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国馆
——国馆君按
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强调彰显个性的新时代,
群魔乱舞、妖孽辈出,
其中有四大活宝:
丑还到处作怪的人,
穷还使劲装的人,
蠢还懒得要命的人,
以及没文化还瞎显摆的人,
令人反感作呕,
我等良民招惹不起,一定要远远避开,
免得惹上一身骚气。
丑还作的人
网络上大名鼎鼎的罗玉凤,
江湖人称凤姐。
她“身高一米四六,死鱼眼,蒜头鼻,蛤蟆嘴”,
长相实在不敢恭维,
但偏偏她还自信心爆棚,
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
主要研读经济类和
当年她初到上海,
就在陆家嘴附近发了上万份征婚传单,
把择偶条件定得非常离谱:
“誓嫁1.76-1.83米的清华或北大硕士生,
长得要阳光帅气,
必须是经济学专业或精通经济学,
东南沿海户籍,前女友无堕胎史,
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顶尖型企业或银行者除外。”
如果她只是为了出名,
而自我炒作、甘当小丑,那倒还罢了。
在温州动车事故发生之时,
她为了搏人眼球,竟大放厥词说,
事故中的死难者,
“死前都听过大名鼎鼎的凤姐,
所以他们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他们“为中国的人口优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所以他们的死绝对是重于泰山的,是死得光荣的”。
这些奇葩言论,简直毁人三观,
常言说得好:“丑人多作怪。”
心存善良和正义,好好做点对社会有利的事,
方能获得他人的尊敬;
但以作怪的方式,故意哗众取宠、为难他人,
甚至挑战社会底线,
那真的就是惹人生厌,怎么洗也洗不白了。
网络红人罗玉凤
穷还装的人
天涯上看到一个故事。
iPhone4刚出来那阵,
她看身边好多人都买了,
觉得自己也要买,拿着倍有面子,
仿佛有一台,自己也摇身变成了白富美。
但她一个普通学生没那么多钱,
为了省钱,她吃了几个月方便面;
为了挣钱,她拼命出去打工,
还在淘宝上卖原味内裤,
终于在降价时买上了一台,嘚瑟得不得了。
她后来工作了,月收入只有两千,
没假期没双休没医保,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
可谓彻彻底底的低收入了。
但iphone5s又出来了,
为了能迅速换上新手机,要装牛逼,
她竟然公然出价约炮,
把男人带到出租屋里,
打一炮能挣上个百来块,
就这么百炮轰鸣之后,
总算凑齐了买“爱疯”的钱。
朋友看不下去了,
委婉建议她不要非得为买iPhone折腾自己,
别的便宜智能手机也能用,
没必要生生把自己搞成月光族,
她马上怒怼回去:“我这是消费观先进,和欧美国家一样,
你懂吗?只知道存钱的乡巴佬!”
作家呆呆和尖尖分析过这种心理:
“穷人为了避免自卑心理,
为了防止被人看不起等等,
他们往往会掩盖自己贫穷的事实,
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富’的状态。”
明明是吃死工资的小白领,
非要买一大堆奢侈品;
明明是国家级贫困县中的贫困户,
非要把红白事办得轰轰烈烈;
明明自己手头紧得不得了,
朋友借钱二话不说就借了出去。
穷其实没有什么好丢人的,
真正丢人的,是穷还打肿脸充胖子,
讲排场、好面子,
玩着和自己收入不相匹配的消费,
逼得自己透支自己的人生。
蠢还懒的人
有一位中国人,因工作原因,
在海外某落后穷国待过一段时间,
曾和当地建筑工地的中国包工头聊天。
他发现建筑工地上,
几乎全是带过来的中国员工,
根本看不到当地人。
他十分好奇,问包工头为啥不用当地人。
包工头笑着说:
“我们公司要用当地人的话,
公司就亏死了。”
包工头说,当地人大多蠢蠢的,
技术性的工作,
教中国人一次就学会了;
可要去教当地人,
教上十几次都还是学不会!
中国有句老话,叫“勤能补拙”,
人蠢不要紧,只要勤快肯用工夫,
多加练习,也能有一番作为。
但是当地人不仅蠢,还懒得要命!
中国工人能吃苦耐劳,
一连工作12个小时都没问题;
当地人才工作3小时,就大喊太累,
说要休息一下,不休息不行。
工资也从来不敢提前发给他们,
只要他们一拿到工资,
第二天就不来了,撂挑子不干,
拿着这点工资,
花光了没钱了再另想出路。
这个国家缺乏基本的工业,
连最简单的指甲钳都需要进口,
本国完全不能生产。
这个国家长期经济落后,
固然与当年欧美列强的殖民剥削有关,
但本国存在这样一些蠢还懒得要死、
不努力不上进的老百姓,
恐怕也有不小关系。
高尔基曾说:“懒于思索,
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
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
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
这就是‘愚蠢’。”
蠢还懒惰,只会越来越蠢,
直到远远被人甩在身后。
没文化还瞎显摆的人
这年头,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了,
大多数人吃饱了穿暖了,
就开始有文化需求了。
其中有些爱显摆的,
买几本读都不读,先拍个照,
发在朋友圈或微博里晒一下,
或者隔三差五在朋友圈里发一段名言,
以证明自己是有别于劳苦大众的文化人。
当然真有文化还好,
天天臭显摆,别人也拿你没辙。
没文化还瞎显摆,就特别遭人厌恶了。
明星靳东,昵称“老干部”,
早些年,在大众心中的人设,
是有文化、爱读书、学问渊博的文青。
殊不知这是明星刻意营造的公众形象,
本身文化欠缺,长期装下去就会露馅。
靳东在微博上显摆文化,
把“在这个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着”这句鸡汤,
当成是梵高的名句;
他还喜欢装有文化打繁体字,
结果低级错字连篇出现。
最要命的是,
他号称“每晚睡前会看一套专业丛书,
每次七八页,牵涉到数学知识,
自己搜了一些诺贝尔数学奖得主的文章,
让他发现了数学的乐趣”,
可惜诺贝尔他老人家并没有设数学奖,
不知道他在哪个平行世界读了这些文章。
比起没文化还瞎显摆的人,
文化程度不高的岳云鹏反倒显得坦诚,
他曾经自嘲过:
“我没文化怎么啦?我骄傲了吗?
我自豪了吗?很多人都没有文化……
发的微博,自己都看不懂!”
网上有句话说:“没文化不可怕,
可怕是你没文化还不低调点。”
千万不要把别人当傻瓜,
没文化还装文艺青年、社会良心,
经常引用一些毫无根据的名言,
绝对会让人笑掉大牙。
能扎扎实实、静下心来去学点文化,
比浮光掠影听两句鸡汤名句就去臭显摆,
要令人佩服的多。
毕竟读书学文化这种事,
是为充实自己而学的,
可不是为了人前显摆的。
一律本末倒置,就显得万分可笑了。
靳东在立秋当天发的微博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5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在我们这个一切都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新时代,
在这个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时代,
在这个人人都受够了谦虚、勤劳的传统美德,
争先恐后彰显自己个性、表达自己不凡的时代,
网络上、社交媒体上,
乱象如同开闸放水,潮涌而出,
各种奇葩活宝,都能凭借自己的奇葩,
在这个嘈杂的社会赚取足够的眼球,
用众人的目光换取生存的资本。
然而巴菲特说:
“只有潮退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一切的喧嚣,终会回归于平静,
当浓雾散开,高清的世界去除马赛克,
能好好生存下去的,
本期编辑:思有邪
本期主播:小楼jolie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国馆君推荐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历朝通俗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