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英伦对决》
编辑 / 张荆棘
昨天晚上发完推送后,我们几个一起去看了《英伦对决》。
在以往的印象中,成龙出演的电影似乎都是一个套路,一边飞檐走壁,一边杂技嘻斗,以此来抓取观众的每一双眼睛。
所以走进电影院之前我是有些担忧的,如果一部片越把全部的赌注都压在演员的动作部分上,那它的剧情就越容易陷入陈旧的套路。
但从影院出来以后,我对远夏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第一次看见大哥被打的这么惨。”
也就可以发现这部片跟我们原来预设的结果有多不一样。看完之后,我们一边吃宵夜一边讨论里面的剧情,并觉得这值得写一篇推送聊聊。所以今晚打算介绍一下我们对这部片的观感,不过想到大家都在放假,比起看文章一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这篇文先说结论:
如果你在国庆期间会去电影院,首选《英伦对决》。
@王泽鹏
“普通人与世事的抗争”
《英伦对决》刚上映时,我一个人在大学城把它看完。
刚进电影院时,看到了贴在墙上的海报,底下有句话写着:“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电影一开始没多久的时候,观众就能读懂这句话——
成龙所扮演的老父亲在上访得不到任何的答复,在万般无奈与愤怒之下,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为死去的女儿伸张正义。
这就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出处,它是整部电影的开端。
只不过,我更喜欢用另一个角度去诠释这部电影:一个普通人与世事的抗争。
当年过60的父亲,坐在英国政府的办事大厅里,当他的上诉跟本得不到任何回应时,他是在那一瞬间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城市如此,这个制度如此。”
但对抗世俗所定下的潜规则并不容易,影片在老父亲一步步完成自己的抗争时,也同时用另一条线一步步展示了,世俗之下更深的规则、更复杂的纠葛。
看完整部电影后,会令人忍不住感概,在世俗的既定规则之下,即使是当过特种兵的老父亲,也仅仅是个普通人。
生活中被世俗所压,被逼到步步后退的事情也总是存在着,这也是我喜欢《英伦对决》的原因——不在于它那“无需再忍”的怒气冲冲,而在于它故事情节里,那些普通人抗争世事时的所有情绪。
@远夏
“血性与和平”
在踏进电影院之前,荆棘就跟我说过,这部电影的剧本来自一部叫《The Chinaman》的小说。
比起本国的文学作品,我会觉得外人眼中的中国人,往往会更真实一些,也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呈现出去的样子。
在这部电影里,好莱坞是这么诠释中国人的。
·血性
女儿在恐怖袭击丧生后,关玉明为了得知罪犯的信息,从身边的小警员,到当地的警局,再到北爱尔兰第一副部长的办公室,处处都不放过。
而每一次,也都会遭受打击,要么是“你别来添乱了”,要么是“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在英美文化下,人们是注重规则的,既然程序上不行了,事情也就等于没希望了。
不过关可不这么想,为了复仇,不惜带着60岁的身躯,一次又一次地在汉尼斯身边制造爆炸,去推进案件的调查。
连一个死都不怕的人,还怕规则吗?
·和平
当血性与和平这两个词出现在一起时,似乎是有些违和的。
但如果你仔细看过关玉明在整个事件中的处理方式,你会感叹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组合是不可能的。
第一次在汉尼斯办公室制造爆炸时,选的地点是无人的卫生间;
在农场安放炸弹的过程中,只把护卫击晕,而不取人性命;
农场外面对刀刀致命的肖恩,都能在制服它之后,俩人促膝对谈。
不过到了那五个恐怖分子的老窝时,关玉明可就没那么仁慈了,掏出冲锋枪,无论男女,一概扫射。
不主动伤人,不滥杀无辜。
但,血债必定要血偿。
这是中国人对于“和平”的逻辑,也是几千年来的血亲复仇观。
这种组合搭配的巧妙,就像谁也想不到,一个60岁老人,也可以和“燃”无缝契合。
而在《英伦对决》里,这一切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再次推荐。
@张荆棘“没落俗套的剧情”
《英伦对决》这部片,让我觉得最出彩的,是两条平行又交织的故事线和线下的人物。
关玉明(成龙 饰)这个角色。还是一如既往地自带光环:年轻时在越南战场上当过特种兵,被升为排长。但他的出场方式,却自带无力感(无力感贯穿了这个角色)。
开场不到五分钟,伦敦的OBT银行遭遇恐怖袭击,而关玉明和他的女儿就在现场。跟其他大片不一样的是,特种兵这个身份并不能让关玉明在爆炸面前做出任何反抗。
女儿就这样死在了他的怀里。
如果换成一部标准化的好莱坞大片,关玉明应该就此开始他的复仇之旅,先是单枪匹马干掉凶手,再顺着线索将“幕后组织”给一锅端掉。这是标准的三幕式剧本:遭遇低谷,为了复仇做准备,与坏人最终决战。
可《英伦对决》之所以好看,正是因为它跟平时的大片不一样。
在影片的前四分之一,复仇其实不是关玉明的第一选择。
他曾相信过警方,但日复一日的过去,案情仍然毫无进展。这才使得每天坐在女儿房间的时候,他开始想:除了等,我还能做什么?
这是他的第一个转变。
而且他的做法也在改变,一开始只是去到警局询问进展的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逼问汉尼斯:厕所炸弹,偷拍汉尼斯与情妇的照片,再到后面的农场炸弹和森林里的埋伏。不过这一切,他都只是为了把杀掉女儿的恐怖分子找出来。
在这整个人物转变的过程中,关玉明作为一条暗线,以复仇为目的为观众牵引出另一条剧情线,把UDI、北爱尔兰和大英帝国的政治背景故事一段段地拉扯出来,让整个故事变得开阔起来。
人物的转变推进了故事,故事的发展又让人物再度转变,得当的节奏感,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最佳手段之一。
另一条剧情线的代表人物则是汉尼斯(皮尔斯·布鲁斯南饰),由他引起的UID与英国警方的博弈,在我看来比动作戏要精彩得多。不过我就不再多说了,因为我觉得还是得留给你们,去电影院探索剩下的剧情。
国庆假期时和泽鹏讨论了一下这个档期的电影,发现有几部国产电影都非常不错,于是感慨说,这一年国内电影的水平其实或多或少都在慢慢上升。
而之所以推荐这部电影,是因为我们发现有几部电影的口碑非常好,以至于大家都跑去讨论它们,这部票房第二的电影,在网络上的声音反而略显单薄。
电影确实是好电影,也是成龙的突破之作,知乎上有人形容:“上一次看到成龙这样的电影,是八年前的《新宿事件》。”
他说的是真的。
晚安。
插图 |
音乐 |
作 者 介 绍
杂乱无章编辑部
放假是不存在的
“嘿,长按二维码,跟我们一起有趣”
我们想给你一个理由 继续面对这烂生活
信箱:WeAllMessUp@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