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我听说家里一个远房的亲戚,家里生了一个腿脚不便的孩子,很小就需要坐轮椅。夫妻俩商量了一下,决定再生一个,结果不幸的是,第二个孩子仍然是同样的问题。后来去医院检查,发现好像是俩人基因都没有毛病,但结合在一起就会有很大概率发生问题
我不知道那个亲戚现在怎么样,只知道他们俩仍然选择抚养孩子。但在此之前我都误以为,健康的父母就能够生下健康的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还存在别的“命中注定”。
2014年在很多人之中流行“冰桶挑战”,大家纷纷在网上互相邀请,从大咖到路人。这个活动的初衷是让更多人知道“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达到募捐帮助这些特殊人群的目的。
那段时间我看到无数人往自己头上哗哗浇冰水,于是很多人误以为“渐冻”就是身体发冷。还有很多人身体忽然遭遇冰水,反而引发了其他的病症。
但“渐冻症”的意思,其实是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致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
发病过程是从肌肉无力,直到无法活动,生活无法自理,连吞咽都无法完成。而这漫长的过程中,他们的神志和思维仍然是正常清醒的,要眼睁睁看着自己走向不归路。
早在日剧《一公升眼泪》里,我看过泽尻绘里香演的池内亚也患上“脊髓小脑变性症”,症状和“渐冻症”很像,不知道是不是一回事,一样的慢慢失去活动力,然后在最美好的年纪里死去。
而我对这类疾病的了解,就仅仅来源于这部电视剧,再具体的内容,我就没有接触过了。亚也死去的时候仍然美丽,可那些真实的患者呢?
那年的“冰桶挑战”,很多人既接受了挑战又捐了款, 影响效果似乎不错,但是款项去往了哪里,“渐冻人”们有没有因此受到重视和照顾,似乎也不再有人关心。
热潮过去了,一切也就过去了。
然后是乔任梁的去世,带动人们重视抑郁症的热潮,但这种重视,究竟是关心,还是猎奇,很难说清楚。
我曾经直面过抑郁症,差点被它打倒,所以我知道它的可怕和危害,但我也无法了解那些中度乃至重度抑郁症的患者,是如何在黑暗中放弃了抵抗,最终选择了自我了断,那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情。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人,仍然觉得“抑郁症”就是“矫情”和“想不开”?
现在又到了“自闭症”,因为“自闭症儿童”画作的拍卖活动成为了热点,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很多新闻里都宣传过“自闭症”患者或者其他罕见病症患者中的天才。
“雨人”的原型kim peek,记得自己度过的每本书的每一个细节,他可以左右眼睛同时看两本不同的书。
从小自闭症的Stephen Wiltshire坐着智商机在纽约上空绕20分钟,就能凭借记忆手绘出纽约全景图。
萌化了的英国小朋友Iris Grace,她有自闭症,强迫症,三岁还不会说话,也不愿意穿衣服,经常陷入对周围的恐惧中。
全靠一只叫“苏拉”的喵星人的陪伴,她开始慢慢跟世界接触,学习说话和其他。
甚至开始展露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色彩天赋。
过程看起来想小孩子胡乱涂鸦
但是画作却给人一种非凡的艺术感觉,有人把它称作“莫奈一般”的色彩感。
她的一副复制画在慈善拍卖会上卖到了830英镑
父母感动于她的蜕变,特意建立一个专属网站记录她的日常,她的故事出版成书,感动和鼓励其他自闭症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们。
这确实很值得感动,当时看到很多鸡汤都在说这件事,但他们得出的结论基本都是:
生命孤独,希望每个像Iris这样的天使和他们的家庭,都能够乐观看待,用心陪伴才能治愈……
我就有一点说不上的不适感。
所谓希望自闭症患者和家人乐观,意思难道不是跟希望抑郁症患者“想开点”一样不得要领吗?
很快也在其他地方看到了人们对这件事的质疑,知乎上的一位特教老师甚至质疑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造假和炒作。
自闭症患者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听起来既安静又美好,人们常常误以为他们只是性格过于内向,所以才有了“陪伴”、“开导”之类的建议。
也因为现在媒体特别喜欢拿“自闭症天才”来炒作,导致很多人认为自闭症跟天才之间有必然联系。
所谓“自闭症”并不只是不跟外界交流那么简单,这种病症的大部分患者伴随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即使一部分人显露出所谓“天才”的特征,也是在智力落后的情况下。
《最强大脑》里的“中国雨人”周玮,被诊断为“中度脑残”,语言功能退化,但心算能力惊人。
正如上面那个老师提出的,Iris在视频里孩子拿笔都很困难。
真正的自闭症孤独症患者,除了交流障碍,还伴随着情绪不稳,多动,以及其他攻击性的行为。
我之所以知道,也是因为有家人在当幼教的时候曾经接触过这样的孩子,当时家长隐瞒了情况,人们大多觉得孩子脾气古怪爱打人,学习能力非常差,后来才知道那就是“自闭症”。
昨天看到有人说,真正的自闭症患者,光是教拿筷子拿笔,可能就要一年的时间。
所以,看到这些不萌,不天才,颜值不高,可能几年都学不会系鞋带的自闭症患者,他们又用什么来吸引众人关注的目光,得到他们的帮助?
没有特殊技能,又没有低能到极端的水平,人们对他们根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所以他们就活该得不到特殊照顾,然后自生自灭吗?
我知道这样“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说法已经被抨击过了,每一次大型公益活动,人们都能看到方向性的偏离,只要有大量参与者涌入,事情就会面目全非。人们会围绕着某一个其实不是关键点的问题争执不下,最后把初衷彻底抛弃。
就像这次腾讯公益的活动,就像从前的“冰桶挑战”,还有其他很多公益性质的活动。
人们的关注点,永远在有心人的指引和掌控中,所有萌的、聪明的、美丽的、悲惨的形象和故事总是最能打动人,至于背后还有哪些黑暗的操纵,人们要么根本一无所知,要么选择性地捂上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我绝对不反对腾讯公益的项目刷屏,自闭症的患者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他们的存在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感动的。如果所有的捐款都可以用在自闭症儿童的关爱和培训上,那么一切就都是有价值的,无论他们会不会画画,是不是天才。
《海洋天堂》剧照
可现在的情况是,一场席卷全网的公益活动结束后,那些关键的对象究竟有没有受到帮助,善款有没有落到实处,整个募捐机构的运作是不是公开透明合理,其实没有很多人真的关心。
献过爱心的人们,很多也只是在有意无意地炫耀自己的善念,可以花上不多的钱就能来一场心灵马杀鸡,何乐而不为?而所有提出质疑的人,自然都是无良的公知和愤青。
人们当然可以为做了好事而自豪,只不过,类似通过把疾病浪漫化来募捐的慈善活动,这次还能取得成功,但下次还要有什么样更加动人或者更加悲惨的故事,才能打动口味日渐刁钻的观众?
女侠鵺话原创
欢迎勾搭,欢迎转发
转载要提前告知
女 侠 鵺 话
一个不求上进的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爱疯用户麻烦长按下方二维码↓
最怕的就是
只有成为热点
才能换来人们片刻的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