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生命之光读书汇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免费订阅』
编者按这一期介绍读书会中带领人引导讨论的一些小技巧。读书会的现场讨论中,有时候会陷入尴尬的冷场局面。当然每个读书会现实状况不同,参与者自己没有事前很好的预备,或是讨论的问题难以引起大家的共鸣等等,都可能是造成这类状况的原因。带领者需要有自己的评估,也需要尽力尝试不同的方法鼓励大家的讨论。本期文章介绍一些小技巧,可以尝试使用在读书会活动或查经小组的讨论中。
读书会引导讨论的9个技巧作者:aquila005
讨论是否热烈精彩常是读书会成败的指标,带领人应该避免参与者无建设性的谈话或偏离主题的讨论,进而带领大家紧扣主题,使得重要的话题能够充分讨论与发挥。以下是带领人带动良性讨论的一些技巧。■ 1.分享相关资料当讨论陷入单一思维模式,没有其他创意和想法,会显得枯燥乏味而冷场,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相关资料带入讨论中。这些资料不管是补充阅读材料的背景信息,带出一个实际的例子,或是提出相似、相反的观点,都可以让讨论的话题更有多元发展的空间,而能重新热烈起来。有时候讨论当中意见对峙陷入僵局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资料中的佐证来减少争议,缓和紧张气氛。■ 2.分组讨论若是读书会人数较多,难以充分交流,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先将参与者分成人数较少的不同小组,在小组中集中讨论几个问题,然后可以在小组讨论之后互相采访,各派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听到其他人的讨论成果。这样既可以让每位参与者都有充分的机会发表意见,参与讨论,也能更有效地融汇众人的多元意见,获致丰富的学习成果。■ 3.将主题化成引发讨论的问题当成员陷入沉默的时候,可以将主题转化成问题的形式,将大家的心思聚焦到核心主题上。例如讨论的主题如果是友谊的益处,带领人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友谊可以给人带来哪些益处?”“书上提出了哪些益处?”“你自己的经历如何?”使参与者能经由简单的答问,打开讨论的管道,不致于茫然无所适从。■ 4.找擅于发言者询问当读书会讨论冷场的时候,带领人可以刻意找擅于发言的成员,请他发表意见,比如简单提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因为平常喜欢发言的人反应快,也比较没有得失心的包袱,临时发言也比较不会怯场,也能急中生智,畅所欲言,不会造成尴尬的场面。不过这里要注意一点,擅于发言的意思是能够针对主题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离题的随意分享。■ 5.重新表述在讨论中,有时候会出现话题偏离、扩散的状况,大家谈说很多题外话,这时将讨论的阅读材料重点重述一遍,或是回顾一下,会是比较好的方式。例如,“作者在这一章分成五个小节来讲述,每个小节的重点是层层递进的……”这样能够让成员重新回忆起材料的内容,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也许可以从材料的重点内容中能触发新想法的灵感。■ 6.从结论反推有时候单独列出作者的观点,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多讨论的空间,这时如果将追溯作者得到一个结论的过程,当做是一种“侦探”的活动,可以增加趣味,也能引发参与者提出更多的意见。“作者在这里如此认为,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他的理由又是什么?”由参与者来寻找作者的证据,说出理由,再探讨作者的动机和前设,这样下来对作者的观点会有更深的体会。■ 7.比较不同看法含义丰富的阅读材料通常会有不同的解读,也就是说越是精彩的书,带领者越是不能默认大家的理解都一致。同样的一段材料,读书会参与者常常会有不同的理解、领受和体会。针对一段精彩的文字,可以邀请大家说出各自的大意陈述或是不同的理解、收获,然后再讨论不同观点、看法的差异性,还可以进一步深究不同看法的根源在哪里。这样讨论就容易推进到更深的层次。■ 8.提反面问题有时候一个问题提出来,大家也许一时难以作出合适的回应,这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同样的问题,通常是从反面的角度来问。比如,“基督徒每日读圣经会带来怎样的益处?”可以反过来问,“基督徒不读圣经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样可以帮助参与者有更多的思考角度、也更容易作出回应。■ 9.建立书本与生活的关联为了提高成员参与讨论的兴趣,投入更多的情感,以及建立生活的关联,可以鼓励大家以具体经验来连结讨论的主题。例如简单地使用类比的问题,“有没有人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这里所描述的激烈情绪你有没有发生过?”“你有没有过类似书中的这些想法?”还可以用“假如”开头的问题,“假如你是作者,你会怎样重写这段话?”“假如这里所描述的原则,真实地实现在你的生活中,会有什么场景出现?”“假如你是书中的这个人物,你会怎么做?”
来源:本文作者aquila005,改写自《读册做伙行》一书第六章相关内容。
充满活力的读书会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微信号:生命之光读书汇
联系邮件:35990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