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58岁的惠英红公开寻找自己的初恋,谈起往事,忍不住在镜头前拭泪。
提起惠英红,章子怡说,她就是神。她是带着传奇色彩的香港女演员,是三度封后香港金像奖,成就仅次于张曼玉的演技派女星。而同时,她也讨过饭、做过舞女,是那个曾在码头卖口香糖谋生的小女孩。
惠英红从小生长在红灯区,遇到一个大概十八岁左右的混血水兵,每天都来找她买口香糖。水兵让她教自己用广东话说“我爱你”。
惠英红说,从3岁到11岁,一个人在红灯区长大,悲悲惨惨快快乐乐的日子看太多了。第一个人能够说“我爱你”,一辈子都不能忘记吧。
水兵用广东话对她说了“我爱你”,次日便奔赴越南战场。炮火无眼,也许第二天他就阵亡了,明知这种可能性,年近60的惠英红,依然念念不忘这段感情,她在微博里写,“我未放弃,等这刻,会有可能吗?”
前些时间惠英红在纽约领奖时,为美国老兵办了一场筹款专场,她问,有谁去过湾仔,是否还记得那个有一双辫子的小姑娘。但没有人能回答她。
十多年前,惠英红也提起过这段感情,她认为这段感情铸就了多年来对爱情的信心。历数惠英红历尽沧桑的大半生,在电影圈起起伏伏的四十多年,有太多弥足艰难的至暗时刻。
在香港武侠片兴起的时期,她以“打女”的形象走入观众视野,摘得第一届香港金像奖影后的桂冠。而后随着香港武侠片的没落,她为转型去法国拍了全裸写真,当时的男友因此与其分手。
因为拍了写真,被男友看低
事业受挫,使她一度备受抑郁症的痛苦折磨,30颗粒安眠药吞下,一心赴死。在被救回来后,她最大的感受就是丢人,“老天既然没让我死,那我就要重新振作。”她也凭着自己的资质和刻苦收获了业界口碑。
惠英红曾说,时间真是过得好快!一眨眼就是一世人。
她这一生的不幸也成就了她的幸运,独自一人,吃了那么多苦,现在大奖拿遍,成为炙手可热的业界前辈,最怀念的依然是少女时代遇见的那个水兵。
惠英红是否在编织一个幻梦,不肯醒来?
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是她历经人生实实在在的苦和甜之后,对自我的一个回馈——人生最后,也许最需要的就是圆满最初的梦想,一份简单的爱情。
女人寻找初恋,大概是在寻找自己曾被认真对待过的那份感情。这也许是她感受到的最初的爱。哪怕是未能拥有的爱,伤害过你的爱,也是一种支撑人生的力量。
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凭一己之力站立于世呢?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去寻找那个可以拥抱的对象,并且希望这个拥抱可以让自己快乐心安。可生活的本质就是悲剧,想要幸福,就要先了解人生的复杂。
如果那种在岁月中走得又久又稳的感情,一夕间瓦解,该如何找到出路?
在电影《45周年》里,临近结婚45周年纪念日的前夕,丈夫突然得知,当年在冰川中遇难的初恋女友的遗体被找到。
于是这位出现在妻子凯特之前的死去的前女友,像鬼魂一样攫取住丈夫的心。他开始变得心事凝重,彷徨不安,重新思考年轻时的关于婚姻和人生的选择。
这对夫妻是丁克,但凯特后来得知,丈夫的初恋女友遇难时已经怀孕。喜欢登山、运动的丈夫,现在却连散步都不愿意。
凯特说很后悔从没和杰夫拍过很多他们自己的照片,但丈夫独自躲到阁楼里,找出尘封的相机,还有大量前女友的照片、影像。
妻子嫉妒焦虑,但又觉得自己吃一个逝者的醋有些荒谬,况且丈夫并没有出轨。但这仍然让她怀疑,丈夫的心也许随着前女友死去的那一刻就死了,自己只是陪伴在他身边的人,却不是他爱着的人。
婚姻和爱情本来就是两回事。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结婚45周年后,他们还会花心思办派对,像准备典礼一样,准备歌曲、要跳的舞蹈,和祝辞,宴请宾客。没有所谓爱情变成亲情的妥协和自欺,双方都在乎对方是不是那么爱自己,年近古稀,还在为真爱而痛苦。这种状态,比随着年龄而情感干涸,老了就放弃一切情感可能性要好很多。可以说是有些令人羡慕的。
影片中的丈夫说,衰老最可怕的地方莫过于失去那种坚定的意志。确实,丧失人生的可能性,才是一想起衰老便觉悲凉的原因。
像惠英红寻找初恋,看起来像是做一个无法实现的梦。而暮年夫妻并未因为快要告别人世而放弃真爱之争。这些看似徒劳的抵抗,就是生命的意义。
即便是那些痛苦、失望、耻辱造成的痛苦记忆,也会开启你的智慧,当你感受到自己人生是流动的,就知道自己并没有白活。
现实生活中难以遇到如此戏剧化的情感经历,如你我般的大多人更多是的不知如何应对爱情的痛苦和煎熬。
与《45周年》的结局不同,电影《情书》给出了一个答案,关于如何走出心碎,如何面对情感背叛。
女主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过世许久才发现,自己和他当年暗恋过的女孩长相一模一样。她哭着说,不能原谅他。
深爱的人把自己当做替代品,很难说这不是一种欺骗。她持续深陷在对死去未婚夫的情感痛苦中。
渡边博子的恋人秋叶先生,面对博子无法放下、在爱情上的犹疑,尊重博子的过去,哪怕是在感情这种排他性极强的忠诚度考验之上,也能细心呵护她的伤口。有理解、有陪伴,帮助博子去面对过去的痛苦,最终领着她走出自我麻醉的幻想,和死去的未婚夫做一次彻底的告别。
秋叶知道自己无法顶替逝者,他选择陪伴和等待,他的隐忍是一种强大。他对感情的勇敢和坚持,既帮助博子走出过去的伤痛,也换来两人情感的坚定。
很多不幸,是因为深陷痛苦中,无法出走,而错过了幸福的可能性。所幸的是,秋叶和博子,在一种隐形的相互助力下,去直面各自的情感困境,最终有了一个更接近幸福的结果。
所以,如果你正为爱所苦,你要明白,无论是哪一种爱情,对于难以面对的伤口,撕裂都是一种自我唤醒。痛过之后,迈不过去的地方往往就会显现出路。
而如果你害怕成为爱情的牺牲者,所以放弃追逐爱情,那意味着你收获的快乐也会很有限。不怕痛,才能可能战胜它,成为它的主人。
杜拉斯说,情人微不足道,哪怕没有情人,关键的是要有这种对爱情本身的癖好。很多单身渴望恋爱的人,并没有这种癖好,而是习惯以工作太忙,圈子狭窄做理由,日复一日持续单身。
曾看过一个有数据调查,被调查的单身男女中,有96%的人并未参加过线下社交活动。我丝毫不感到惊讶,我们其实不太愿意为此做出努力,只想独自等待着爱情上门。
这群对爱情没有信心的人,其实也是对爱感到疲累、沮丧、无助,觉得自己不被爱,于是放弃爱的能力的人。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项积极的行动,是一个人身体、精神、思想、心灵全面协作共同协作的结果,是丰盈的生命感和意志感的展现。
所以,不可否认的是,爱会让人成长,让自我成型,成为自己最终成为的人。
前些天看到北京菖蒲河老人相亲角的新闻,老人们交流的开场白通常是“你有什么条件”,“你的条件怎么样”。
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热衷各类广场舞的老先生说,大家都是有需求才会来这里,他指的是性需求。这一年里,他已经和5个以上的女人睡过觉,从50岁到70岁不等。
一位老太太说,这里的相亲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一。但仍有性格腼腆的老人每天来这里等待着邂逅爱情。
身体变老了,但生命力不会。很多单身老人都仍在乐此不疲地寻找爱情。只是当他们不用再幻想和一个人一起变老时,多数人都更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
我对这个事情的最初看法是,那些年近古稀的老人,追求的依然是性和钱,是否可悲?
因为既做不到只为利益条件和不喜欢人相处结婚,也没有追求纯粹真爱的信念,如同生活中的你我,这是不是饮食男女的悲哀之处?
但王蒙对人生有过这样的解读:
人不是因为弄清了一切的奥秘与原委才生活的,人是因为询问着、体察着、感受着与且信且疑着才享受了生活的滋味的。不知,不尽知,有所期待,有所失望,所以一切才这样迷人。
所以有些人毕生追求爱情,有人热衷诱惑和性,也有人追求除爱情以为的人生梦想,这没什么不对,这也本该是百态人生该有的样子。重要的是,你的生命是流动的,你的选择能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内心的力量。
哪怕是未能拥有的爱、伤害过你的爱,也是一种支撑人生的力量。聊一聊你是否因爱而成长。本文经遇见张小娴®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主播:天歌,电台主播,声音工作者。愿以声音带给你温暖与真实。
▌注:本文配图选自网络。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果喜欢就转发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