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那时的我还不明白那就叫喜欢
日期:2017-11-21 来源:花火 阅读:

那时的我还不明白那就叫喜欢

那时的我还不明白那就叫喜欢 

策划/叉叉

最近做了一本很青涩的书。

其实这本书还有更多标签可以描述:少女心、甜甜的青春感、无所畏惧的少年气。

看稿子的那天,整个办公室里都充斥着好闻的肥皂香味儿,粉色泡泡溢出文档,扑面而来

那种感觉,好像叫做“喜欢”。

宣传这本书的时候,我在微博做了一个调查:你第一次喜欢上的那个人,还在你身边吗?

有人说“我还没有遇到”,有人说“都忘记了”,那排密密麻麻的答卷角落里,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回答:“那时的我还不明白,那就叫喜欢。”

喜欢是……

@敲不可爱的小烦豆:后桌喜欢扯我头发,我喜欢转过去假装生气着揍他。这样的时光,是永远不会忘。

@三七二六八十九:喜欢着一个人,连不经意的对视都觉得心里塞满了蜜糖。

……

没有人教过我们“喜欢”是什么, 怎样去喜欢一个人,怎样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最后我们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直到成为成熟的大人。

某一天,我们经过一家书店,看到一本书,书封上写:我们喜欢一个人,都从那一年开始。

好像突然翻阅了尘封的记忆

大抵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苏在在,表达心意就和窗前的月光一样清朗豁达。而我们喜欢的那个张陆让,他看起来疏离又清冷,像无法攀越的星辰,却让人不自觉地想要靠近。

我们为之努力,夜夜期盼何时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努力考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排座位,一个用手指反复量度,最终触手可及的距离。

失意某句脱口而出的话,愁苦完美的小细节,原来一句话可以发散出那样多的情节,原来的自己怎么能够体验。

苏在在和张陆让的故事,是你我也不是你我。所以才会有同样喜欢这个故事的读者写下评论:“我曾/未曾经历过,仍旧/所以懂得那是什么。”

是回首青春,原来一颗糖足以忘却悲痛,努力学习就能达到目标,喜欢一个人,青涩却又坦坦荡荡。

有求必应,成年世界里不那么容易做到的事儿,原来那时我们都能做到。

我们不仅喜欢上了那个人,也喜欢着那时的自己。

喜欢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原因,听起来幼稚地像儿时刻在墙上的誓言那样——苏在在喜欢张陆让,张陆让喜欢苏在在。

这不是一句陈述句,而是成人世界里被标榜为难得的一句真心。

唯有在故事里,在尘封的回忆里,在车马慢的那个从前里,一人一生,只爱一个人。

他们尚且未走到“爱”那样深刻悠长的岁月里,只有真挚的心意和澄澈的欢喜——却能温暖冻结的冰雪,捱过渐融时的寒意。

故事里的他们当然也有难过的时刻,苏在在看起来大大咧咧,无所畏惧,但是却一直在努力跟随着张陆让的脚步,努力想和他并肩战斗。

张陆让不是理想中的完美学霸,他有一个优秀弟弟,这间接导致张陆让了明明那样优秀,却始终在家人面前自惭形秽

兄弟家庭,难以承认从始至终的偏爱,在失衡的天平上来回颠倒的张陆让,亦未曾想过会遇到苏在在那样的小太阳。

热情,明亮,却不会灼伤他;她坚定,澄澈,然后将光带给他。

她是苏在在,他是张陆让。

这个故事叫《陆遥知他意》,大抵就像那句老话那样——唯想让他知道,她也在这里。

预售签名版中

保存二维码,手机淘宝扫一扫,选择手机相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那时的我还不明白那就叫喜欢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