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属于朋友圈鄙视链的哪一环?
日期:2017-09-18 来源:行动派DreamList 阅读:

你属于朋友圈鄙视链的哪一环?

2个月前,我们都被一则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刷屏,相亲鄙视链油然而生

男性直接以资产来排序;而女性则排序为:北京户口+貌美如花>貌美如花>容貌一般>女博士>属羊。

前几天又看到一篇文章,也是10W+,说什么朋友圈也有鄙视链,让读者对号入座(以下排序由高到低):

 -1- 

冷漠看戏呵呵哒

 -2- 

咖啡看书性冷淡

 -3- 

日常晒娃秀恩爱

 -4- 

自拍美颜九张图

 -5- 

晒包晒吃爱炫富

 -6- 

求赞求投票求转发

 -7- 

微商代购晒转账

 -8- 

谣言鸡汤震惊了

这让我想到了一些朋友圈文化:“晒旅游凹造型”、“晒电影票根”、“聚餐动筷前先发朋友圈”等等,有人捧你点赞,有人认为你在装逼,也有人觉得你是LOW逼,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

而我今天要谈的,不是具体哪一种鄙视链,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鄙视这种行为本身。

短期,鄙视好像帮人获得了优越感,但长期来看,现实往往是:你鄙视了别人,却害了自己

1、这些鄙视链中,一定有你

首先得搞懂,鄙视是什么?

我们常说鄙视某某人,这是个体间的鄙视。但互联网文化兴起后,鄙视往往发生在群体间。

这种群体鄙视,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

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更优越;

外群体歧视(out-group derogation):贬低其他群体的价值

比如我大学玩了2年的Dota,和LOL类似的一款游戏,你随便到贴吧、微博、知乎上搜搜,就会发现Dota玩家群体和LOL玩家群体撕逼特别凶。

撕什么呢?主要就是争论谁比谁高级。

玩Dota的鄙视玩LOL的:我高级,你垃圾!LOL玩家也以同样的形式回击:我才高级,你才垃圾!

这条鄙视链的上游还有魔兽和星际争霸,下游还有王者农药:)

鄙视链还可以列举出无数条:

● 城市鄙视链:

香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其他

● 动漫鄙视链:

日漫爱好者>以喜羊羊、熊出没为代表的国产动画

● 读书鄙视链:

哲学>世界名著/社科经典>通俗小说>成功学/鸡汤>中国教科书>教辅资料

● 专业鄙视链:

“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钱钟书《围城》

……

再比如,各大内容平台的鄙视网:

看到网络上形形色色的鄙视链,有人急忙对号入座,想知道自己在哪一节?被谁鄙视?又应该鄙视谁?

那一刻,优越感爆棚,可是他们从未想过,鄙视链的危害。

2、“傲慢才是生存的障碍”

鄙视链有哪些危害?

➤ 通过鄙视链建立起的自尊很脆弱

211的小明通过鄙视三本、专科毕业的学生,获得了自尊,却不知这种自尊如泡沫般,短暂脆弱,因为小明的自尊过于被社会评价绑架了。

倘若985的学生嘲讽了小明,由于自尊建立在社会评价的比例太多,就可能导致他的种种情绪:或反击,或愤怒,或抑郁,变得不幸福

➤ 因为鄙视和被鄙视,你很可能感到不幸福

我的住处是两室一厅,和我合租的是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弟弟夏天卖瓜为生,一家人为了拉货,经常得半夜三四点起床。

上海有段时间三十七八度的天,弟弟睡客厅,只有风扇。在外人看来他们很苦,估计要成为很多人心中鄙视链的底端。

但我发现,他们的生活可能比某些所谓上层鄙视链的人还要幸福。

弟弟每天回来爱打王者荣耀,到了9点多和家乡的宝宝和妻子视频通话,某天周末还练起了《一人我饮酒醉》,有腔有调。

而大部分人的物质生活比他们要好得多,却过得很焦虑因为他们总恨,为什么自己不在鄙视链的上一环?

月薪5000的恨自己没有月薪10000,月薪10000的恨自己没房没车,有房有车的恨不能年入百万、千万。

正如大刘在《三体》中所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焦虑的他们,只能通过鄙视下一级,获得短暂的优越感。

3、告别鄙视:成长型思维与安全性自尊

➤ 通过做成事来建立长久的自尊,而不是鄙视他人获得短暂的优越感

我大二的时候特别迷茫,那时天天逃课回宿舍打游戏,考试挂了好几科,差点没了学位证。

唯一的快感,来自游戏的厮杀,分值的提升……但我很快发现,这种分值提升带来的优越感稍纵即逝

回到现实,依然是个废柴。

后来我开始读书,开始写一点文字,再后来开了公众号,有了自己的作品,最后还帮我应聘成功了工作。

因为成事儿,我在哪发声都有了底气,这才是长久的自尊。

➤ 认识到“做不好也没关系,那并不意味着我很差”

研究表明,低自尊的人面对某件事的失败,容易归因于整个人格——我是一个很烂的人。

其实,你只不过在特定领域内能力暂时缺乏,以后可以提升。

这种相信自己能够提升能力、做好事儿的心态,又称作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想更深入学习这种思维方式,推荐你读一读卡罗尔·德韦克《看见成长的自己》这本书。

➤ 建立「安全型自尊」

简言之,安全型自尊就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而不是过分和外在标准比较。

「与自尊建立在内部因素上的人相比,自尊主要依赖外部因素的人,自尊更脆弱,会经历更多的压力、愤怒、人际关系问题,甚至于吸毒、酗酒以及饮食障碍。」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4、一点思考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这本书里说:

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我们作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在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

如此看来,朋友圈每天都在上演大戏。每个人都在表演和展现幸福:晒自拍、晒旅游、晒美食、晒正能量。

但朋友圈就像剧场,有人喝彩,有人瞌睡,有人咒怨。

喝彩的人给你点赞评论;瞌睡的人不怎么刷朋友圈;

咒怨的人暗生鄙视:你晒自拍他说你自恋,你晒旅游他说你装逼,晒美食他说你炫富,晒正能量他说你是鸡汤王。

最不幸福的,是最后一类人。

作家木心说:

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再次之,做观众。可说到底,我们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还是观众。人生如戏,何必拆穿。

*作者:靳小凡,心理学达人,每周一篇,为你推荐好书。公众号小凡聊书(ID: wenlandushu)。

“和过去的自己比较,

最近的你又有了哪些新变化?”

评论告诉我们

小编谭大湿会来翻你牌子哟:)

本周抽送新书

《人生没有标配,每一步都珍贵

送给留言区点ZAN第一的小伙伴

第二天10点准时开奖

 -END- 

编辑 | 荧荧大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作者所有

-没看够?点击这里还有-

会做饭的,都是人生赢家!

真正让你一无所成的不是贫穷,而是心穷!

“算了吧,我觉得我还是保持现状比较好”

有这几个信号,你可能需要跳槽了丨离职心理指南

今天晚上20:00

公众号回复“小富翁”免费参与直播!

■   ■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属于朋友圈鄙视链的哪一环?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