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67 或 520 获取 海量免费干货▲
作者:老康 来源:心理严选(satirxinli)
1“你被左右脑年龄测试骗了!”呵呵~
这两天你一定见过这个左右脑的年龄测试:
我的朋友小乙才把测试结果发到朋友圈,立马就有人说,“你被这个测试骗了!”
然后,那人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某公众号的文章《你被左右脑年龄测试骗了!程序员辟谣》,一脸得意地评论道:“朋友圈是个辨别智商的地方”
文章写的是某程序员小哥看代码,发现无论怎样测试,结果是随机的,还煞有介事地引用世界级神经学家的观点,最后证明一个娱乐型的测试是不准的。
小乙饭都快吐出来,压力辣么大,我就玩个游戏,你跟我上课辟谣?还暗说我智商有问题?
你的道理和论证说得如此正确,我是否该给你32个赞?
还记得前段时间,所有人都在分享一样的图片。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个性:“脑洞超大”“性子太急”“好奇宝宝”,玩得不亦乐乎,这时有人忍不住“辟谣”了:根据星座来的、伪科学、别信这个!
”这是“巴纳姆效应”好吧,1948年,心理学家福勒早就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倾向于认为一些空泛的、笼统的描述特别符合自己,即使这些描述是随机选取的。“
巴你mei啊,我也是心理学的好吗。朋友说。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真的很喜欢讲道理,我们称之为“卫道士”;他们见多识广,说起道理滔滔不绝,引经据典,鸡蛋里都能分析出几块骨头出来。可是有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让人尴尬,甚至觉得厌恶?
他们是那么的“认真”,认真到令人觉得无趣。
2你说了这么多道理,
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极强。一单生意,给他报个价格,他就能估算一年的流水和利润、投资回报率以及风险。
有一天,自家老婆从远地出差回来,想让他开车去接。他说,我用APP算过,从机场到咱家40公里,打个的要XX钱,我去接你再兜回来油费都要XX钱,要不你打车回来吧,这样大致就可以节省多少多少钱还有时间成本……老婆立马挂了电话,几天不跟他说话。
他的成本分析得很有道理,可惜他看不到电话对面的那个人。
不仅如此,他对营养学也颇有研究。两人去马来西亚旅游,爱人想吃多点当地的咖喱面和糕点。朋友一听急了,昨天已经吃过了,再吃胆固醇就会上升、脂肪……。爱人不依,“难得出来一次啊”。
他来找我,我说,你讲的都对。可是你考虑过爱人的感受吗?
“感受吗,我是这样分析的……”
“我是问你爱人的感受如何?”
“哦,她应该不知道她是不对的,因为……”
他一直在推理、分析,至于感受是什么?他似乎觉得是一个极其陌生的词。
在萨提亚心理学中,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超理智型,很多心理咨询师最怕和他们交流,因为很难走心。
有一位女士说,自己和先生离婚的时候,他既不生气,也不焦虑,还是那么平静,平静得让人绝望:“你说的是有道理的,不如我们还是好好坐下来讨论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她说,两个人在一起,每天都像在开会。有时就感觉自己在对着一个机器人在说话。晚上抱怨麻烦不断的客户,他要么在旁边看他的新闻,要么就说她不该怎样,应该怎样。
所以是我的错了?她愤愤地说。
他不知道,感情不是数学题,没有对错。
我采访过另一对恩爱夫妻,结婚九年,两人的眼睛里依然有着湖波一样的温柔。我问男方,如果你爱人和你吵架,你觉得她错了,你怎么做呢?男方说,那就让她对就好啦,感情又不是争对错,两个人在婚姻里觉得舒服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我问了女方同样的问题,这位女士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每次不管我哭,还是骂他,他不会跟我讲任何大道理,只是久久地抱着我。”
她特别叮嘱道,吵架的时候千万不要讲道理。
你们平时是怎么交流的?我再问,
把那些窝心的事都拿出来说,说的时候只说自己的感受和对对方的期待。比如像刚结婚两年,每次过年都是先回他家再上来我爸爸妈妈家,我觉得不公平,那年坚持要先回我爸妈家。
当年我们为这事吵了一架,我哭了,不是因为伤心,是因为我听到他的不易,他听到我的委屈。他还是妥协了,我们的关系因为这样交心(交流感受)才越来越好。
亲爱的,家,不是一个需要讲道理的地方,
有那时间,不如给她买一件她喜欢的衣服;
不如赞美她做了半天的饭菜;
不如给她揉揉肩,帮她分担带娃的重担;
不如减少你的指责,给他多点肯定;
如果他不说,就静静地陪伴好了
3对孩子讲道理,为什么他不听
有“讲道理”的夫妻,也有很能“讲道理的”父母。
周末早上,楼上传来了一阵骂声。
“你为什么在墙上画,你知道爸爸妈妈买这个房子花了多少钱吗,你就不懂珍惜吗”
这些声音并不陌生,早上他们送小孩上学,也会说:“你就不能走快点吗,你知道爸爸妈妈要迟到了吗,你为什么不能替爸爸妈妈着想”
考试成绩不好,道理说得更多了:为什么这道题都错,上次不是跟你讲过了吗;你这样的成绩,以后怎么升初中,你以后怎么跟别人竞争,你想过没有,爸爸妈妈每天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你……”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在被黑暗的理性吞噬前,童年的世界由听觉、嗅觉、视觉来建构和丈量。”
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是由感官来实现的,他们不在乎你说了什么,只在乎你怎么说。你的面部表情,你的声音,你的语调,你的声音里藏着爱、欣赏,还是指责、不满。
他们不在乎你赚了多少钱,只在乎你是否看到他们的感受。
你在乎的,是孩子,还是那些孩子认为不重要的东西?
我昨天头条发的文章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女儿失落地说:"乌龟死了……"妈妈几乎条件反射回道"你做作业了吗?"
有家长给作者写信说:我们根本就把孩子当作掌上电子宠物,按一个键,要他吃就吃,要他拉就拉,我们从没想过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不被照顾,除了跟父母关系不亲,将来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感受给封闭掉,刻板、缺少热情、固执、偏执、不会交朋友……
说得有些远了,咱就一句话总结:
家是讲爱的地方,
不是讲理的地方,
讲理的地方是法庭。
END
来源简介:本文系心理严选(satirxinli)原创,严格挑选生活中的心理学好文好课(婚姻、亲子、职场)。本文作者:老康,心理学达人,单手抱娃不说累的奶爸。欢迎转载,回复 “转载” 即可
说说你的感想?
(点右下“写留言”)
心 理 严 选
婚姻|育儿|职场|治愈
▼
总有一顿饭,让你吃得泪流满面
不要让别人的大脑替你思考
看清夫妻吵架这3种心理,婚姻才会变好
逆袭北大、《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学习是突破阶层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