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不给孩子买房,不配做父母?
日期:2017-11-26 作者:国馆文化 阅读:

不给孩子买房,不配做父母?

很多时候,不是父母不配做你父母,而是你不配做他们的儿女。

——国馆君按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心理学家写的案例:

一位二十多快三十的男孩找到他,当时这个男孩已经患上了焦虑症。

“我焦虑症的根源在我父母。”

他咬着牙说道。

小时候,他看到别人的父母、爷爷奶奶都会来接自己放学,于是希望父母也来接自己。但他每天喊父母记得放学来接自己,父母总是说:

“你自己都认得路,为什么还要我们来接你放学?你自己走回家不就得了。”

于是每天他在学校门口盼望着父母,可是一天都没等到。

对父母的怨恨,已经从那时开始就埋下了。

每到学校开学,他都听见小伙伴在讨论这个假期又去哪里玩了、自己又买了什么限量版的玩具。

男孩每次都听得又羡慕又嫉妒又恨:因为他父母从来不带他去玩。别说国外、省外,就连隔壁镇都很少带他去。

男孩的父母亲都在没什么效益的国企工作,平时要加班到很晚,工资也仅仅够生活开销。别说没有意识要带孩子去旅游,就连新衣服也只有到旧衣服穿烂了才给买。

父母总会说:

“去那么远的地方玩干什么,你在电视上看不就好了。那景色,电视上拍得更美。”

听到这样的话,男孩心里更加不忿了。

后来大学毕业了,他追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在他和另一个男孩子之间,忍痛选择了另一个男孩,理由是他家境比较好:

“每次带我出去玩,他都用自己的车子;再说他才毕业三年,已经有三套房了。对不起,我真的爱你,但我更爱他。”

从那时起,男孩的情绪就开始不稳定了,他开始无日无夜地想起上天的不公平,让他摊上了这么“不完美”的父母:

“为什么别人的父母,有车有房,可以给孩子那么好的起点。我的父母,却什么都不能给,只懂得给我带来压力!”

“连房子首付都出不来,他们还配不配做父母了?”

男孩陷在这样的思维圈套里面,走不出来,一来二去就患上了焦虑症。

这个心理学家评价说:

“前一阵子微信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叫‘父母皆祸害’,把父母的不完美无限放大,将人生的不如意全部归结为父母的不完美。

他们已经陷入了‘受害者模式’,就是将自己当做受害者、父母当做施害者,在幻想着如果父母变得完美,事情就能按照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他们现在就不至于那么悲催。

但他们没有想过,连他们自己都是不完美的,为什么他们的父母就一定是完美的呢?他们的幻想不切实际,对父母也是极大的不公平。”

 

就像“别人家的孩子”,我们的父母也经常与“别人家的父母”相对比,然后被比下去:

·没钱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从来没有过生活窘迫的时候。别人家的父母,永远都气定神闲,似乎从来没有为钱烦恼过;

我们家的父母,样样都精打细算,从来没见过他们大方。

尤其是买房的时候,为什么他们工作那么久,连给我一套首付的钱都出不起呢?

不完美,妥妥的不完美。

·固执己见,又毫无主见

别人家的父母,孩子应该做什么、哪一行有什么门路,给他们分析得头头是道,让孩子少走了很多弯路;

自己家的父母,光长年纪不长见识,永远都只会说考公务员、进国企,一点实质性的意见都给不了,我们又不甘心做稳定的工作,害得我们在社会上碰壁很多回,还是摸不到路子。

不完美,妥妥的不完美。

父母不懂教育,行为反复、前后不一,自己都没做好,反倒要求子女去做;

父母对几个孩子不能做到待遇完全一样,总是厚此薄彼,甚至顾此失彼

父母人越老越死要面子,在孩子面前都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有时根本不觉得是自己的错误;

……

年纪越大,越发现父母的不完美之处,真是“罄竹难书”。有的云淡风轻,可以原谅;有的刻骨铭心,让人难以忘怀

可是,父母不完美是一种罪吗?不是的。唯一的“罪”,是他们的行为与做法达不到我们心理预期,引起了我们的不爽。

可是,谁说我们的心理预期就是正确的?谁说我们就是完美的?既然我们是不完美的,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父母做到完美?

你埋怨父母不配做你的父母,可是,你配做他们的儿女了吗?

父母当然是不完美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不完美”?

电影《乘风破浪》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车手徐太浪很喜欢赛车,但父亲徐正太总是反对,横加干涉,打死都不同意自己的儿子赛车。

徐太浪恨父亲的蛮不讲理,就像我们恨自己的父亲蛮不讲理一样。

一次大型比赛过后的狂欢,徐太浪掉以轻心,出了车祸。迷糊之间,他穿越回了父亲年轻的时候:

让他大吃一惊的是,父亲年轻时原来也是一位酷爱飙车的摩托车手。

当时父亲和其他车手成立了一个“正太帮”,在一次比赛中兄弟被打死,徐正太为此坐了六年牢房。

而徐正太的妻子、徐太浪的母亲,在徐正太坐牢期间患上了产后抑郁症,一个人带着孩子,受不了这种孤苦伶仃的生活,上吊自杀了。

徐太浪明白了父亲为何一直都不让自己赛车,也明白了为何他们父子会一直都针锋相对

父亲也有梦想,他也希望儿子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阻止儿子赛车完全是因为不想儿子也尝试失去挚爱的痛苦,他希望儿子能够更安全地实现梦想。

因此,每次儿子参加重要比赛,他依然到现场见证儿子的成就,也一直担心儿子的安危。

徐太浪终于理解了父亲,理解了父亲的种种“不完美”。他们父子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最终和解了,心结打开了。

我们呢?我们能够理解父母的不完美吗?

父母没钱,也许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而是家庭出身、时代环境的双重夹击,他们生存下来已经很艰辛,把我们拉扯大已经很伟大

父母固执己见,不是因为自私,而是因为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只能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他们的出发点,还是对我们的爱。

李安早期的电影《饮食男女》,二女儿家倩一直很看不惯父亲老朱:

明明她很喜欢厨艺,父亲却一直不允许女儿进厨房鼓捣他的锅碗瓢盆,她要做饭就只能去炮友家做;

明明她不喜欢跟父亲同台吃饭,她却要忍受父亲每周日晚规定好的家庭聚餐;

吃饭的时候,姐妹们都默不作声,只有她总是要挑剔鱼翅煨蚝了、父亲舌头退化了、做菜不是忘了放这个就是忘了放那个。

在她眼里,父亲几乎就是不完美的化身:

技艺退化,禁锢女儿,脾气倔强,死要面子。

每天早上父亲发现她又伏在桌上睡觉,他总是说:

“说了你多少次,趴在桌上睡觉不好。”

而家倩也总是要回呛一句:

“医生也说了很多次,晨跑对你腰不好,你还不是一样跑。”

每次都气得父亲吹胡子瞪眼

父女心结,越结越坚固,因为两人从来都没有打算解开。

直到她投资房地产失败血本无归,父亲可怜她,在饭桌上夹给她一块扇贝,并且说:

“当然,你可以继续在这里住下去。”

女儿的眼神里,开始流露出和解的意思。

在医院里,她无意中发现了父亲来体检,看着他蹒跚的脚步、佝偻的背影,她第一次发现父亲其实已经很老了,身体大不如前,自己何必还要纠缠于陈年往事?

姐妹们相继因为爱情离开这个老家庭:

老大爱上了体育老师,连家人都没通知就领了证,饭都没吃完就要去丈夫家里了;

老三直接未婚先孕,吃完饭头也不回地直奔男朋友家。

父亲既没咒骂、也没反对,只是眼睁睁看着两个女儿离开。家倩望着父亲,这才知道:原来父亲也不是那么死板一块的人啊。

最后,连父亲都宣布自己要和邻居家锦荣结婚——锦荣,是和她女儿同一辈的人。

家倩刚开始很不理解:靠,这老家伙还要临老入花丛?

父亲诉完衷肠之后,家倩才知道:人,无论老少,都有正常的需求。需求不满足,也就是表现出种种怪行为。

父亲在女儿心中的种种不完美,他何尝不知道?现在解决他问题的手段找到了,他因此需要女儿的理解和支持。

电影的最后一场戏,家庭聚会剩下了父亲和女儿。女儿终于能进厨房做饭,父亲变成了尝味道的那一个。

当父亲拿起那一碗汤啜一口,突然热泪满眶:

“我尝到了,我尝到味道了。”

多年失去的味觉,在与女儿和解之后,终于得到了恢复。

这个结尾,意味深长

作家张德芬曾说:

“要与我们的父母和解,然后生命的能量才能更好地流动起来。”

这个生命的能量,包括子女自己的能量、也包括父母的能量,不纠缠于过去、不放过感受当下,两代人才能过出有质感的生活。

两代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如果心里总是充满龃龉,任谁都不会快活。那为何不试着打开心结,打开双方通往快乐的门道?

当你埋怨自己的父母“不完美”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很“完美”:

他们没有钱给你买房,但至少他们竭尽全力,为你提供温暖的家、舒适的床;

他们不能带你周游世界,但他们供书教学、毫无怨言地为你的学费埋单,供你养成丰富的精神世界

他们不能带你去吃山珍海味,哪怕他们只能给你买条鱼吃,也会把鱼身上最好吃的腩肉留给你,自己只吃鱼尾巴、嚼鱼头。

回到开头那个案例,朋友的老师这样跟男孩说:

“你为什么只想着父母的不完美,而不想想因为总是埋怨又不付出努力,你自己变成了今天这样的不完美?

哪怕他们对你真的造成过伤害,为什么就不能放下过去,重新开始?

如果你只看到父母的不完美,那么你终将永远不完美;

如果你看到父母的完美、用心感受他们对你全身心的爱,那么你也将开始完美的历程。”

子女,从走出娘胎的那一刻开始,就与父母结成生死之交。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直至任何一方离开世界为止才会终结的相遇。

这个过程,没有彩排、没有演习,所以没有人能确保万无一失尽善尽美

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就像你的父母原谅你的不完美一样。

父母永远不会说,你不配做他们的儿女;因此,你也同样没资格说,他们不配做你的父母。

有本事的人,不会抱怨命运带给他拖后腿的父母,而是带着父母一起走向完美、一起飞。

本期编辑好孩子     本期主播 ✎ 伽蓝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气温骤降

国馆君推荐男士着这套保暖内衣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轻薄保暖过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不给孩子买房,不配做父母?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