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芃是个焦虑型人格的女孩,她的男友是回避型。两个人在一起半年,她始终觉得自己走不近男友的内心,而且每走一步还要冒着对方退后一步的风险。
2017.4.5 与回避型的人相爱相杀
芃芃对男友的这个比喻很到位,回避型的人就是这样。
回避型人格的人也许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你们俩愉快地约会了一天,晚上他送你回家,到楼下的时候,你觉得理所应当有一个kiss goodbye,但他可能只是拍拍你的头,说一句快上去吧,然后看着你转身。
又或者在你的生日party上,他捧着一大束玫瑰来到你面前,你接过玫瑰发现里面藏着一个首饰盒,里面是上次逛街时你舍不得买的那条项链。你感动到想立刻吻住眼前的这个人,可他却尴尬地说了句“人太多,算了吧。”
焦虑型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产生“他怎么不吻我?是不是不爱我?”之类的想法。芃芃就是这样:
和回避型恋人谈恋爱的人经常会有类似的抱怨,对此,我希望先帮助芃芃了解男友的内心,他不直接将内心的喜欢和需求表现出来,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段关系还没有给它足够的安全感;二是他对自己的内心需求也不明确。
所以说,和回避型的人谈恋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有的人给她5分就能感受到爱,可是回避型的人可能要给他10分甚至更多才能感受到。
2017.4.8 主动勾引才是良策
芃芃是个执着的姑娘,她说不管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有多难受,也一定要找到适合两个人相处的模式。
看到芃芃这句话我挺感动的,我能感受到她是真心想要帮助男友建立安全感,而不仅仅是为了把恋爱谈得更舒服些。
我告诉芃芃,给回避型的人安全感,是让他感觉到和你在一起很快乐,感觉到你可以给他带去正能量。但是如果遇到问题,并不表示不能让他知道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或异议,只不过要注意表达方法。
男友没有立即回复,可能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评论里的‘看哭了’显然没有打动他。
如果想用看电影拉近关系,我建议芃芃可以试试这两种方式:
· 去发现他喜欢什么样类型的电影,然后再推荐这部电影哪里比较精彩,哪里比较与众不同,而不是只截图给他看评论。
· 另一种是引导他。他既然不知道自己喜欢看什么,那就帮他做决定,直接说新上了部新电影,哪里哪里很吸引人,然后想一起去看。
被回避型恋人折磨久了的姑娘一定会关心这个问题。其实,只要我们找到了回避型人的不安全感来源,就有可能吧他转变成安全型。
他们之所以用回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一定是因为过去受到过某种伤害,这种伤害让他在不自信的同时也不轻易相信别人。
我听芃芃说,她男友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父亲出轨抛弃了他和妈妈,所以从小到大他一直觉得自己会被爱的人抛弃,也就不敢付出太多的爱。
这就是芃芃男友的不安全感来源,想要改变他,可以从原生家庭下手,多给他一些关心和照顾,弥补原生家庭带来的不足。
我特别提醒了她一点,类似“我爱你”之类的情话可要少说,这样的话会让他不知道怎么回复,次数多了,他会把这种不回复的反应当成常态,到时候哭的就是我们自己了~
芃芃很用心地学着每一个沟通技巧,我相信,在她的陪伴下,一定会等到男友主动捧起她的脸吻她的那一刻。
在知乎上有这么一句话:所有愿意对有回避型人格障碍伴侣不离不弃的人,都是天使。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但我不得不说,还蛮有道理。和芃芃沟通的一个月,我看到的不只是她和男友关系的改善,更多的是她的成长以及带给男友的爱的力量。
我在这里
等风也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