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小森林》中,平凡女孩市子曾经只身前往东京闯荡,然而面对快节奏以及高压力的都市生活,她却渐渐乱了阵脚。最后,几乎是丢盔弃甲般逃回了老家。
市子的故乡在远离城市喧嚣的乡下,那里为青山绿水所环绕,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皆是绿色,俨然一个幽静怡然的世外桃源。
那里的村民们延续古老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靠勤劳的双手经营渺小却舒适的生活,物质虽然清贫,却乐得内心平和、与世无争。
回到故乡的市子开始沿着童年的记忆,利用山野里的各种食材制作美食,在一次又一次的烹饪中,市子逐渐体会到了母亲当年的良苦用心,同时也收获了继续勇敢生活下去的信心。
如果你还没做好完全长大的准备,却被催促着去面对成人世界的刀光剑影;如果你在日渐重复的生活里逐渐丧失原有的纯真,只剩不时的疲惫和无奈,那么下面的这两本书,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市子在故乡温暖宽阔的怀抱里寻到了她内心的坦然平和,而读者君希望,通过阅读的你,也能收获无坚不摧的勇气,从而可以游刃有余地面对人生中的风起云涌。
-01-
用孩子的诗
洗涤风尘仆仆的心
罗曼·罗兰说:“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谁就能看到堙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孩子们的诗》
作者:果麦 编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我们总是调侃说,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这些,还有诗和远方。但对孩子来说,诗不在远方,而就在近旁。
诗,在她们的每一次对话中;在她们每一次汗流浃背的玩耍中;在她们嘴角扯开的笑容里,也在她们闪烁着纯真光芒的眼睛里。
这本《孩子们的诗》,精选七十多首3到14岁小朋友写的诗。小诗人们来自祖国的各个地方,他们有的只有三岁,却已经能够出口成章;有的已经十一二岁,开始学着用诗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儿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挑妈妈》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但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透出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星月的由来》
孩子们睁着纯净好奇的眼睛观察大千世界,然后再原封不动地化为指尖的诗篇。
这些玲珑剔透的孩子们啊,虽然他们或许还不明白什么是诗,也不认为自己写的是诗,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才是天生的诗人。
这是孩子们亲手写下的小诗,更是写给大人们的诗。
读这本书,会有无数次想要流泪的冲动。《小王子》里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虽然,只有少数才记得。”
那就跟随孩子们的笔触去回溯那些曾纯真美好的时光吧,不论清晨还是午后,又或是睡前温暖的灯光下,翻开一首孩子写下的诗,聆听造物主藏在每个人心底最初的诗意,也洗涤一下自己在尘世中倍感疲惫的心灵。
-02-
学会接纳自己
然后大步向前
如今年轻一代人,正受到各种新的文化形态和价值的冲击,这些东西和以前人们所相信和熟悉的东西有极大的不同。
焦虑、无来由的烦躁,对亲密关系的处理,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逃避的困境。而这些困境,很多已经成为束缚人发展的障碍。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所以,一切是童年的错吗》
作者: KnowYourself主创们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由“新媒体排行榜”心理健康类第一公号KnowYourself首度结集出版,是一本集专业、犀利、暖心于一体的自我治愈手册。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童年创伤都有哪些坏影响?一个人要如何才能走向独立?你为什么总是感到空虚?
在探索世界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对自我心灵的问询。
我相信,每个人都曾在夜深人静时悄悄问过自己,那些对我构成束缚的障碍,究竟从何而来,又有没有可能被解决掉。
那些你在困惑时向自己提出的疑问,都可能在这本心理学科普书中一一找到答案。
这本书从认识家庭,认识自己和认识伴侣这三个方面入手,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了妈宝、内向、社交恐惧、完美主义、自卑、自律以及恐婚等与当代人息息相关的命题。
这是一本简单入门级别的心理学认知书,并且具备一定实用性,既可以当作自我修复指南,又是家庭相处错误的告知书。
这本书另一大优点便是,即使是让人难过的事实,作者仍然会选择以温柔的方式书写出来。文章内容平实,语气亲近,这样更让人理智地去接受。
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里像个大人。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慢慢长大,也许无法再像孩童那样充满稚气,但却可以无论何时都留有一份童真。
老年的钱钟书虽然脸上满是岁月的印记,然而眼睛里却依旧是藏不住的慧黠和天真。
希望读完这两本书的你,能够成为一个既童心未泯又坚忍勇敢的大人。外有无坚不摧的铠甲,内有柔软真挚的灵魂。
编辑:汤谷虞渊
读者暖心推荐心理治愈系列
买即包邮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