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追兵、前有大海,三面被围、无路可退是什么感觉?看过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就知道了。
抬头看到的是德军的轰炸机
历史上,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次伟大的动员。这不是战役,没有短兵相接刀刀见红,也没有奋勇杀敌红眼拼命,有的是几十万人瑟缩在海滩上,无心恋战等待援助和撤退。从始至终,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都弥漫着未知的恐惧和死亡的阴影。
几十万人在海滩上 生死未卜的情绪弥漫在空气里
事情要从希特勒开始说起。1939年9月1号纳粹发动闪电战,五虎上将第一名古德里安指挥进攻战役,27天克华沙,1个月打下波兰全境,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速度之快震惊世界。
但此时的英法联军,似乎还对希特勒抱有幻想,希望自己可以躺在“慕尼黑协定”上不必起身,直到德军连克四方,英国法国才稍稍缓醒过来,对德宣而不战,有外交抗议无军事行动的“嘴炮”长达9个月之久。只有调兵遣将,不放一枪一炮,几十万英国士兵到了欧洲大陆,却不知道该打谁。
这一时期被称为假战:(Phony War),又称为Sitzkrieg,1939年9月开始到1940年4月之间,英法虽然因为德国对波兰的入侵而宣战,可是两方实际并没有实际上的军事冲突。
直到次年5月,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从山区对英法联军合围。把几十万英法联军的控制范围越压越小,最终逼到了北大西洋海岸的敦刻尔克镇的海滩上。
阴影部分的左上角就是敦刻尔克 三面围攻 后无退路
此时英法部队缓醒过来,意识到德军不光要东进,还要把西线也扫荡一空。但养虎遗患,为时已晚。此时此刻,德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将士英雄儿郎虎豹,要把英法联军扫;可英法这边,咬败了鹌鹑斗败了鸡,霜打的茄子相仿。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英法联军为何不突围?
大概有几点原因:
1、德军绕过马其顿防线,已经打破了英法部队的战斗计划;
2、英法战斗部队各自为战,不成体系;
3、德军有制空权、
4、英法联军没有斗志。
战无可战,唯有一走。但北大西洋风高浪急,驱逐舰战列舰都停靠在深水,无法靠近沙滩;何况就算登上驱逐舰,德军的轰炸机也不是吃素的,沙滩上尚能跑空袭警报,船上就只能炸闷葫芦等死了。
进无可进,退无可退。胶着之际,英国发动了伟大的人民战争。希特勒为何突然屯兵不前三日之久?敦刻尔克撤退如何成功?这次撤退如何为盟军保存有生力量?咱们下回再说。
你还可以听:
【退出欧盟】十分钟听懂2000年英国史
苹果关闭打赏功能,支持原创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