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炉叔
今天一早就在微博看到一条新闻:山东省菏泽市某小学向学生们发放的红领巾上,竟然印有当地某广场的广告。
这事听起来十分荒唐。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而这广告竟然堂而皇之印到了红领巾上面,这种行为已经触犯到国人的底线了。
学校本应该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伊甸园,是一个神圣的场所,如今却渐渐成了充满铜臭味的场所。
当孩子的世界被成人世界的潜规则入侵,孩子还能保持纯粹,安心的学习吗?
壹
红领巾事件让我想到9月的开学第一课。
事情是这样的:8月22日教育部办公室发文,要求所有学校通知每位学生及其家长9月1日晚8点准时收看中央一套播出的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
然而在播出当晚的8点,节目并没有准时播放。从8点到8点15分,电视里一直在放着各种广告。
很多家长对此提出了质疑:
尽管事后央视在微博上道歉,但这堂“开学第一课”算是上砸了,因为它给学生们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
说好的八点开始,却拖拖拉拉迟到了十几分钟,这是在教孩子做事不守时。
作为一档公益性质的节目,却在开头加了大量商业广告,这是在传递金钱至上的观念。
商业是商业,教育是教育。
如果为了追求利益,而不顾孩子的感受,让学生成为被褥羊毛的羔羊,这样的教育不是为了孩子,而是害了孩子。
贰
反贪局局长侯亮平和陈海的儿子小皮球聊天,小皮球告诉侯亮平自己想踢足球,可他是替补队员,不能上场。
于是他给了队长十块钱,给了副队长五块钱,想借贿赂获得上场踢球的机会。
侯亮平听了很震惊,说他这是行贿受贿,是犯法的。
结果小皮球却说:“不花钱办不成事,现在都这样。”
老师让学习委员监督背课文,学习委员则是谁给他钱,他就让谁通过。
小皮球甚至还大方地承认自己也“腐败”了,别人借他的作业抄,他会收一人一次五块钱。
在看这段的时候,我的心里泛起一阵阵寒意。一个个三观还未成熟的孩子,原以为是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没想到竟然已经学坏,干起了那些龌龊的勾当。
我曾以为这只是电视剧的虚构,但事实上,现实比艺术更加触目惊心。
这个13岁的孩子利用权力,制定了一整套规则。除了决定同学们的背书成绩,他还用校园暴力的手段打压反抗者,使唤同学给他买早餐、接送他上下学,还安排了一个专门给他管钱的会计……
学生时代,本该是在学校里接受真善美的教育的时候,可有的孩子,却学会了怎么当一个“小贪官”。
当一个孩子,在学如何做人的时候被成年人的潜规则荼毒,形成了“金钱至上”的观念,他就会认为: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做,什么都会有。不用学习,靠作弊就能拿高分,不用努力,用钱就能随意享受。
叁
走投无路之际,他盘下一座博物馆,经营起马戏团生意,很快就赚得盆满钵满。他在郊区买下别墅,也逐渐进入了上流社会。
有一次巴纳姆的小女儿参加芭蕾舞演出,其他表演者都是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她们嘲笑巴纳姆的小女儿“身上全是花生味”,不配参加上流社会的演出。
孩童的心灵和眼睛本该是最干净的,她们之间的情谊也应该是最简单的,不会以利益为交往的第一准则。
竞选时,我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孩子选班长还是家长选班长了。
有的家长通宵帮孩子做竞选资料;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把演讲稿背熟;有的家长给班里每个孩子买棒棒糖、做小蛋糕;有的家长特意请来明星朋友录拉票视频……
为人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这种心情我能理解。可如果给得太多,就容易教坏孩子。
就从选班长这事来说,当父母们用自己的资源去影响孩子的世界时,表面上看,孩子得到班长的职位,这似乎是一件好事。
而当一个孩子学会了势利,学会了走捷径,就注定了他不会有什么成就。
肆
孩子的世界如果不再纯粹,归根到底,只能是大人的世界出了问题,带坏了孩子。
有句老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你提供什么样的土壤、浇灌什么样的水,就决定了开出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潜规则:金钱、利益、尊卑……
很多大人急不可待地把这个成人世界的规则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早一点“懂事”,怕他们会吃亏。
可孩子如果从小就接触这些观念,吸收的都是坏的养分,接收的都是坏的思想,那他很可能就“长歪了”,一辈子都被毁了。
“这个世界上的大人都是坏人,可是小孩都是好人。但是再坏的大人也要生小孩,再坏的大人生出来的小孩也是好人。所以这个世界不会全部都被坏人占领的。”
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努力,让每个小孩都多做几天纯真的“好人”。