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爬灰
“爬灰”的由来无从考证;但众所周知:“爬灰”是公公与媳妇发生性关系,是再丑不过的丑闻。然而,这样的现象,曾经允许它合理存在。
《红楼梦》中第七回焦大骂主的故事,据说就是影射康熙用童子军镇压四朝元老鳌拜的历史事件。鳌拜被捕后大骂交泰殿,其中就有“爬灰、养小叔子”的骂语。十六岁的康熙还是个少年天子,只知道是骂人而不知其含义。便去问祖母——孝庄太后,结果被祖母狠狠的斥责了一通。原因是祖母与十四爷——多尔衮(孝庄的小叔)年轻时有一段扉闻。
据说这个词是源于王安石。有一次王安石走过儿媳的房间,看见儿媳睡在透明纱帐的床上,于是在充满灰尘的墙上写了一句:“缎罗帐里一琵琶,我欲弹来理的差。”写完后躲在一旁观察儿媳的动静。
儿媳看到公公在外面鬼鬼祟祟的,于是出来看公公在墙上写了什么,一看到公公留下这样的词句,当即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于是在公公的诗句后续上了一句:“愿借公公弹一曲,尤留风水在吾家。”
王安石看见儿媳的话后,正在暗自高兴,没想到这时儿子出现了,于是赶紧用袖子去擦拭墙上的字迹。儿子奇怪,问老父在做什么,王安石说,在扒灰。
二、借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封建社会,婚后没有生育,“绝子绝孙”,是最忌讳的事情。所以,一般婚后女人,没有生育,男人要取妾,男人没有生育,就只好靠妻子“借种”了。
点击查看源网页
古代“借种”还有仪式,一般由大家庭中的婶婶、嫂嫂之类张罗主持。所选供种者
必须是村里或邻村,身体强壮,并有过生育的男人。借种选择吉日良宵,事先约好供种男人在村子外的大路边等着。“借种”主持人前往,装着不认识的样子,便与供种者一问一答:
“咯位客人你从哪里来?” “我从云南四川打虎来!”
“咯位客人你到哪里去?” “我到对门青草弯下种去!”
“你下的是什么种?” “龙种、凤种、鸳鸯种!”
“你的种鸡行不行?” “鸡婆一见就开门!”
“你的种子多不多?” “共有九担十八箩!”
经过一段有象征意义的对话,“借种”主持人,乘着月色,把供种男人,领回借种者家;再在中堂,摆上三茶四酒,行过香火,拜过借种家的祖先,主持人便把供种男人,送进借种媳妇的房间。
三、转房
“转房”就是女人死了丈夫后,按一定规矩,再嫁给丈夫大家庭中的其他男人。在旧中国,女人丧夫后,没有外嫁权,一切听从男方家族安排。在湘西许多地方,还有“转房无辈份”的说法,即丈夫死后,女人可以嫁给丈夫的兄、弟,也可以嫁给丈夫的侄儿,还可以嫁给丈夫的叔、伯,甚至父亲。
四、典妻
“典妻”是穷人为生活所迫,或别的原因,将自己年轻美貌的妻子,租给有钱男人,使用一段时间,一般有半年期、一年期、两年期和三年期,其间,所生儿女,归对方所有。价格根据其妻的年龄和美貌程度,讨价还价,双方在“典妻契约”上“画押”,有的还有中介人签字。
明清时期,还出现过典妻的中介机构,叫作“女人堂”,山里男人,将自己的妻子典当给“女人堂”,再由“女人堂”转当给来往于常德、洪江之间的水上商人和官贵享用。
五、赁夫
什么叫作“赁夫”呢?“赁夫”是有丈夫的家庭,再租用一个丈夫;两个丈夫以兄弟相称,原夫为兄,赁夫为弟。
点击查看源网页
清末年间,在武陵山腹地,有一个五口之家:丈夫、妻子和四个未满十岁儿女。在一次围猎活动中,丈夫被一只受伤发怒的豹子,咬成重伤,喝了一个月的草药汤后,保住了生命,但从此,失去了养家糊口的能力。为了养大四个儿女,丈夫不得不接受了好心人的主张,把一个名叫南瓜,年过三十,尚未取亲的男人,请进了家,条件是,妻子要给南瓜生一个儿子。开始,妻子死活不肯和南瓜睡觉,半夜里,丈夫听到隔壁房间,妻子总是和南瓜在床上打架;后来,妻子和南瓜白天一起外出劳作,慢慢地,妻子接受了南瓜,半夜里,丈夫常听到隔壁房间,妻子和南瓜在床上有说有笑;再后来,妻子怀上了南瓜的孩子,肚子一天天大了,丈夫却一天天瘦了;又后来,丈夫突然不见了,妻子和南瓜四处寻找,才发现丈夫吊死在屋后一间废异的牛栏里,南瓜按当地的风俗,为丈夫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从此,承担了养家的全部责任。人们都说丈夫的命运还算好,因为,遇到了南瓜这样的好人。
六、打围场
“打围场”又叫“铲锅巴”,意指兄长取了妻子,同胞弟兄也可以享用,或者说,是几个兄弟共取一个妻子。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偏僻山区,特别贫困的家庭。
“打围场”的规矩,是以长兄名义取妻,弟弟虽可以睡觉,但还得以“嫂子”相称,所生儿女,一律算在长兄的名下。兄弟间对“嫂子”的占有份额(夜次),根据彼此对家庭经济贡献情况定夺,兼顾兄长的优先权,也有的根据“嫂子”的喜爱,自愿为主,兼顾公平。哪个弟弟一旦另取妻子,就不准再进嫂子的房间。在这种家庭,由于“嫂子”有一定性爱的支配权和给予权,“嫂子”一般是家庭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打围场”的婚姻,是极不稳定的,一般只一两年、三五年,最多七八年,最后,大多以悲剧而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