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合适的沟通对象不容易——我说什么你听得懂,你说什么我也听得懂,这实在太幸福了。
但通常情况下,我们遇到的人并不是如此,大家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各说各话。处理误解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更别说处理彼此的分歧了。
之前薛之谦与李雨桐的矛盾事件,在网络上连续更新,吃瓜群众看的目不暇接。双方各执一词,始终没办法在这场纷争中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任由事件在网络发酵。
在两性、亲子、朋友之间, 常常会因为误解、伤害而无法有效沟通或者放弃沟通,走到关系僵化的地步。更有甚者,最终形同陌路,反目成仇。
因此,有效沟通在人际交往中就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什么才算是有效沟通呢?
TED掌门人克里斯·安德森在《演讲的力量》中讲到:
有效沟通的本质是你能通过语言文字,让对方理解他原本不懂的东西。而演讲与写作的核心就在于有效沟通,并且是高效沟通。
因此,学习有效沟通的方法之一,就是学会演讲。
罗辑思维说:在个人崛起的时代,演讲早已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软实力;
可以见得,演讲能力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为什么要提高演讲能力 ?作者在书中讲到:无论今天公共演讲有多么重要,未来只会更加重要。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极其稀缺。
老话讲,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现在,无论酒多香,你都需要付出一些行动吸引大家的目光。否则就会被其他的味道所淹没。
就像现在很多公司的创办人,都是通过演讲来向大众展示自己的产品。比如前一阵刚过去的苹果发布会,还有罗永浩、雷军等做的大量产品展示会。
公众演讲是最具温暖、温度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传递思想的方式。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演讲感到恐惧?走上公共的舞台,少则几十人、多则成千上百的人盯着你,这是一件想想都可怕的事情。
2012年,有关实验曾对815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公共演讲是他们最大的恐惧,超越了蛇、深水、甚至死亡。
就连鼎鼎大名的演讲大师卡耐基,也曾因演讲造成的过分焦虑与挫败感,而想到轻生。因此恐惧很正常。
但是,这样的恐惧感因何而起?
公共演讲存在着许多风险——除了当时的体验,还关乎我们的长期声誉,我们会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我们会认为,发生在公共舞台上的一切一定会影响自己的社会关系,所以就产生了更大的顾虑与不安感。
但是如果具备正确的心态,你会将恐惧转化为宝贵的财富,促使你充分的准备演讲,充分的准备以增加自信,克服恐惧。
但有些时候,错误的演讲方式会让你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日积月累更加剧你对演讲的恐惧。对此,书中指出演讲的4个常见陷阱,我们应当避免:
①推销策略:索取
演讲的目的本应是给予,而有些人却想要索取。
比如一些人表面上是给学生讲授知识、道理,但其实都只是为最后卖自己的书作铺垫。
演讲人应该为一个慷慨的给予者,为观众带来一些神奇或美好的东西,而非一个令人讨厌的自我推销者。
书中提到,即使是推销员,目标也应该是给予——优秀的推销员会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想象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并且事实证明,当你真诚的想要给观众分享你的思想、建议时,观众自然会感受到。TED演讲史上就曾出现过一次这样的事例:
一位人权律师在进行演讲时,他的律师所急需100万美元处理一些事情。但他并没有在演讲中提及此事,而是专心于演讲。
精彩的演讲让观众起立鼓掌了好几分钟,更神奇的是,他在会后得到了130多万美元的资助。
我们现在常说的“自来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只要别人能感受到你的用心、真诚,就不怕没人赏识。
②漫谈
实际上,演讲是一个在特定时间、场合、方式下,传达思想和观点的方式。如果你只是长篇大论,讲了半天不知所云的话,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让大家失去兴趣,让演讲达不到效果。
③公司人
公司人就是他的演讲、他的观点和表达仅仅围绕着自己的公司、团队等等,让人无法产生兴趣。
因此,如果要谈到你的公司,你完全可以在开头加上一些能引起观众关心的话,比如:
某年某月,我们有一个惊奇的发现,每个办公室都有可能削减60%的能源消耗,而其产生几乎毫无损失,让我分享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然后再开始讲自己的故事。
④表现者
也就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很多人把演讲做成了表演,而没有关注思想的传达。
实际上,演讲的核心本质就是思想的传达。
当我们准备一个演讲时,要搞清楚要传达的思想是什么。并且,每一次传达的思想最好只能有一个,这样听众才不会被太多的内容弄晕。
如何进行有效的演讲?作者在书中分享了成功演讲的五个核心准则:联系、叙述、解释、说服、展示。
①联系:与观众建立起信任的纽带
知识不能被塞进大脑,而要被大脑吸收。因此,在你把一个思想植入他人内心之前,首先需要得到他们的允许。
人们很难向一个陌生人敞开心扉,你需要像一个值得信赖的导游,赢得旅客的支持。尽快与观众建立联系有以下5个方法:
一开始就进行眼神交流,演讲开始前找到几位观众,看着他们的眼睛、点头问候、面带微笑就可以了。
幽默是最好的武器,让观众发出笑声。
放下自我、保持虚心,适当情况下甚至可以幽默地自嘲。
真诚地讲故事。
②叙述:故事的强大魅力
故事最能够激发人们的情绪,它的魅力巨大。讲故事时,牢记以下4点:
故事要有一个引起听众共鸣的主人公;
通过激发兴趣、制造悬念或危险等形成故事的张力;
适当提供细节。如果细节太少,故事会显得不够生动,如果太多,则会显得拖沓冗长。
故事用以说明或强化自己的观点,因此要赋予你的故事一定的意义。
③解释:如何解释生涩的概念?
解释,是有意识地向人们的认知模式增加一种新的元素,或者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对现有元素进行重新排序。有效解释的核心元素有以下5个:
从观众的角度出发;
点燃好奇心;
逐一介绍概念;
使用比喻;
使用例子。
④说服:用推理一步步征服观众
说服比解释更加彻底,因为它需要在建构新的思想之前,先破坏旧思想。它是用一种更好的思想改变人们的世界观。
说服的核心是推理,且具有长久影响力。推理可以用直接输导、侦探故事、视觉资料或铺陈的策略。
⑤展示:请给我惊喜
展示,是让观众获得一种思想最直接的方法。对此作者举了4个例子:
展示你最新的画作,演讲围绕画作展开;
演示你发明的产品;
描述你对未来一个自给自足的城市的愿景;
展示50张你最近穿越亚马逊丛林时的精美照片。
通过这些事物给观众带来新奇的体验,让观众接受你的思想。
结语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机会传达自己的思想,比如开会、聊天的时候。
我们完全可以用演讲的思想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沟通,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基本技能:
你的目标不是成为丘吉尔或者卡耐基,而是成为你自己。学会有效沟通,做自己,分享有意义的思想。
这大概就是演讲的力量、语言的力量了吧。
参考书籍:克里斯·安德森《演讲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何似,精读主创。平凡生活中,有暗香盈袖。
更多何似的文章,请点击:
不要和“没眼力见”的人做朋友
3条建议,避免你成为低品质的勤奋者
小心这3件事,正在慢慢侵蚀你的思考力
与人相处是一门大学问,你需要知道“同理心”“倾听”“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打开《成长词典》,深度学习这些概念。
每天进步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中间也许只差一个《成长词典》。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成长词典,让你的表达更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