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生命,请尽情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日期:2017-09-26 作者:霖君 来源:拾文化 阅读:

生命,请尽情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我们生而为人,

某种程度上,

就是为了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而活的。

这个世界有太多被我们标为“浪费时间”的事情,或许是花一个月去徒步深度游,或许是安安静静坐下来看一整天的书,甚至是趴在窗台上发一下午呆……

这些被浪费的时间,反而成为我们最宝贵的回忆,我们生而为人,在某种程度上,不是为了钱,恰恰是为了这些当下觉得美好的事物才存在的。

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比这更幸福的存在了。

大三的有段时间,没什么课,没什么事,关键网还特别差,于是我每天的日常就是,发呆,画些小稿,去图书馆看书,来回的路上在没什么人烟的校园里招猫逗狗,甚至趴在凉亭上看下面情侣谈恋爱……

同寝室的软妹子见了评价:你怎么就这么闲啊。

其实,如果可以,我还想活得更闲一点。

因为这样的生活能让我快乐啊。

发呆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更不用说还可以画画,去图书馆看喜欢的书,沿途喂喂流浪猫,逗逗流浪狗,哪怕是看情侣谈恋爱,也是这个世界上最青春最美好的事啊~

同学一个个去工作室给导师帮忙,找实习找工作的,我当然知道大学生活的宝贵,应该积极参加活动,多学习,多比赛,多实习……

我这种“荒废”大好时光的人,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反面教材。

可这人生漫长,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养家努力带孩子……真的有一个时间,是你认为终于可以休息的时候吗?

即使有,恐怕那个时候,离你到另一个世界,也不远了。

所以人啊,向未来看,永远都是看不清的,我特别不喜欢定太长远太长远的计划,一部分原因,就是被完不成给折腾烦了,你制定的五年计划再详细,也不如一个未知来的措手不及

所以为什么我们还要这么拼命与着急呢?我们所浪费的当下,就是临终前要追悔的曾经

之前我有一篇文章,写的是《活着,死亡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对死亡有多恐惧,对物质就有多在意,精神就有多匮乏。

像个随时准备过冬的仓鼠,不囤积几百倍的粮食,是永远无法心安的,缺乏安全感的我们,往往忙碌一生,奉行的都是“好钢花在刀刃上”,这种难以抚平的不安让我们没有太多精力真的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甚至久而久之,我们已经忘了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理智的,但生活并不是数学题,我们真的没办法绝对的理性对待。

之前知乎上关于理性自律,有一个高赞回答,乍一看上去,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1.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把朋友圈关了,什么微博、今日头条或者新闻类 app 也都删了吧。这些东西都是浪费时间,你删了它们,时间一下子就能多出一大块。

2.停止不良的购买习惯:不要再用信用卡了,不要养成先消费、再付款的坏习惯,而是要先付款、再消费,这样你能省下不少钱。

3.有计划地做事:每天早上,花 5 分钟列出今天必须完成的 3 件事,你的做事效率一定会提升。

4.提升自己的内涵:规定自己每周读 2 本书,坚持一年,一定效果拔群

我身边还真的有人这么干了,删掉朋友圈,微博,不再逛淘宝,b站,就连最近流行什么歌,什么嘻哈,什么薛之谦,她都通通不知道,半年过去了,她的确成为了一个高度自律的人,然后呢?

然后好像没了。

尽管她告别了朋友圈和信用卡,还读了很多很多书,但是她的生活,和一年前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大概是因为:生活应当是有弹性的,它并没有标准的方程式。

有人会告诉你,每天要做三件事,但是为什么不是四件事,五件事?有人告诉你每天要看两本书,为什么是两本,哪两本?有人会说娱乐至死哦!别看那铺天盖地的信息和新闻啦!但是做个苦行僧隔绝网络就是对的吗?没有微信现在我们还怎么办公?

其实,他对你的生活一无所知,生活也远远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你每天的时间恒定,如果把看朋友圈和新闻的时间去掉,都用来看书和学习,它能全部转化为你的硬实力吗?

不是。效率,选择,吸收,这都是你的问题。

你每月的收入恒定,现在把用信用卡的机会全部抛弃,你就能多出原本用信用卡花掉的钱,而没有其他损失吗?

不是。你可能错过了优惠的商品,且不妨碍你用现金购买更多东西。

控制欲望的初心是好的,但为了控制欲望而斩断渠道,却往往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自律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这位尝试高度自律成功我的朋友,回想起她在澳洲读书时,毕业前那三个多月的空窗期,每天无所事事,迷恋练字画画和做甜点,日复一日,字帖写了好几本;插图从甜点,到解剖图,无所不涉及;甜点做的有模有样,获得一致好评……

和完全自律并且努力拼搏的自己相比,她说,还是那段日子过的逍遥自在啊。但你能说,自律的时光才是对的,曾经无所事事但愉快地时光就是错的吗?她分明练就了一手好字,自学了一笔好画,甚至甜点到现在都让人唇齿留香。

生活中,确实会有那么一些时刻,让你去做那些看似和目标毫无关系的事情,比如,你可能突然迷上了一部电视剧、痴迷于一部游戏、或者对一门冷僻的学科感兴趣。

但你完全没必要为此而愧疚。

因为,这样偶尔偏离轨道的你,才是真正的,活着。

享受当下美好生活的你,才是活的最鲜活灵动的你。

其实我身边有很多人,自律理性而不自知,甚至已经不知道“自己想要的轻松愉快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们小时候尚且知道,想当个科学家,当个解放军战士,当个宇航员,哪怕当个超人……后来渐渐地,我们不再去想自己喜欢什么了,似乎自己的个人爱好,在宏大的目标,高考,就业,成家前,已经不值得一提

毕业前和同学聊天,说起将来想干什么,我说我们抛开能力和金钱的问题,就说说到底喜欢干嘛好了,我说我想做个旅行作家,满世界飞,看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画画,写字。轮到她了,则面面相觑,最后她说:“我没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找个稳定的工作就好,老师好了呀~”

在她停顿的那十几秒的时间里,电光火石之间她在思考些什么,曾经的理想?曾经的爱好?还是被现实打败的所有任性?……最后,她选择了“安稳的工作”。

现在毕业好久了,再次问她过的怎么样,工作如何未来如何,她的回答依然是不咸不淡的“日子过得下去就好”,混着混着,工资总会涨,爱人总会来,日子总会过下去……是啊,日子总会过下去,但是你究竟喜欢的是什么呢?她从没想过,也不后悔,用她的话说,“你想要的这么多,不觉得累吗?”

我不知道我俩谁比较累,如果因为兴趣多所以累,那大概是我累一点,但我不准备悔改。

我只是觉得,在我们之前的那些岁月里,人从生,到读书,到工作,到结婚,全部都是被别人支配的。

而我们,第一次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它们甚至可以只和兴趣和美好有关,无关物质报酬,无关功成名就……它们就只和你这个人有关,你喜欢,便去做,就是这么简单。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我侥幸可以,为什么要错过?

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这是台湾黑松汽水的一句广告词,大概是十二年前,我在一本广告杂志上偶尔读到。在遇见这句话之前,我一直被职业和工作所驱赶,我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到底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则是无效的,我想,这种焦虑一定缠绕过所有试图追问生命价值的年轻人。是这句广告词突然间让我明白了什么,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后来,当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便问自己,你认为它是美好的吗?如果是,那就去做吧,从这里出发,我们去抵抗命运享受生活

现在,我把这句话送给十八岁的女儿

这段话来自吴晓波写给女儿18岁的信,《请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只要把昨天和今天做好了,就很开心了,不去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担忧未来,人生无数十字路口变化多端,怎么可能每个你都猜对?你都准备好?

人活着总是有不幸和身不由己的,这是我们逃不过的劫,也是我们活着的代价。

但哪怕一个月有一天,能让自己开开心心,不用神经紧绷,也不用哭丧着脸,觉得世界辜负了这么努力的自己,而是发发呆,听听音乐,看看剧,躺在摇椅上晒晒太阳,像只猫一样懒懒的度过,也是好的。

这一天不叫浪费时间,这一天才是活着。

而这些与美好共处的时光,都会成为你贮存的能量,用来对抗未来可能遇到的所有黑暗,低谷与绝望

ps:文中动图全部来自maoni sakai。

 - END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生命,请尽情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