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在想:我那已经会玩微信的父母看到后会做何感想?
我们古语说“为长者讳,为尊者讳”,别说父母没有犯错误了,就是有错误也得想办法替他们隐藏。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意思是说没有哪个人是完美无缺的,这个“人”当然也包括父母。但是还有一句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意思是说天下没有有错误的父母,纵然父母出了错误也是有原因的、可以原谅的,不能跟人讲的、还需要为父母辩解的,无理由地支持和相信的。
哪一句更客观?答案不言而喻。
小的时候,我认为父母从来都没有做过错事、说过错话,他们的话都是神圣的谕旨,是必须严格落实遵从的,如果出现了与之相悖的事,则肯定是我错了。直到我也当了父亲,才发现原来像我这样如此不完美的人,居然也可以为人之父亲,且还可理直气壮的将自己的错误粉饰的非常之高大上。
有一次,控制不住自己,暴跳如雷的吵了儿子一顿,事后回忆起来,才发现是自己的坏情绪无处发泻,所有找到了一个最弱的“突破口”,也就是向从来不会反抗我的、视我的话为神明的儿子无理由的发了脾气。儿子听的莫名其妙,还以为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一边努力的回忆、一边使劲的自责,一边还非常委屈,这样的场景让我震惊,也让我反省。
我反省自己怎么会轻易的就冲着儿子发火,在我的面前他就是一个弱势个体,我为什么会在弱者面前如此的强势、如此的不讲道理?是我从小时的经历留下的烙印?还是我长大后压抑的个性引发的自我冲突?由此,我回忆了很多,包括我的童年往事……
很多的同学和朋友都羡慕我的独立、自由、张扬、个性、有自己的思想,可是,从童年的成长经历上,我找到了答案,独立是因为我小的时候父亲当兵在外,母亲既要忙活地里的农活,还要照顾比我大三岁的姐姐及我,她哪里有时间管我们更多,所以我们必须自己照顾自己。自由是因为我从小受到的压抑而形成的反抗惯性,母亲嫌我学习不够好、人也不够乖,经常的从精神上打压我,所以,从小的时候我就渴望有一天没有人可以管我,让我自由自在。张扬是因为前述原因,我渴望能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不笨、不傻、不懒、不贪,时常夸张的来表现自以为是的优点,且毫不在意听者的想法……综上所述,别人说我有个性,有思想,其实都是对所受压抑的一种反抗惯性。
后来,慢慢地,一个人走的路多了,需要人扶上马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反省自己的同时,也时常会想一想到底根源深处是为什么,才慢慢地不再迷信,才能“客观地”反思一些往事,当然这个“客观地”是非常地不客观的,因为我所谓的客观也是站在我当下的认识观之下的,等过上几年,我的认识观发生了变化,对过往很多事的看法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
其实,写下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怀疑我自己的父母,而是在反思我是如何做父亲的,我是不是将我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了我的孩子?我是不是以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来强迫我的孩子以同样的视角来认识这个世界?我有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他的想法?我有没有以他的朋友的或者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他的未来?我是不是以强加给他很多本来不属于他的梦想和责任?我是不是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很多本来他想要的快乐与空间?我有没有摆着一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面孔出现在他的面前?
其实答案不言而喻,我所有问的问题基本都是一个反而典型,有一种后悔叫“我本来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本来可以是一个理智的父亲,一个和他一起玩耍、一起成长的父亲,一个和他平等相处、有着共同秘密的伙伴,可是,他却长这么快,还没有等我长大他就长大了,好遗憾!
所以,撸起裤腿蹲下身子,用和孩子一样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和他一起共同的成长,放下自己心中的成见和惯势,尊重孩子成长的独特规律,爱他就给他自由,就尊重他的世界,而不是强塞给他一个我自以为是的世界,并以此来快乐自己!
加油,做一个孩子需要的父亲,而不是“为所欲为”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