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衣怒马一骑绝尘
也熬不过岁月妖怪一样奔跑
德政中路至文明路农讲所这一站,除了地铁站和纪念馆自带给人一种革命根据地做宣传的感觉,一路上却都是一些有名的小吃店。
走到了居民区赶上学生放学,家长们人手一个小屁孩,一手拎着菜一手牵着娃往自家走去。
据资料记载农讲所原为明代修建的孔庙,清代更名为番禺学宫。清末民初曾改为八桂中学。1926年,毛泽东同志在此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53年成立“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至今均为该纪念馆使用,也就变成了如今的农讲所。
途径小巷的时候,遇见一位婆婆正在买大肉粽。广州这边好像尤其爱吃咸粽,而且粽叶裹着麻绳缠着胀鼓鼓的,一个的分量都够两三个人吃了。
还有旁边现烤绿豆饼的小店,围着一圈一圈的人。看到刚起锅,我也赶上凑热闹去买了一份,对于点心我是一向没有抗力的。
在学校外面看着教学楼一个个人头攒动的孩子们,突然有点想念以前在学校的日子。中学时家里和学校只隔着一条街,趴在客厅的窗户上就能看见学校的食堂。
那个破破烂烂的食堂时常被我们抱怨,学校怎么就那么穷都不愿意新盖一个好点,说着要培养祖国的接班人却连后勤工作都做不好。最后毕业了好多年,学校的新食堂终于建好了。
现在想起来,我在学校时到也没正经吃过几顿饭,就是跟着同学们一起瞎起哄。在小镇的岁月波澜不惊,那时候因为离家里太近,也没想过以后那么遥远的日子。
后来大学也是一样,毕业之后就立马建好了一个新食堂,还要美其名曰大学城最美食堂,没有之一。这样一来多多少少,心里是会不痛快的。恍恍惚惚地过了四年,现在想起来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看着路上放学的小朋友们除了羡慕,看到的却总是自己以前的模样。年少的时候好像谁都不着急,熬到岁数大了才会考虑以后。
每天都是一副能high到大半宿的样子,弹弹琴唱唱歌,通宵熬夜看小说一早洗把脸照样若无其事。哪是现在这副模样,一面怕猝死一面熬着夜,一不留神黑眼圈一圈加一圈。
小巷的居民们过着最基本的小日子,一日三餐,丰俭由人,清苦也好富足也罢,反正各有各的满足各有各的烦恼。日子过着过着好像又回到了原点,除了心里时不时的小确幸和小落差。
趁着阳光好的时候就安慰自己一下,毕竟年少的时候谁都不着急,想着为什么在最好的岁月里没有公寓跑车和鲜花,熬到岁数大了才有。鲜肉变腊肉,鲜花变黄花。大概这是成熟的奖励,也是成长的代价。
看着枯黄的脸蛋再也没了以前满满的胶原蛋白,曾想年少轻狂鲜衣怒马一骑绝尘,却也熬不过岁月在身边纷纷窃笑。
然后兜兜转转平平淡淡。
图片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违者举报处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