她笑了笑,转身就去招呼别的客人。
我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算很长,一年也就这几天。可每个人都和我很熟,见着面总是含着我的乳名,有些甚至请我去他们家做客。
无关其他,因为这里是我的故乡,无论我离开多久,故乡的每一寸土地都会有我的记忆。早点铺子的包子,村头的张大爷专门为我留的枣子,还有我家门前的那只大花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