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本实用育儿手册?
日期:2018-12-10 19:30:15 作者:毛利s 来源:和毛利午餐 阅读: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本实用育儿手册?

  从x小学出来,我就下单买了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X小学是上海一所著名小学,提起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说想让小孩去考x小学时,朋友仰起脸用鼻孔冲着我说:我劝你还是不要做梦了。

  所以我们去x小学只是为了见见世面,这里真的与众不同,别的小学说明会都是校长,老师,招生主任上来宣传教学理念先进设施,恨不得两小时内让你见识到所有的好。x小学的教导主任,草草说了一番,最后态度柔和地劝着我们这些要死要活的父母:考不上,也是好孩子大家不要太执着,这样吧,不管考不考得上,我都推荐各位看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书是深夜看完的,抱着一种求知若渴的态度。以前从来没想过小孩要上好小学,随便整整吧,当啥好妈妈啊。现在要求不同了,你看著名小学的态度,要想小孩进好小学,先看看自己是不是胜过好老师的好妈妈。

  ???

  看到凌晨四点,感觉的确耽误了小孩。看人家的小孩,多么快乐学习就跟玩一样。我颇受启发打算从头到尾改变一下态度,个人理想先搁一搁,好妈妈开始营业起来。

  书是好书,就说要用爱与理解,给孩子自由,给孩子温暖。小孩都是璞玉,只有不耐烦家长无知自以为是,才用锄头雕玉。我脑海中立出现了一副画面:小陈满头大汗挥着锄头忙来忙去,地里的庄稼被撅得乱七八糟……

  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我把手里的活摞下,等艾文一回家,就想跟他一起玩书里提到的小卖部游戏作者说小孩都喜欢小卖部,梦想都是开一家小卖部,都会非常投入地玩小卖部游戏,给各种东西定价,家长扮成顾客来购物,久而久之,小孩对加减法会很熟练,久了乘法也可以学会,比如买八根两块钱的铅笔,就需要乘法嘛。

  她家小孩因为经常在家玩小卖部游戏,读完二年级可以直接跳到四年级,加减乘除对她来说太简单了。我深受启发,赶紧招呼艾文过来,你想不想玩小卖部游戏?

  他在地毯上直接摆了一个地摊,里面的商品是我放在桌上的两本书,一个小盆栽,一本他的太空书,一只玩具蜥蜴。定价很随意,比如他最喜欢的太空书,一千块一本。养在海螺里的空气凤梨,太漂亮了,八十块。我的书,上面没图,两块钱一本,蜥蜴玩具,五块钱。

  一开始我买一样东西,比如买本书,给十块钱,他知道找八块钱。

  后来买两样东西,加起来十一块钱,给二十块,小孩脑子忽然顿住了,他大概拼命想了下,觉得三个数字,好复杂。他说:一次只能买一个东西,妈妈你不要乱买东西。

  是哦,以前带他去小卖部,都说一次只能买一样零食

  那还怎么玩啦?于是我打算玩玩讨价还价,作者在书里说这样不行,会让小孩对自己不信任,定价并不重要,只是游戏而已。当她女儿爸爸质疑怎么这么贵时,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她又说报价应该参考外面小卖部的报价,有零有整什么的。我越想越觉得小卖部不简单,因为顾客完全不是上帝,顾客是为了让眼前这位上帝学有所成

  我儿子听到“哇,这么贵啊”时,毫不犹豫地降了价。一千块的太空图册,可以便宜点嘛?可以啊,二十块吧。八十块的盆栽,老板,便宜一点好吗?好的,三块钱。

  通过一晚上激烈的地摊战役,我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游戏真的太耗时间了,就为了让他学会算数,老母亲得拼命忍着各种霸款条约,什么电池一次只能买两个,什么你只能给我一张十块钱的钱,这是在玩游戏吗?这分明就是在玩我嘛。

  第一届小卖部游戏不圆满落幕后,小陈开始带着小孩进出便利店,玩每人三十元解决午餐的游戏,小孩一下迷上了真正的钱,真正的买卖,行吧。

  我还能怎么样?

  我给小陈重点部署了吃饭那一章,绝对不要逼小孩吃饭,不想吃就别吃咯。

  小陈很生气,我怎么逼他了?我只是叫他吃饭要认真。小孩吃饭不认真,是指他吃着吃着忽然玩起来,或者坐在座位上望着远方发呆。后来小陈自己总结了一下,发现小孩就是为了气他而生的。他花两个小时弄四菜一汤,有鱼有虾有排骨汤,满心欢喜等着小孩表扬一句:爸爸真棒。

  小孩没反应,他不想吃,小陈殷勤地夹菜给他,他把碗一推:我不想吃了。

  小陈花半小时弄个凑合的意大利面,洋葱翻炒香肠再加一包番茄意面酱,没时间了打算凑合一顿,小孩说真好吃,我要吃二十碗。

  我发现这本书里,作者从来不会发火,每次小孩出现问题的时候,她都会谆谆善诱,对女儿如春风拂面般温柔。女儿马马虎虎作业,当爸爸的看到很生气,撕了作业本,作者一点不生气,去跟女儿说:那你别写作业了。

  这我就办不到,如果小陈撕了小孩的作业本,第一时间我要先把小陈大骂一顿,怎么可能做到心平气和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当然是本好书,当我后来一边看一边总是有点疑惑,是不是好妈妈,这件事其实是有点运气成分的?两三年前艾文刚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去听幼儿园请的一个老师讲座分享育儿经验,也是从女儿开始讲起,女儿画画很棒,女儿拿过什么样的奖,我从来没怎么辅导她……我在台下听得有点恍惚,这到底是在夸自己的遗传基因好,还是教育方法好?

  首先要成功,然后说方法。因为有了一个成功的小孩,所以讲述自己成功的教育经验,这逻辑根本合理嘛。经过缜密观察,发现这些人成功的要素,都是生了个女儿,一种明显从小成熟较快的高智慧生物。有个很有名教育家,女儿教得不错,再用同样方法带孙子,明显就很一般。为什么?

  因为你们运气好,摸到了一手好牌嘛!

  女儿,是人类文明瑰宝,是世界和平开端。为什么没人提起,我养了个儿子,我后来把他养得很成功这种话?有人喜欢郎朗爸爸的育儿经验吗?

  没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确是本好书,对于那种热衷打小孩,文化水平不高,自以为是的父母,非常合适比如说吧,像我妈那种人,觉得小孩就跟小动物一样,没事拿来寻寻开心天天关心小孩吃饭吃多少,衣服穿暖没有,小孩不听话拿出一根针吓唬说:你信不信我扎你?

  那这本书真的非常适合了,我妈肯定是全天下对小孩最好的人,她已经想好了要把所有房子都留给我儿子艾文。她又溺爱又暴力,整个人养小孩的时候都有点神智不清。但对我这种读过一点书的80后来说,我吃不消里面那种铺天盖地排山倒海而来的,对小孩各方面关注,既要装糊涂又要帮小孩找问题。那我算什么呢?

  我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

  书里说到她女儿有一次在商场大声哭闹想要一个玩具,妈妈为了让小孩知道哭闹不能换来任何东西,在旁边一边跟营业员聊天一边看着小孩躺在地上哭,持续一段时间后,小孩终于从地板上起来了。

  小孩要面子,我就不要面子吗?公众场合看着小孩在地上撒泼滚来滚去,这种心理煎熬到底怎么度过?作者没说,我内心明白,她的意思是如果你连这点耐心都没有,你还怎么做好妈妈呢?

  我把书郑重推荐给了小陈,不仅希望他通读,还希望他抄写背诵。

  小陈半夜两点拿着这本书,躺在床上,嘟囔着:又当爸,又当妈,我容易吗?

  五分钟后,他进入秒睡状态

  第二天,我跟在他身后,左催右赶:看了吗?看了吗?我让你看的那一章,你到底看了吗?

  小陈出现了文中所有不爱学习的小孩的状态,当你特别希望他看书时,他磨磨蹭蹭,万般不情愿,一会说要先出去买菜,一会说还没忙完。当学习变成一种任务,他就不想学习。

  其实我也做不到,因为我们都没有一颗百分百为小孩付出的心。

  这就是当父母的残酷之处,明明人到中年,内忧外患,觉得自己身体不好收入也不是太稳定,但转头对着小孩,还是要把自己当成最温暖的太阳来用。

  一个世界上最正直,最善良,最懂得爱,也最理解小孩的母亲

  比起如何培养成功小孩,我似乎在琢磨,应该出另外一套书,《如何保护中年父母身心健康,远离心脏支架》,《如何在生小孩的前五年,保持良好心态?》,《如何摸到一手差牌,依然打得风生水起?》

  小孩还笑得出来,大人们可是快愁死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本实用育儿手册?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