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冬天堆个大雪人,约上三五好友各自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一边滚雪球,一边打雪仗;或者春天放放风筝,带上一小块餐垫出去野餐,在春风里拉着风筝线奔跑,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再或者傍晚找个小广场玩轮滑,在各种障碍之间穿梭,体会风吹过耳边的感觉。
可如果你觉得,这些“年轻”的运动就真的只属于年轻人,那你就错了。不信请看看这个84岁还在玩轮滑的爷爷。
84岁的“轮滑选手”
刘发菩今年84岁,7年前开始学轮滑,他学轮滑的初衷很朴素——治好他可能的“老年痴呆症”。
那时候他正在因为健忘症而烦恼,比如去打网球,却忘了带球拍,特意回家拿球拍,到家之后又忘了带什么,想了很久拿上水杯出了门……
后来有一次去欧洲玩,在欧洲的街头看到很多国外的老人在玩轮滑,导游告诉他,轮滑对身体的平衡性要求很高,可以锻炼大脑,预防健忘症等老年病。
那次之后,刘发菩就打定了注意要学轮滑——可那时他已经77岁了。家里人没有一个同意这事儿的,可不是么,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了,磕着碰着可怎么是好。
没人同意他就自己偷偷在家对着视频学,学会的第二天刘发菩就踩着轮滑鞋上街了,一个老人家颤悠悠地滑过来,可吓坏了路人。
刘发菩说,自己那时候平均每天都要摔个四五次,有一次还钻到人家停在马路边的车底下去了,把人家车主吓得六神无主,直追在他后面问:不是我的错吧?!
这样颤悠悠了一段时间,刘发菩滑得越来越顺畅,几乎所有地方都能畅行无阻了。大部分滑轮滑的,在开始不摔跤之后总是要经历一次自信心爆棚:想挑战一下高难度动作,觉得什么都难不倒自己。
刘发菩为自己的“自信心爆棚”付出的代价是,在俯冲一个斜坡的时候,脸朝下摔到了地上,眼镜摔坏了,脸上也破了很多处。
这次“滑铁卢”之后,他彻底学会了轮滑,后来又加入了俱乐部和伙伴们一起玩,水平也越来越高,什么倒滑、侧滑、大鹏展翅、金鸡独立……全难不倒他了。
2013年,刘发菩还和俱乐部的伙伴们一起参加了秦皇岛举办的轮滑节,从河南省信阳市出发,一路踩着轮滑到达秦皇岛,全程1300多公里,历时13天。
除了在国内滑“长途”,刘发菩还去国外“踩街”。在没学会轮滑之前,他就喜欢旅游,那时候带着相机边走边拍,现在多了一双轮滑鞋——边滑边拍。
不服老的人永远不老
其实远在开始玩轮滑之前,刘发菩就是一个很乐观,很愿意“玩”的人。
他打网球、玩音乐,擅长唱歌、拉小提琴、弹钢琴;喜欢摄影,他拍的《武汉全景》曾被一个美籍华人以1000美元的价格收走;喜欢跳水,三米跳台可以轻松驾驭……
一个三岁的时候就经历了卢沟桥事变的人,一个老伴去世刚一年的人,可以这么快乐,确实让人惊叹。
可回头想想,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生活总是会给我们无数的困难甚至是折磨,有些会让人垮掉,可那些没有打倒我们的,会让人更强大、更快乐。
那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的呢?从你觉得自己老了的时候。
如果一个人从20岁开始就觉得自己老了,那他从20岁开始,就是个老人了;可如果像刘发菩这样,84岁了还觉得自己是个年轻人,那他也就只是一个84岁的“老男孩”。
人只要永不服老,就能永远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