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公司长期合作一个快递公司,当时有一个挺年轻快递小哥负责我们这一片,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加了微信。他朋友圈和所有话痨又无聊90后一样:北京的春夏秋冬,北京的水泥森林,北京的卤煮豆花,长安街大街上穿梭的人群…每天唠唠叨叨的记录着一切,古老又充满新奇。也许他特别热爱北京这座城市,那些北京的特色和符号成了他朋友圈的常客,这一住就是四年。
可今天中午,他突然更新了一张蓝天的照片,配文写着:再见,我不会再回来了。
不知道是这里的生活压力还是家里除了什么事情,选择告别生活了四年的城市,回了老家,我突然觉得有点可惜,为什么要走呢?
刚好前两天因为一个活动,我采访了一些曾在北上广打拼的人,或许找到了一二答案。我很佩服他们的决心和勇气,决定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分享给每一个你,不管你们身处哪一个城市,愿你们都有所依,愿你们不被社会所欺。
你是哪里人?
你为什么来这里?
这是生活在北上广的人群之间独有的打招呼的方式。
不管是假装生活还是勇敢地活着,不管每天有多少人在高喊着逃离北上广,但人来人往,终究还是进来的多,离开的少。
01 长沙 宸宸 22岁 广告狗
宸宸是一个普通院校的二本生,因为热爱传媒行业,毕业后和同学一起来到北京入职一家传媒公司。
在北京的日子,她和同学合租了个不到15平米的地下室,屋内狭窄到人从后面过还要把凳子往里面挪,睡觉翻个边要时刻小心滚下床。窗户是那种常年不通风,阳光照不进来的朝向。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厕所是公用的,时常在上厕所时还能听到隔壁大老爷们吹着口哨,操着一口听不懂的方言咆哮的声音。
如果是半夜起来上厕所,更是心惊胆战,一条长长的黑过道能让人产生无数被迫害妄想。宸宸天生胆小,好几次被尿憋醒硬是忍到天亮。
谁也想不到以前那个看见蚂蚁都会心里发麻的人,现在能淡定的捉下爬上枕头的蟑螂。没办法,在高消费和蟑螂面前,她只能选择自己在屋子里做饭。
来北京不到2年瘦了8斤,每次和父母视频,她都要骗着说自己过的很好。视频一挂,吃起昨天的剩菜,告诉自己这都是钱。
我问她这样累吗?她说北京是她的执念,抓破头也要混下去,因为北京承载了她的梦想。
对于很多漂着的人来说,这座城市有毒,戒不掉。每天忙忙碌碌,时常焦头烂额,每天又在寻寻觅觅,期期许许。他们一边抱怨这这座城市太冰冷,一把又买好票不断涌入这座城市。
02 柳州 大航 28岁 程序员
大航是北京一家网络公司的程序员,工作6年,在六环以外买了个23平的单身小公寓,还是让家里借遍了钱,才勉强付了个首付。
为了节约开销,他在一个偏僻的地方租了个小房子,9点上班,他每天必须6点起床去赶地铁。
忙于工作和赶路,根本没时间找对象。在北京的这几年,加班改方案、挤地铁成了常态,偶有的空闲时光他也不敢出去玩。
“去哪玩?一没人陪,二没钱玩。每天睁开眼就是房贷的数字,根本不敢出去玩。”
“家里就我一个独子,每个月还要给父母2k的生活费,我哪里敢出去玩?”
我们很是不解,既然在北京过的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回来呢?为什么还要在北京买房呢?
他抽了根烟:“有时候留在北京,就是为了那一口气,一口不被别人看低的气。不想被老家的人看不起,就算死我也要死在北京。”
其实很多人来到北上广,不是为了自己所为的理想和梦想,也没有“诗和远方”这样的高雅文艺的理由,只是当街坊邻居问起来:
“你儿子在哪里工作?”
“在北京呢!”
父母一股莫名的骄傲感涌上来,这就足够了。
无论是北上还是广深,奋斗在这里的人都有种瘾,叫做“出人头地”。
03武汉 潇潇 20岁 网红主播
潇潇是一家娱乐公司的网络主播,每天来回于公司和出租屋内,打扮看似精致用的却都是廉价的化妆品。她每天要直播10小时,还要不停的讨好粉丝给她送礼物,因为礼物和酬劳挂钩。此外还要讨好老板,这样才能引起重视得到更多的推广机会。如果长期的直播观看人数不高,就会被取消直播资格,也就意外着收入为0。
公司里有几个不懂事的北京小女孩经常笑话她是乡下来的土包子,有时还嘲笑她用的劣质化妆品,于是她每次补口红都要偷偷跑的没人的厕所。
她说即使北京很残酷,也要留在这里,年轻就要疯狂,就要折腾。
她喜欢北京的热闹,这里帅哥多美女多,发展机会大,现在吃的苦都是将来享的福。
北漂的那些年,有多少人被北京和老家两座城市几乎瓜分了整个青春,或许这些情感很难简单地用喜欢或不喜欢来定义,因为其中混合了太多的热爱和感激,失落和挫败,以及留恋和厌倦等说起来鼻尖会酸的话。
在这个光鲜而纷扰城市里,大部分人过的很惨,他们默默抗下了一切,明明吃着10块钱素食外卖,还硬是要和父母说今天去高级餐厅吃了西餐,善意的谎言不过是想让老人家放心罢了。
曾经,我们多么喜欢听着抑扬顿挫的京腔儿,吃着竹签儿串着的糖葫芦,学地道北京人说一口流利的京腔。
曾经在宽的有点吓人的长安街,第一次看到小学课本上的天安门时,突然有点实现儿时梦想的自豪感,这种心情不是每个边嗑瓜子儿边唠嗑儿的北京人所能感同身受。
留下来,还是回去?这个问题永远躲在不被北京人察觉的阴暗角落,逼视着每一个漂泊在异乡的灵魂。
这座城市有着一种罕见的冷漠和宽容,它宽容到谁都可以进来,却也冷漠到谁都进不来。
后来我还是离开了北京,每次有人问我为什么回家时,我回答他:“因为一场大雪,我离开了北京”会不会有点难为情。
这座城市我没想离开,却又不知道用什么身份留下来。
在微博@城南邮局也能找到我哦
快戳阅读原文,查看话题:#江辰有多喜欢陈小希,你不会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