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住在城中村的“毕加索同伙”:卖过衣服摆过地摊 | 中国人的一天
日期:2017-11-24 来源:中国人的一天 阅读:

住在城中村的“毕加索同伙”:卖过衣服摆过地摊 | 中国人的一天

第2884期

摄影/邵一峰 视频/官建鸿

编辑/刘诗萌 设计/杜小娟

腾讯图片出品 

“城中村”系列今天推出第十二期,原创画家张诗诗在深圳市大芬油画村待了5年,她在这里画画追梦,享受自己快乐

从深圳市中心沿龙岗大道向东北方行进十公里,就会看到大芬油画村不高不矮的居民楼挤在大芬立交桥的一个夹角里。大芬油画村共有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1100家,居住在大芬村内的画家、画工8000多人。今年26岁的张诗诗是河南郑州人,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就来到深圳市大芬油画村,至今已经待了5年,经常有人说她的画“像毕加索”,她便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毕加索同伙”。

视频 | 她在家乡和油画村徘徊 寻找自己的原创梦(时长:04:48)

因为听说过大芬村是一个既面向世界,又是有很多画家自由创作的地方,所以2013年张诗诗怀揣着着憧憬梦想来到了大芬油画村,却发现这里和自己想象的有很大的不同。“那个时候我觉得大芬油画村应该都是画家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但是我没想到来了,他们都是拿着一张照片,在墙面上临摹照片上的画。所以我瞬间就觉得这个地方跟我的想法差距太大了。”想起刚到大芬村时,张诗诗失落的说到。

当年的大芬油画村身为世界油画工厂,在行业最旺盛的时候要每天出产数以万计的商品,流向全世界。为了提高出产效率,就必须要压缩掉制作的时间;而在压缩时间的同时还得必须保证作品的质量,这样太商业化也太消耗人的精力了。那时候整个油画村的市场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商品画订单。张诗诗的原创设计作品的梦想破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里。

离开大芬村之后,她去做了很多工作,有销售、电子厂普工、卖衣服,还摆过地摊。可是最后她还是又回到了大芬村。

现在,张诗诗在大芬村稳定下来,她开始卖衣服和原创画。第一幅画卖出的经历很特别,她的第一个买家是人称“三炮哥”的在深圳拍电影的人,这幅画卖了2000块钱。

张诗诗回忆到,“他是第一个买我的画的人,当时就快交第二个月的房租了,我在微信朋友圈说我未来一定会成为网红式的明星式的出名的画家,谁要买我的一幅画现在赶紧收藏。他就买了,于是我就交上了房租”。

张诗诗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当她心情好的时候,画出的画都会很快被买走,心情很差的时候,画的比较压抑,就没有人会买。

一个书柜,一张小桌子,一把小风扇,一张床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日用品,这就是张诗诗的家。

这些梦想着自我创作的人们,在不高不矮的居民楼里怀揣着自己的原创梦,就像梵高的经历一样:“他为自己的心灵服务,他的伟大在这里。”有时候生活很苦,但这就是生活。(微信搜索“中国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公众号,加入我们的微社区,分享你的故事,你将有机会成为中国人的一天主人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住在城中村的“毕加索同伙”:卖过衣服摆过地摊 | 中国人的一天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